摘要:人过50岁,吃饭讲究“吃对不跟风”,尤其是补充蛋白质,不用盯着昂贵的补品,家常餐桌上的虾肉、鸡胸肉、鱼肉、牛肉,就是性价比超高的“营养担当”。这4种食材不仅高蛋白、好吸收,做法还简单,每天换着花样做,顿顿吃得香,营养也跟上,下面就把详细做法分享给大家。
人过50岁,吃饭讲究“吃对不跟风”,尤其是补充蛋白质,不用盯着昂贵的补品,家常餐桌上的虾肉、鸡胸肉、鱼肉、牛肉,就是性价比超高的“营养担当”。这4种食材不仅高蛋白、好吸收,做法还简单,每天换着花样做,顿顿吃得香,营养也跟上,下面就把详细做法分享给大家。
罗氏虾的虾肉紧实Q弹,每100克含近18克蛋白质,脂肪含量低,50岁后吃着没负担,蒜蓉做法更是把鲜味拉满。
食材:鲜活罗氏虾500克、大蒜12瓣、小米辣2个、生抽2勺、蚝油1勺、白糖半勺、葱花少许、食用油适量
做法:
1. 罗氏虾剪去虾须、虾脚,用剪刀从虾背剪开至虾尾(别剪断),挑出黑色虾线,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2. 大蒜一半切成蒜末,一半剁成蒜茸,小米辣切圈(不吃辣可省略);锅中放3勺食用油,烧至五成热转小火,下蒜茸炒至金黄出香,盛出做成“金蒜”;
3. 锅中留底油,下蒜末和小米辣爆香,倒入罗氏虾大火翻炒1分钟,直到虾身变红卷曲;
4. 加生抽、蚝油、白糖调味,翻炒均匀让每只虾都裹上酱汁,最后撒上金蒜和葱花,关火拌匀,趁热吃鲜到舔壳。
鸡胸肉是“平价蛋白王”,但很多人做的发柴,掌握“片薄+腌制”两个小技巧,就能做出嫩乎入味的蒜香鸡胸肉。
食材:鸡胸肉1块(约350克)、大蒜6瓣、生抽2勺、料酒1勺、黑胡椒碎少许、盐半勺、食用油适量
做法:
1. 鸡胸肉横向片成2片薄肉(厚度约0.5厘米),用刀背轻轻拍松肉质(破坏纤维更嫩),再切成1厘米宽的条状;
2. 鸡胸肉条中加料酒、1勺生抽、黑胡椒碎、盐,用手抓匀后淋1勺食用油锁住水分,腌制15分钟;
3. 大蒜切末,锅中放2勺油,油热后下蒜末炒出香味,倒入腌制好的鸡胸肉条,中火快速翻炒;
4. 炒至鸡胸肉表面变色,加剩余1勺生抽调味,继续翻炒30秒,确认鸡肉无粉色生肉后关火,盛盘就能吃。
鲈鱼肉质细嫩,刺少易挑,蛋白质还特别好吸收,尤其适合消化功能减弱的中老年人,豆豉清蒸做法不油腻,还能最大保留营养。
食材:新鲜鲈鱼1条(约500克)、干豆豉15克、生姜3片、葱2根、生抽2勺、食用油1勺、盐少许
做法:
1. 鲈鱼请卖家处理干净(去鳞、去内脏、去鳃),回家后在鱼身两侧各划3刀(深至鱼骨,方便入味),鱼身和鱼腹内抹少许盐,静置10分钟去腥;
2. 生姜1片切丝,2片切片;葱1根切段,1根切丝泡入清水中(葱丝会自然卷曲,更美观);
3. 盘子底部铺姜片和葱段,放上鲈鱼(隔开盘底,受热更均匀),豆豉用刀切碎撒在鱼身上;
4. 蒸锅加水烧开,放入鲈鱼,大火蒸8分钟,关火后焖2分钟(时间别太长,否则肉老);取出鲈鱼,倒掉盘中汤汁,捡去姜片葱段,铺上新的葱丝和姜丝,淋上生抽,最后烧1勺热油浇在葱姜丝上,激出香味即可。
牛肉富含优质蛋白和铁元素,秋冬做成汤喝暖胃又滋补,搭配脆嫩的黄豆芽,中和了肉的厚重感,清爽不腻口。
食材:牛里脊150克、黄豆芽200克、生姜1片、葱1段、生抽1勺、盐少许、香油几滴
做法:
1. 牛里脊逆着纹理切成薄片(逆纹切更嫩),加生抽抓匀腌制10分钟;黄豆芽洗净,掐去老根;生姜切片,葱切段;
2. 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姜片和葱段,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放入黄豆芽煮3分钟,煮至豆芽变软断生;
3. 用筷子将牛肉片一片片分散放入锅中(避免粘连成坨),煮1分钟至牛肉片变色熟透(别煮太久,否则肉质发柴);
4. 加少许盐调味,关火后滴几滴香油提香,搅拌均匀,撒上葱花,一碗鲜掉眉毛的牛肉豆芽汤就做好了。
其实50岁后补营养不用费心思,把家常食材做对做法,就能吃得健康又满足。这4道菜每天换一种,不用复杂调料,新手也能一次成功,不妨收藏起来试试。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谢谢大家好,我是蝶儿生活日记,一个喜欢美食的爱好者,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哦,感谢您的支持
来源:蝶儿生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