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加强新录用公务员的培养,提升其履职能力,宜黄县推行 “双导师” 机制 —— 思政导师面对面引方向,业务导师手把手教方法,通过精准配对、精细指导、精心施策,为年轻干部成长持续蓄能。让我们以笔墨为窗,以专栏为镜,在【"新"火相传,"宜"路生花】中,记录下年
为进一步加强新录用公务员的培养,提升其履职能力,宜黄县推行 “双导师” 机制 —— 思政导师面对面引方向,业务导师手把手教方法,通过精准配对、精细指导、精心施策,为年轻干部成长持续蓄能。让我们以笔墨为窗,以专栏为镜,在【"新"火相传,"宜"路生花】中,记录下年轻公务员初入岗位时的青涩,感受他们的坚定,共同见证‘新火’在接力中越燃越旺。
思政导师
黄星星(黄陂镇党委委员)
业务导师
江建林(黄陂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
新录用公务员
余浩东(黄陂镇人民政府试用期人员)
成长感悟
一张公务员录用通知书,于我而言,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责任的延伸。从乡镇事业编干部到新录用公务员,如何快速适应新角色、肩负新使命?幸运的是,县委组织部的“双导师”制度,如同指路明灯,照亮了我的成长之路,让我在乡镇工作中,真切体悟“为人民服务”的千钧分量。
思政引路:归零心态校准“初心坐标”。我的思政导师黄委员,报到伊始便语重心长告诉我:“乡镇工作,说到底就是群众工作,群众事无小事。”尽管我有过乡镇工作经验,但作为黄陂镇的“新人”,过往的经验和成长,此刻都需沉淀,我必须果断按下“归零”键。以“空杯心态”褪去浮躁,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原点。彻底放下“过来人”的姿态,从零学习沟通艺术,精研政策细节,才能真正读懂群众的心声,走进他们的心坎。
业务筑基:实干锤炼“穿针引线”功。我的业务导师江主任常说:“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要做称职的‘穿针引线人’,就得在实干中锤炼真本领。”在他的指导下,防溺水巡查的每一寸水域、交通安全宣传的每一条横幅,都成了我锤炼功夫的“磨刀石”。在黄陂镇工作的两个月里,我努力吃透上级政策的“内核精神”,将政策的规范化表达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让好举措“接地气”,在田埂间出实效。
薪火相传:让公仆初心沃野“生长”。从曾经对着报表犯难的事业编干部,到如今能在田间地头与群众唠家常、解群忧的公务员,这段成长蜕变,让我愈发深切体会到:“双导师”制度给予我的,远不止是业务技能的“手把手”传授,更是“人民公仆”初心的接力传递。站在黄陂镇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我会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传承,以初心为舵、以实干为桨,一步一个脚印在基层沃土扎深根,用沾满泥土的脚印,书写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答卷。
导师点评
思政导师 黄星星:余浩东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立场坚定,能深刻把握基层工作‘群众事无小事’的本质,展现出较强的责任感和为民服务情怀。在角色转变过程中,态度端正,主动调整心态,积极融入新环境。注重群众路线,努力提升与群众沟通和服务的能力。希望持续加强理论学习深度,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把初心使命熔铸在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中,在基层广阔天地中健康成长。
业务导师 江健林:余浩东同志进入岗位状态较快,学习意愿强,适应能力良好。在基层工作中展现出踏实肯干的作风,能够积极参与各项工作任务,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复杂局面的处理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政策执行力,注重工作方法的总结与提升,不断夯实履职尽责的业务根基。
思政导师
曾丹萍(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业务导师
刘利益(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
新录用公务员
张熙(县委组织部试用期人员)
成长感悟
从盛夏到初秋,恍然回神,发觉自己已经入职两个多月了。这两个月,于我而言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我在其中收获了成长,也收获了诸多感动。
文以载道,于文稿精研中见严实。文稿起草是组织室的重要工作之一,它不仅是文字的排布,更是思想的传达和政策的落实。刚入职时,面对文稿起草工作,我不知从何入手,写出的文字生硬,逻辑也十分混乱。但在刘部委的悉心指导以及科室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我逐渐领悟到文稿工作中的“严”与“实”。每一次文稿起草,都需要严谨态度,从拟定标题到组织内容,从数据核实到表述精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反复推敲。撰写工作总结报告时,要能够抓住工作的亮点要点,理清逻辑,用事实说话,用数据支撑。这段时间的锻炼,让我提升了文字表达能力,更深刻领会到文稿工作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微处见著,在电教实践中求精微。电教工作的核心是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党的声音,公众号推文的排版设计,每个环节都要精心策划和细致打磨。第一次独立发布推文,我小心翼翼对接审核,反复修改链接内容,生怕出错。在前辈指导下,我学会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内容吸引力和传播力,用细节展现党建工作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每一次电教工作,都让我明白,只有在细节上下功夫,才能让党的理论和精神深入人心。
情系师恩,于师友帮扶中悟传承。入职后,我有幸遇到两位优秀导师——思政导师曾部长和业务导师刘部委,以及一群温暖的同事。他们不仅在工作上悉心指导,更在生活中给予我关怀。曾部长用丰富思政工作经验,教导我保持敏锐观察力和严谨思考力;刘部委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引领我在业务领域快速成长。他们的言传身教,化作鼓舞我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对党建工作从一知半解,到能够独立承担部分工作,迈进了坚实一步。
尹部长在新入职公务员见面会上嘱咐我们谨记“盯上、看下、瞻前、虑后、看左右”的十一字工作法,保持争先创优意识。这不仅体现了对工作的严格要求,也饱含了对我们成长的期望。我深知,党建工作是脚踏实地的实干,是将党的理论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的生动实践。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学深悟透,精益求精,为建设美丽宜黄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导师点评
思政导师 曾丹萍:张熙同志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勤奋务实,严谨负责,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较强的学习能力,能认真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希望她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再接再励,不断的超越自我,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多成绩,收获更大进步。
业务导师 刘利益:张熙同志入职以来,态度端正,表现扎实,能够很快的适应岗位,对分配的各项工作上手快,能够高效完成任务。生活中,她待人诚恳,能够与同事和睦相处,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希望她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成为一名更加出色的党务工作者。
往
期
推
荐
长
按
解
锁
宜黄组工一直都在等着您
宜黄组工
期待您的参与
来源:靖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