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4号,意大利国防部长吉多·克罗塞托一开口就炸了锅——意大利海军直接出动,给一支开往加沙的国际人道救援船队护航。这不是演习,也不是喊口号,是真刀真枪地把军舰开进了地中海,硬生生往以色列的海上封锁线上撞。
最近这阵子,内塔尼亚胡的日子真不好过,估计他晚上都睡不踏实。
9月24号,意大利国防部长吉多·克罗塞托一开口就炸了锅——意大利海军直接出动,给一支开往加沙的国际人道救援船队护航。这不是演习,也不是喊口号,是真刀真枪地把军舰开进了地中海,硬生生往以色列的海上封锁线上撞。
更狠的是,这支船队来头不小,叫“全球团结船队”,名字听着就带劲,背后是46个国家的民间组织、人权团体、宗教机构联合发起的,50多艘船,满载着药品、婴儿奶粉、净水设备、发电机,全都是加沙老百姓现在最缺的东西。你说以色列能不急吗?
而且意大利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西班牙立马站出来表态:我们也派军舰!两艘欧洲国家的军舰并肩前行,航线直指加沙外海。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人道行动”了,这是赤裸裸的政治信号——我们不认你以色列单方面设立的封锁线。
更刺激的是,船队刚进入东地中海没多久,就有几艘货船遭遇袭击,据船员描述,半夜突然天上掉下来爆炸物,像是无人机空袭,通讯系统直接瘫痪,一度整个船队失联。虽然没人当场死亡,但船上物资受损严重。
这不是第一次了,7月份以色列就强行登船,扣了21名国际志愿者,连人带货全拖走了,理由是“涉嫌资助恐怖主义”。可问题是,这些船上装的不是武器,是绷带和胰岛素。
意大利一看这情况,立马提出折中方案:物资先卸在塞浦路斯,由拉丁耶路撒冷教会接手,再通过以色列批准的陆路通道运进加沙。听起来挺周全,但明眼人都知道,这等于变相承认以色列的审查权。
可没办法,欧洲国家在中东问题上向来“嘴硬腿软”,真动起手来还得掂量美国的态度。美国到现在还是一副“我们关切”的官腔,联合国呢? resolutions写了一堆,可连一艘军舰都没派。
但这次意大利的举动不一样,它打破了“抗议—谴责—无果”的死循环。哪怕只是一艘“全球坚韧团队”号护卫舰,也意味着国际干预从纸面走向了海域。这背后其实是欧洲部分国家对以色列长期高压政策的不满在爆发。你封锁加沙十几年,断水断电,现在连救援船都敢炸,是不是太过分了?
更别提地面战况——9月15号,以军地面部队已经攻入加沙城核心区,国防军发言人戴弗林公开说这是“新阶段清剿”,目标是彻底铲除哈马斯在北部的指挥链。可问题是,这一“清剿”就是几个月,平民伤亡数字蹭蹭往上涨。
哈马斯也没坐以待毙,22号他们放出视频,声称用自制火箭击毁一辆以军梅卡瓦坦克,还炸死了一名少校军官——这是本轮冲突中首个确认阵亡的以军军官。虽然战果有限,但说明抵抗还在继续。现在估计哈马斯还能动员的武装人员也就两三千,被围在废墟里打游击,但只要还有人敢开一枪,以色列就有理由继续推土机式推进。
更让人心酸的是,法国已经有86个市镇挂起了巴勒斯坦国旗,德国、爱尔兰议会也在讨论承认巴勒斯坦国。可这些象征性动作,对加沙断水断粮的现实来说,简直像隔岸观火。真正能救命的,是军舰能不能冲破封锁,是药能不能送到产房,是孩子能不能喝上干净的水。
以色列现在玩的是“地理清零”战略——把加沙打烂,逼人流散,再重建一个由它控制的新秩序。可这样一来,巴勒斯坦建国的基础都没了。意大利这一艘军舰,或许就是第一道裂缝。强援已动,但能不能撕开口子,还得看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多国家敢跟进来。否则,再多的旗子,也挡不住加沙的哭声。
来源:老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