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脑儿 洞若(鄢文龙)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01:51 1

摘要:鄢文龙:江西丰城人,作家,教授,学者,江西省高考语文命题人。今日头条专栏作者。曾任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语言学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师从著名音韵学专家刘晓南先生,著名修辞学家吴礼权先生。中国思辨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修辞学会副秘

作者简介

鄢文龙:江西丰城人,作家,教授,学者,江西省高考语文命题人。今日头条专栏作者。曾任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语言学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师从著名音韵学专家刘晓南先生,著名修辞学家吴礼权先生。中国思辨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修辞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中国模糊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出版学术专著19部,其中,代表作有散文集《月点波心》《月在波心》;长篇小说《相爱,只为情》(又名《庄生晓梦》),短篇小说《领养》(又名《非婚生育》);文学评论《颠覆与超越——史铁生文学作品的修辞化生存》;传记《晚唐巨擘郑鹧鸪》《姚勉评传》《周德清评传》。

南瓜脑儿

洞若(鄢文龙)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午午休有了一个独特的习惯,喜欢躺在书房靠窗台的北欧阳台休闲椅上小憩。

先是慢摇着,张望起窗外的观澜湖,那微波荡漾的倒影,款款而来,一如手机中未名湖畔的倒影;那两岸的小山对称地躺卧着,一如西安的导游解说,仿佛就是大地母亲——武则天的双乳;左侧的一棵巨大樟树,让我想起台湾叔公的乡愁:他回到家乡,并没有急于回到家里,第一个到达的地方是寻找马路,在马路旁首先寻找的是那棵老樟树。抚摸着老樟树,只见他的眼泪潸然而下。他想起失散多年的童年,想起樟树前方的老母亲。抚摸着老樟树的裂痕,想起母亲的沧桑。

原来,大自然里永远藏着记忆。

之后,突然看着休闲椅的颜色,俨然就是小时候的南瓜色,仔细一琢磨,甚至连形状亦酷似一片南瓜。怪不得梭罗说:“我宁愿独自坐在一只南瓜上,也不愿挤在一个天鹅绒的坐垫上。”

原来,自然,才是人类的回归追求——返璞归真。

只想自己就是一个南瓜,南瓜的颜色,温暖;南瓜的姿势,舒坦;南瓜的脑儿,自足;南瓜的未来,自然。

想起住在明月山脚下温汤镇天目温泉谷的刹那。

那是最喜欢沿着河堤散步,特别陶醉于水流的奔赴。有时,在潺潺流水中,佩服其淡定;有时,在湍急的水流中,钦慕其执着;有时,在微波荡漾中,读出其静水流深。但令我感到非常意外的一次是:小河的流水在遇到前面的巨石后,毫无怨言的绕道而行。

原来,人也应该想河水一样,不斤斤计较,拐弯,才是最好的前进,格局大了,一切困难就小了。

长期的观察,你会发现:河流是一位不知疲倦的雕塑家,用千万年的耐心雕刻出峡谷,雕刻出江山,雕刻出人类。

再往明月山前行,原来,风是大地的呼吸;森林是地球的肺叶;有时,闪电就是乌云在夜空划亮的火柴;哪怕最微小的一朵花,也能唤起一种思想。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打开的书,但只有准备好的人才能读懂。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即便是在院子前面种上一些树,一些花草,你也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惊喜。

每每看到罗汉松的坚忍不拔,我就特别的坚强;

常常看到红豆杉的郁郁葱葱,我就格外的青春。

一到春天,莓茶花开了,红彤彤一片;石榴也竞相开放了,开出了祝福;芭蕉也开花了,先是灿烂,接着就开出了文人的沧桑。

最有意思的要数月季了,月月开花,月月灿烂,月月心花怒放。

即便是秋日,门前的木槿花也不消停。今天,还刚刚摘过,第二天,又是一片满天星,好像争着领诺贝尔奖似的。

怪不得川端康成会有《花未眠》的大手笔。

其实,真正可以在大自然中身体力行的莫过于“荷锄而归”。我特别羡慕农夫山泉有点田——做一个农夫,有点小山,有点水,有点可以种植的蔬菜的地方。

在蔬菜地里,我们尝试着种大蒜、黄芽白、小白菜、菠菜、胡萝卜、白萝卜、红薯、冬瓜、南瓜、西瓜、辣椒、丝瓜。豆角,四季豆,西红柿、不一而足。

只想自己就是一个南瓜,温暖,舒坦;自足;自然。

幸福,就是自然;自然,就幸福。

有一天,我真想像台湾作家刘克襄那样,成为一个自然观察作家。

2025年9月26日于观澜湖畔洞若工作室

来源:鄢教授的退休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