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放疗科承办的“放疗联合免疫肿瘤治疗学术会议”,于2025年9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上,山东省肿瘤医院岳金波教授带来了题为《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临床课题介绍》的报告,并在接受《
编者按: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放疗科承办的“放疗联合免疫肿瘤治疗学术会议”,于2025年9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上,山东省肿瘤医院岳金波教授带来了题为《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临床课题介绍》的报告,并在接受《国际肝病》的采访中进一步分享其课题组针对寡进展肝癌使用放疗联合药物系统治疗的临床研究成果。
《国际肝病》
请您先为我们明确一下,在临床语境中“肝癌寡进展”的核心定义是什么?这一领域的研究为何在当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岳金波教授:针对寡进展肝癌,我们中心已经开展回顾性研究,以及前瞻性的II期和III期临床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首先,关于寡进展的定义,我们遵循目前国际标准,即转移器官部位数≤3个,且转移病灶总数≤5个。当然,这个定义在不同中心可能有所差异。我们在该定义基础上也进行了细化。对于区域淋巴结,我们不是按淋巴结个数来定义,而是按淋巴结的区域分布来界定。例如患者共有16组淋巴结转移,我们会将其中某些组的淋巴结作为一个整体单位(站数)。
那么,为什么寡进展肝癌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呢?其实,这并不局限于肝细胞癌,在其他瘤种中也是如此。因为随着恶性肿瘤治疗药物选择越来越丰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不断延长。在治疗有效率提升的同时,总会发现个别病灶出现进展,而且进展并不迅速,具有一定的异质性特征。例如有10个转移灶,经过系统治疗后大多数转移灶得到控制,而仅有3~5个转移灶在进展,即不同病灶之间具有一定的异质性。
实际上,对于这类寡进展的病灶,我们可采取局部治疗手段,同时让药物治疗持续发挥作用。基于此,我们目前设计了针对寡进展的临床试验方案:维持原有药物治疗,并对寡进展病灶实施放疗,以充分发挥原药的最大抗肿瘤效能。
《国际肝病》
您重点分享了针对肝癌寡进展患者的临床应对策略。能否分享一下,您的研究中最令人鼓舞的发现是什么?是倾向于采用局部强化治疗联合全身治疗,还是更换全身治疗方案?
岳金波教授:最初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寡进展的肝细胞癌患者,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更换二线治疗药物。相对而言,肝癌一线治疗方案众多,且疗效都相当不错。然而,目前国际上二线治疗的标准方案,包括瑞格非尼、卡博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等,有效率其实非常低,无进展生存期(PFS)仅有3.1个月。因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当一线治疗出现疾病进展后,更换为二线治疗方案,其有效率很低,根本无法延续一线治疗的良好效果。
于是,我们开始思考,能否针对寡进展病灶进行局部放疗,通过放疗来控制寡进展的病灶,同时继续发挥一线治疗的作用。这一治疗策略已在我们临床实践中应用,并纳入了临床试验。为此,我们联合全国7家中心,回顾性分析了153例患者的数据。令人惊喜的是,我们发现,如果维持原有一线治疗药物并联合局部放疗,患者的PFS达到8.1个月;而如果更换为二线治疗药物并联合放疗,PFS则缩短至6.3个月;若仅更换二线治疗药物而不进行放疗,PFS更是只有3.1个月。由此可见,继续应用原有一线治疗药物并联合局部放疗,对患者的PFS最为有益。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放射领域国际顶刊《Radiology》上,该杂志还同期配发了社评,对我们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目前,我们正在继续随访,观察这一治疗策略是否能转化为总生存期(OS)的获益,这一结果十分令人期待。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还开展了一项前瞻性的II期单臂临床研究,纳入寡进展患者,给予放疗并维持一线治疗。我们要求放疗剂量≥60Gy,样本量设计为36例患者,并汇集了国内5家中心共同参与。目前,该临床试验已完成入组,正处于投稿阶段。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一项前瞻性III期临床研究,并已通过伦理审查,在临床试验注册网上完成注册。该研究采用维持一线治疗联合寡进展放疗的方案,与更换药物方案进行对照,目前正在进行中。
《国际肝病》
您认为在肝癌寡进展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决策中,除了病灶数目,还有哪些生物标志物或影像学特征将成为我们制定下一步治疗策略的关键依据?
岳金波教授:我们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时发现,寡进展本身定义存在一点局限性。目前影像学上定义寡进展为≤3个器官、≤5个病灶,但该定义忽略了患者的肿瘤标志物、身体状况等其他情况。对于这种寡进展的患者,目前我们要求肿瘤标志物中的甲胎蛋白不能大于1万IU/mL。因为当甲胎蛋白大于1万IU/mL时,即便患者表现为影像学寡进展,我们也认为其肿瘤负荷非常大,这种情况可能并非真正的寡进展。
同时,我们还要求维持一线治疗药物至少要使用3个月的时间。这意味着有些患者,即便一线治疗药物药效较强,肿瘤仍会迅速进展,在3个月内就出现进展。对于这部分快速的寡进展患者,我们也不建议仅增加局部放疗。因为仅采用局部治疗是无法有效控制的,我们建议需要更换药物来控制肿瘤的进一步播散。
此外,在随后的前瞻性III期临床研究中,我们设计了应用PET - CT来检测更微小的病变,以此判断影像学上的提示是否为真正的寡进展。那么寡进展是否需要借助分子功能影像来探索更小的病变呢?我们计划使用最小残存病灶MDR来做进一步确定。即确定哪些患者是真正的寡进展,哪些患者能够真正从局部治疗联合维持原来的药物治疗中获益,这非常值得进一步探索。
岳金波 教授
山东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优秀青年医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
山东省肿瘤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肿瘤学基地主任
Rad Onco&放射肿瘤学微信订阅号主办人
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 Duke大学放疗中心访问学者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十届青年学组副组长
来源:黄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