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文化节目再出精品!《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展现范仲淹的壮阔人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00:03 1

摘要:他是一介寒儒,却以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震古烁今;他是“北宋第一完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从寒门学子到戍边儒将,从书院山长到一代名臣,范仲淹以拳拳之心,将家国情怀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9月26日20:00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

他是一介寒儒,却以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震古烁今;他是“北宋第一完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从寒门学子到戍边儒将,从书院山长到一代名臣,范仲淹以拳拳之心,将家国情怀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9月26日20:00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将播出范仲淹篇,主持人撒贝宁携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雨组成探访团“穿越”宋朝,开启与范仲淹的跨时空对话。央视频App同步播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句子,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写就?节目以影视化手法再现天下第一雄文《岳阳楼记》的诞生过程。1046年,被贬邓州的范仲淹身处人生低谷,面对挚友滕子京寄来的《洞庭秋晚图》,他虽未亲临岳阳楼,却凭借胸中丘壑,提笔写下“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壮阔气象。镜头捕捉到他落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瞬间,那一刻,不仅是一篇文章的完成,更是一种士大夫品格的定格。此外,通过滕子京、欧阳修、韩琦、富弼等人争相诵读的镜头,呈现了“《岳阳楼记》一出遍传天下”的盛景。

本期节目不仅再现了《岳阳楼记》的诞生,还呈现了与范仲淹相关的诸多历史名场面。比如,探访团见证了范仲淹赠书张载的历史性时刻。在军营中,范仲淹将《中庸》交到张载手中,谆谆教诲:“希望你今后博学慎思,明辨笃行。”谁能想到,这一赠书之举,竟为北宋催生了一位理学大家。这段师徒情谊,成为节目中的温情画面。

范仲淹在军营之中吟唱《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场景,也十分令人动容。“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苍凉壮阔的边境,范仲淹发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喟叹,词句里既有杀敌报国的决心,又流露出对个体生命际遇的深切悲悯。他将戍边生活的苍凉、报国之志的雄浑融入词章,使得这首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开了后世苏、辛豪放词之先路。

北宋“开学第一课”生动呈现范仲淹教育理念

“前来求学,所学为何?”在北宋应天府书院的“开学第一课”上,老师晏殊抛出这一灵魂之问。探访团成员以新生的身份,亲历宋代书院从填写“亲供”(报名表)到行“入泮礼”(入学仪式)的全过程。撒贝宁幽默填写“玉树临风胜潘安,铁齿铜牙金不换”,为入学仪式营造了轻松氛围;在“所学为何”的讨论中,寒门学子孙复回乡教书的质朴理想遭受少数新生讥讽,撒贝宁引用“欲栽大木柱长天”诗句力挺。此外,节目借孙复之口说出范仲淹资助其完成学业的善举,而面对部分学子对“学六经是否利于科举”的质疑,晏殊以范仲淹“文学之器,天成不一”的主张,强调书院志在培养“经世致用之才”。这些场景,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范仲淹、晏殊等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

士大夫心系未来的教育情怀,千百年后仍被人铭记和传承。节目尾声,范仲淹“穿越”到当代,在苏州文庙见证了一场现代学童的开蒙礼。听到孩子们“想当语文老师”“想当学霸”的朴素愿望,他欣然提笔为孩子们点朱砂启智。真挚的童言,与千百年前应天府书院中“所学为何”的问答遥相呼应,仿佛跨越时空的对话,昭示着教育理想长久传承。

9月26日20:00档,锁定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范仲淹篇,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词人的壮阔人生,感受那跨越千百年依旧滚烫的赤子之心。央视频App同步播出。

来源:南方娱乐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