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佛山南海桂城A32万科里人头攒动、热闹不已,由佛山南海桂城街道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社会工作)主办的桂城创熟邻里节情景剧原创作品大赛在此开幕。本次大赛共有22个作品报名参与,11支社区表演队伍成功闯入决赛圈,最终由夏北社区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回迁小
9月26日,佛山南海桂城A32万科里人头攒动、热闹不已,由佛山南海桂城街道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社会工作)主办的桂城创熟邻里节情景剧原创作品大赛在此开幕。本次大赛共有22个作品报名参与,11支社区表演队伍成功闯入决赛圈,最终由夏北社区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回迁小区的文明升呢路》获得一等奖。
桂城创熟邻里节情景剧原创作品大赛启幕
这些情景剧作品源于生活、贴近群众,真实反映了街坊邻里在社区治理中的点滴努力与温情互动,以“小切口”展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的“大作为”,是桂城践行“柔性治理”的生动实践。
南海区以及桂城街道相关职能部门代表、社区书记代表、党员志愿者、“创熟”团队成员、社团骨干和共建商家代表等近200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社区文化盛宴。
从编剧到演职人员都是基层群众
“为民解困,楼长化身反诈能手”“暖新融新,温情关怀新就业群体”“电梯加装,调解工作室推动化解分歧”“爱国卫生运动恒常化,创熟同路人积极响应”……一幕幕社区治理窝心事、暖心事、热心事在桂城“创熟”邻里节情景剧原创作品大赛中生动上演。
在活动现场可见,来自桂花社区、桂园社区的参赛队伍通过温情场景演绎,展示了多方合力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暖新融新画面;花苑社区、桂南社区、同成社区、大新社区、夏北社区聚焦邻里矛盾,通过案例重演,生动呈现了楼长队伍、调解工作室在日常矛盾纠纷调解中的智慧与温度;大德社区、同德社区则以社区学院为切入点,展示教学成果反哺社区治理的经典案例;海逸社区将志愿服务队巡河护水的故事搬上舞台,响应了全民志愿服务的号召;翠颐社区则以爱国卫生运动为切入,演绎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共建健康、美好家园的动人场景。
情景剧通过剧情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真实形象地“还原”了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过程,以“小切口”展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的“大作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情景剧从编剧到演职人员都是基层群众,他们中有小区党支部书记,单元楼栋长,还有小区志愿者,说的都是大白话,演的都是真实事,情景剧“鲜活、生动、有感染力”,获得一致好评。最终由夏北社区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回迁小区的文明升呢路》获得了一等奖。
佛山市非遗保护专家、南海讲师团副团长、国家开放大学南海实验学院客座教授、南海区“百千万工程”宣讲团专家高原老师现场对每个作品进行创作指导并总结点评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这里看到了桂城居民的高水平艺术作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间懂得了‘坚守’和‘退让’,并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体现了桂城强大的基层治理能力。”
新就业群体与桂城双向奔赴
新就业群体是城市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参与者,是辖区居民的“好邻居”,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用一次次“举手之劳”传递邻里温情,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力量。
“我热爱桂城,在这里收获了很多美好。”在活动现场,也可见到美团外卖、顺丰快递等平台的小哥身影,他们向居民派发宣传单张,也参与到情景剧的表演中去。以桂花社区的情景剧《桂城暖途·一路箱随》为例,讲述的内容就是外卖小哥阿欣在A市高中毕业后,便来到桂城街道应聘为外卖小哥。刚开始不熟悉路线,连续奔波多日却赚不了钱,在放弃之时,得到社区、外卖驿站、商家的关怀,于是苦练送外卖技能,同时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从此成为桂城新市民。
桂花社区表演情景剧《桂城暖途·一路箱随》
记者了解到,在桂城街道的1716潮街,分布有不少咖啡、奶茶、特色餐饮和潮流小店,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也多了不少外卖小哥的身影。2025年,桂花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商家联盟”的模式,通过串联街区内的商家、文化和活动资源,共同推动街区的基层治理。桂花社区创熟专干赖玲玲介绍,辖区联合1716潮街联盟增设饮水点、应急药箱等设施,并成立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引导其参与反诈宣传、助老配送等基层治理工作。
桂城中汇社区地处广佛同城化核心区,集聚着大批的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今年,桂城街道重点在中汇社区开展公寓式小区综合治理和新市民融合工作,通过技防、物防和人防,守好小区“第一扇门”,使小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提升。情景剧《暖心系中汇》就是最直观的体现,剧目以公寓小区为背景,通过邻里之间的生活矛盾,展示社区与物业、楼长、新就业群体等多方多元共治的治理方法,展示新就业群体的生活和治理成效。
“一直以来,社区关注新就业群体,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例如相亲阁、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的暖心服务,10月中下旬社区的惠民饭堂也即将启用,将会为高龄长者、新业态群体发放优惠券,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中汇社区党委副书记唐志明介绍,新就业群体感受到了社区的诚意,也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去,在配送的过程中主动上报发现的问题、宣传预防基孔肯雅热病毒知识,成为了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哪个社区,这些“城市毛细血管”正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邻里守望”的内涵。随着更多“阿欣”“小王”的加入,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生力军。
接下来,桂城街道将进一步完善健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模式,持续推广有效经验做法,丰富参与方式,鼓励新就业群体发挥职业优势,持续释放“新”力量,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持久活力。
线下同台竞技精彩,线上“飙戏”也同样出圈。据悉,本次大赛还开设了线上赛道,演绎群体涵盖党员、街坊会成员、新市民楼长、矛盾调解员等,共计22个线上作品面向市民呈现“创熟”风采。短视频、小剧场等新媒体传播方式为居民群众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让邻里文化作品得以更广泛传播,赛事参与门槛更低、影响力更大。在活动现场,颁发了一批“创熟”短视频人气奖和最佳“创熟”短视频奖,其中,中汇社区情景剧《暖心系中汇》就获得了最佳“创熟”短视频奖。
颁发“创熟”短视频人气奖
颁发最佳“创熟”短视频奖
探索“文化+治理”融合新路径
近年来,桂城街道持续举办“创熟”情景剧大赛,逐步将其打造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区文化品牌。通过这一平台,居民不仅展示了才艺,更以生活为素材、以社区为舞台,创作出一部部富有创意、充满温度的原创作品,围绕着“基层治理”这个主心骨,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分享好经验,推广好做法。
针对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内涵和特色,今年大赛还专门增加新就业群体主题小品,“新”力量积极加入扩大创熟朋友圈,共同用“百姓话”讲“身边事”,传播“邻里守望、互信共治”的创熟理念。
桂城创熟始终坚持以有温度、有底蕴、接地气的本土文化滋养邻里情谊,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服务活动,创新社区教育模式,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市民朋友、新就业群体从中了解桂城、融入桂城、爱上桂城。
基层治理核心在“人”,关键在“连心”。今年桂城“创熟”情景剧大赛继续带进商圈,将文化赛事与居民生活场景深度融合。剧场路演、邻里服务在家门口开展,居民“下楼”即可享受服务,“坐下”就能欣赏演出,彼此在闲话家常的过程中相熟相知,逐渐构筑起家园归属感。活动当天,现场还联动11家热心商家,为居民提供义诊、健康咨询、互动体验等便民服务,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服务到家。
现场还联动11家热心商家,为居民提供义诊、健康咨询等服务
文化的价值,最终要落到治理实效上。由此,也可以看到在桂城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一幅幸福画面:从传统文化体验,到社团才艺展示,可以看到热心居民共同宣传本土文化;从文化服务,到纠纷调解,可以看见越来越多居民走出家门,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陌生人”成为“热心人”,社区治理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桂城街道党工委委员梁启聪分享道:“幸福桂城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参与。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动员更多的新市民、新就业群体积极融入社区治理中来,成为‘城市探针’,为社区治理带来新思路和新动能。”
以柔治城,以文润新心。桂城创熟围绕社区党建、基层治理、新市民融入等不断深入探索社会治理多元共建机制。未来,桂城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围绕群众关切举办更多富有特色的节日盛事,让“创熟”在文化无形力量的加持下,持续释放基层治理的澎湃动能,为建设宜居、和谐、幸福的现代化社区注入不竭动力。
文、图|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王小姬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