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第二届镇海寺非遗文化节暨首都非遗创新发展文化沙龙活动在朝阳区小红门地区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朝阳馆)举办。本届文化节以“非遗﹒博物馆--城市文脉的守正与创新”为题,深度联结北京地区非国有博物馆代表和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用心打造了一场内容丰富、务实高效
9月26日,第二届镇海寺非遗文化节暨首都非遗创新发展文化沙龙活动在朝阳区小红门地区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朝阳馆)举办。本届文化节以“非遗﹒博物馆--城市文脉的守正与创新”为题,深度联结北京地区非国有博物馆代表和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用心打造了一场内容丰富、务实高效、影响力深远的文化盛宴。活动得到市文联、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燕京八绝专业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漆器专业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指导和属地中共小红门地区工委、办事处,以及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和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的支持。
为激活非遗传承活力,更好地推动传统技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次镇海寺非遗文化节精心策划博物馆市集展示、非遗大师技艺展演、现场工艺体验、非遗年度新品发布、大师收徒仪式、文化沙龙及年度文创新品特展七大核心板块,构建起一场集“赏、玩、学、购、思”于一体的非遗文化盛宴,让千年非遗在当代语境下焕发蓬勃生机。
博物馆市集作为本次文化节的“开篇序曲”,以“流动的非遗博物馆”为设计理念,打破传统展览空间局限,将镇海寺燕京八绝文化广场开放式空间转化为兼具历史底蕴与互动趣味的非遗体验场。每一个展位都是一个微型文化窗口。
燕京八绝雕漆大师海燕、刘楠等人及北京市工艺美术技师学院的学生在现场以“动态展演+技艺解读”的形式,展现非遗技艺的精湛魅力与背后的匠心精神,让现场来宾深入理解非遗技艺背后的文化价值。
为打破市民与非遗的“距离感”,本次文化节特别设置“现场工艺体验区”,精选易于上手、互动性强的非遗体验项目,让来宾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亲手解锁非遗传承的密码。
此次活动中,北京工艺美术大师朱江、毕红、侯雪、朱婷分别发布年度新品力作。这些新品均以非遗技艺为核心,结合现代审美与实用需求进行设计制作,实现“传统技艺+创新表达+融入生活”的有机结合。
“年度文创新品特展”集中展示了100余件(套)包括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北京崇德堂博物馆以及6位优秀工美大师2025年度非遗文创成果,推动非遗文化创意产品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本次文化节还融入了“当代造办处”大师收徒仪式、 “首都非遗创新发展文化沙龙”等活动,通过七大核心板块的精心策划,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非遗的文化魅力与文博的当代创新活力。每一个环节都围绕“传承”与“创新”展开,让非遗不再是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可触摸、可体验、可参与、可传播的“活态文化”。
未来,燕京八绝传承人将持续打造“镇海寺非遗文化节”品牌,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不断探索新的路径,推动更多非遗技艺从“传下来”、“活起来”到“火起来”,让优秀的非遗技艺在当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文化的永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编辑/胡克青
来源:带你一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