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70天宗馥莉突然回归!娃哈哈控制权之争全面“开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01:30 1

摘要:此前70余天里,外界对宗馥莉的“隐身”猜测不断:有人称她赴美处理事务,有人传她赴港协调工作,也有声音说她在境外陪伴家人。但这段时间的娃哈哈,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

自宗庆后离世,娃哈哈的家族传承与企业经营就始终处于舆论焦点。

8月25日,“消失”两个多月的宗馥莉重返娃哈哈集团总部办公,这是她6月12日以宏胜集团总裁身份出席职工代表大会后,首次公开现身。

这个时间点恰好在杭州法院相关案件开庭前夕,其背后,是一场关乎企业控制权与未来走向的关键博弈。

此前70余天里,外界对宗馥莉的“隐身”猜测不断:有人称她赴美处理事务,有人传她赴港协调工作,也有声音说她在境外陪伴家人。但这段时间的娃哈哈,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

7月,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名自称宗庆后子女的人士,分别在香港高等法院与杭州中院发起诉讼,要求平分宗庆后持有的29.4%娃哈哈股权,同时申请冻结宗馥莉名下汇丰银行18亿美元资产,并追讨“父亲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资金”。这三人的母亲,正是杜建英。

隐身也没闲着!宗馥莉为控制权“扫清障碍”

外界曾以为宗馥莉的“隐身”是回避争议,实则这段时间她的每一步动作,都在为掌控娃哈哈铺路。

线上渠道的“换血”是首要动作。过去,娃哈哈天猫旗舰店由杜建英控制的三捷投资集团运营,如今该店铺已更名为“同源康食品专营店”;新的“娃哈哈旗舰店”运营方,则换成了宗馥莉旗下的杭州恒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这并非简单的名称变更。对娃哈哈而言,线上渠道是触达年轻消费者的核心入口,定价策略、促销活动、产品选品直接影响市场份额。

此前由三捷投资运营时,渠道思路贴合杜建英阵营规划;如今交由宗馥莉旗下公司管理,意味着线上业务将全面纳入她的治理体系,本质是牢牢掌握线上话语权。

资本与产能的调整同步推进。7月28日,宗庆后生前参与创立的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完成注销。尽管有人质疑此举“违背父亲遗愿”,但从企业经营角度看,芯片业务并非娃哈哈核心领域,长期投入大、回报慢。

宗馥莉砍掉这块“副业”,实则是将资源集中到饮料主业,纯净水、AD钙奶等国民产品才是娃哈哈的根基,守住主业才能应对后续挑战。

与此同时,宗馥莉在西安投资10亿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还对经销商体系进行优化:直接淘汰年销售额不足300万元的经销商。2024年至今,娃哈哈已关闭18家分厂生产线,其中多家分厂存在杜建英及其子女的任职痕迹。

这些动作看似分散,实则目标一致:清理杜建英阵营在娃哈哈的业务关联,将生产、销售、资本等核心环节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

对宗馥莉而言,这不是“清除异己”,而是在家族争议中稳住企业基本盘的必要举措。

员工维权、品牌信任下滑:内忧外患接踵而至

调整必然伴随代价,如今的娃哈哈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重考验。

产能缺口与品控隐忧率先显现。18家分厂关闭后,部分产品产能不足,娃哈哈不得不寻求外部代工。此前与今麦郎合作代工纯净水,仅一年便终止合作,还引发消费者对“品控下降”的担忧,不同工厂的生产标准、流程存在差异,老顾客对产品口感变化尤为敏感,直接影响品牌口碑。

渠道动荡进一步冲击市场份额。淘汰小经销商后,多个区域市场出现“断档”。

原小经销商覆盖的乡镇、社区网点,短时间内无人接手,竞争对手农夫山泉趁机加速扩张。第三方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娃哈哈电商销量同比暴跌50%,AD钙奶在华东地区销售额下降37%,纯净水市占率从18%降至12%。反观农夫山泉,已从去年的舆论风波中恢复,股价升至2022年1月以来新高,市值重回5200亿港元。

企业内部矛盾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2023年8月底起,上千名娃哈哈员工因2018年职工股权回购问题,对宗馥莉及公司提起诉讼;2024年6月底,又有600多名销售人员前往宏胜公司门口维权,要求明确解决方案。员工情绪波动直接影响工作积极性,进而传导至产品质量与服务效率,这比市场份额下滑更难应对。

品牌信任度的流失更具长远影响。过去,宗庆后“布鞋首富”的形象深入人心,消费者将娃哈哈与“实在、可靠”的国民品牌划上等号;如今,家族内斗、工厂关闭、经销商流失等新闻频发,老顾客开始质疑“娃哈哈是否还是原来的样子”。这种信任的损耗,比短期销量下滑更难挽回。

三大节点定乾坤:娃哈哈未来的“关键变量”

宗馥莉的回归,让娃哈哈迎来“破局”的可能,但最终走向仍取决于三个核心节点的结果。

一是9月杭州中院的DNA鉴定。宗继昌等三人能否获得继承权,核心在于其与宗庆后的血缘关系。若鉴定结果显示无血缘关联,他们的股权诉求大概率会被驳回,宗馥莉持有的29.4%股权将更稳固;若鉴定结果相反,娃哈哈股权结构或将重新调整。

二是香港信托案的终审。该案涉及18亿美元资产冻结与21亿美元信托资金诉求,直接关系宗馥莉的个人资产安全,也影响杜建英阵营能否通过资金诉求牵制娃哈哈。

若香港法院驳回对方诉求,宗馥莉可减少资产层面的束缚,更专注于企业经营;反之,她可能需分出部分资金,影响对娃哈哈的后续投入。

三是国资委对娃哈哈46%股权的态度。多数人可能忽略,娃哈哈股权中,国资委相关方持有46%股份,这一比例高于宗馥莉的29.4%。

国资委的立场将直接影响企业决策方向:若支持宗馥莉的现代化治理思路,她的改革会更顺利;若倾向“稳定优先”,可能会对调整节奏有所约束。

不只是争产:民营企业的“传承死结”

娃哈哈的风波,本质上是中国民营企业传承困境的缩影——创始人离世后,如何平衡家族情感与企业治理?如何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应对市场变化?

宗庆后时代的娃哈哈,靠“人治”与“家文化”立足:经销商认其个人信誉,员工服其实干风格。但到了宗馥莉时代,市场已发生巨变:年轻消费者更看重品牌调性,渠道需线上线下联动,管理需靠制度而非人情。

她的改革,是想将娃哈哈从“家族企业”转型为“现代化企业”,但这一过程必然触动旧有利益,引发矛盾。

如今的宗馥莉,既要应对法院诉讼,又要稳定员工与经销商,还要与农夫山泉等对手争夺市场,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对娃哈哈而言,这场风波也是“重生”的契机:

若能理顺股权、规范管理,在守住核心产品的同时跟上市场节奏,这家国民品牌仍有机会重回高峰;若陷在家族争议中无法自拔,可能会逐渐被市场淘汰。

宗馥莉能否守住父辈基业?娃哈哈能否走出困境?答案还需时间验证,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关于传承与突围的较量,远未结束。

来源:轴承型号查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