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对学校食堂「臭虾仁」的检测,怎么漏了重要的「二氧化硫」指标?最近,上海某学校食堂午餐的「虾仁炒蛋」被学生反映有臭味,有些学生吃了还出现呕吐。
上海对学校食堂「臭虾仁」的检测,怎么漏了重要的「二氧化硫」指标?最近,上海某学校食堂午餐的「虾仁炒蛋」被学生反映有臭味,有些学生吃了还出现呕吐。
在家长们的要求下,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做了一系列检测和调查。9月23日发布了《情况通报》,表示对学校餐食供应商上海绿捷公司库存的虾仁,进行了包括微生物、新鲜度、保水剂和防腐剂等多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均合格。
《通报》称:经查明,绿捷公司在静安区某小学发现18公斤虾仁解冻焯水后有虫,餐食供应商上海绿捷公司,却对外宣称虾肠外溢、有泥沙,把供应211所学校的虾仁原料和做好的「虾仁炒蛋」(部分学生已吃)全部回收,并就地销毁。绿捷公司涉嫌瞒报食品安全信息,目前已经立案。
然而,花爸觉得奇怪的是,检测项目并未包含虾类产品中经常出现问题的指标——二氧化硫。
而学生们所描述的臭味,恰恰与二氧化硫产生的气味(类似臭鸡蛋味)相符。
这批涉事的虾仁为冷冻南美白虾虾仁。我国进口的南美白虾大多来自厄瓜多尔。
在当地,虾农普遍会使用一种名为「焦亚硫酸钠」的虾药,这种做法在国际上也被绝大多数国家允许。
之所以使用它,是因为虾体内含有一种叫「酪氨酸酶」的物质,容易导致虾变黑,尤其是在虾头部分,酪氨酸酶活性最强,往往最先变黑,会影响外观。
而使用的「焦亚硫酸钠」,分解后会产生「二氧化硫」,能有效延缓虾的黑变过程,同时还能抑制微生物,起到一定的防腐保鲜的作用。
我国在2010年曾一度禁止使用「焦亚硫酸钠」,但由于影响到虾农的销售,虾农的虾卖不出去,后来又恢复允许在海虾蟹中使用,但明确规定「二氧化硫」残留量必须低于100mg/kg,这与其他国家的标准一致。
但问题是,在实际操作中,虾农经常会超量使用「焦亚硫酸钠」,导致「二氧化硫」残留过高。
我国海关在进口的南美白虾中检出「二氧化硫」超标的情况相当多。
去年初,东方甄选直播销售的自营南美白虾,被打假人王海检测、举报过,曝出二氧化硫超标超50%,且没有在配料表中标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过该事件后续没了下文。
既然「二氧化硫」是虾类产品中容易出问题的指标,按理说在这次的检测中应当首先被纳入考量,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居然没有检测。
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这一环节,确保校园食品安全检测不留死角。
来源:小红花测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