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红书、播客、短视频里,关于“童年创伤”的话题几乎随处可见:摘要:听起来都很有道理,可是当我们一遍遍对号入座时,心里却常常更沉重了。
• “你之所以不会拒绝,就是因为童年缺乏安全感。”
• “你总是讨好别人,其实是原生家庭留下的伤口。”
听起来都很有道理,可是当我们一遍遍对号入座时,心里却常常更沉重了。
因为问题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更容易陷入自我标签化:
“我就是因为有创伤,所以才没办法改变。”
很多人以为“理解了童年”就能解脱,但事实恰恰相反:
你理解了,解释了,然后呢——越是凝视创伤,越可能陷入无力。
心岛希望大家不要忽略了,真正能让生活变好的,不是对过去的解释,而是你对当下的选择。
#心岛Seeker #深度阅读
来源:Zouy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