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预制菜翻车启示录:当便利与信任撞车时,谁该踩刹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19:07 1

摘要:“38块钱一碟的凉拌黄瓜,居然是冷藏了7天的预制菜?”这几天西贝莜面村被骂上热搜的场面,活脱脱是现代版“挂羊头卖狗肉”。从消费者晒出的小票到餐企晒出的供应链,这场关于“预制菜该不该提前说”的拉锯战,正把中国餐饮业最拧巴的现状撕开给所有人看。

“38块钱一碟的凉拌黄瓜,居然是冷藏了7天的预制菜?”这几天西贝莜面村被骂上热搜的场面,活脱脱是现代版“挂羊头卖狗肉”。从消费者晒出的小票到餐企晒出的供应链,这场关于“预制菜该不该提前说”的拉锯战,正把中国餐饮业最拧巴的现状撕开给所有人看。

一、便利性绑架了谁?

西贝董事长贾国龙三年前那句“餐饮业的未来在预制菜”,如今看来像场黑色幽默。当便利店3分钟出餐的咖喱饭和人均300的黑珍珠餐厅用着同款鱼香肉丝时,我们突然发现:

消费者以为的权益底线(现炒=新鲜)

商家认知的成本红线(预制=效率)

正在上演火星撞地球般的认知对撞。某供应链大佬私下吐槽:“现在后厨比实验室还干净——因为灶台根本不开火!”

(对比数据: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5165亿,但78%消费者仍坚持“高价餐厅不该用预制菜”)

二、公关灾难的“三重暴击”

西贝这次栽跟头的根本原因,是把新零售思维硬套在了传统餐饮场景:

信任透支:现场擀面的表演式厨房vs冷藏柜里的半成品,构成了堪比“卖家秀vs买家秀”的荒诞对比

价值失衡:消费者可以接受15元的飞机餐是预制的,但拒绝为200元的“西北手工菜”支付中央厨房溢价

沟通傲慢:被曝光后的声明中“符合国家标准”的辩解,完美踩中民众“合法但寒心”的雷区

(类比案例:某火锅品牌把“中央厨房每日直配”写成slogan贴在门口,反而获得“诚实加分”)

三、重建信任的破局点

真正的高手已经在改写游戏规则——日本连锁餐饮巨头“和民”的做法值得玩味:

透明分级:菜单明确标注“现制”“半预制”“冷链预制”三档

价值重构:把预制菜开发成零售商品反哺堂食,反而形成“餐厅尝鲜→超市复购”的闭环

场景切割:商务宴请坚决不用预制,快餐线全面预制化

(实操建议:餐企可建立“透明厨房直播+预制菜体验日”组合拳,把选择权真正交给用户)

结语:

这场风波的深层命题,是工业化浪潮中如何守护人性的温度。就像自动咖啡机永远替代不了手冲仪式感,当餐饮变成纯粹的食品加工业时,我们失去的何止是镬气,更是那份“值得等待”的生活意趣。

(话题标签:#西贝预制菜 #餐饮透明化 #消费信任危机 文末附投票:你能接受人均多少的餐厅使用预制菜?A.50元以下 B.100元以下 C.任何价位都不行)

——本文数据来源:中国餐饮协会2023年度报告、美团消费调研

来源:哼哼爱剪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