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提分难?抓 3 件事就够:补基础漏洞 + 攻中档模板 + 蹭压轴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18:06 1

摘要:不少初三家长跟我念叨:“孩子数学总在 100 分徘徊(150 分制),基础题偶尔错,中档题卡一半,压轴题几乎没分,离目标高中还差 20 分,这最后半年咋提啊?” 其实不用慌,初三数学提分有 “捷径”—— 不是熬夜刷难题,而是抓准 “基础不丢分、中档多拿分、难题

#有什么好办法提高初三孩子数学吗#

不少初三家长跟我念叨:“孩子数学总在 100 分徘徊(150 分制),基础题偶尔错,中档题卡一半,压轴题几乎没分,离目标高中还差 20 分,这最后半年咋提啊?” 其实不用慌,初三数学提分有 “捷径”—— 不是熬夜刷难题,而是抓准 “基础不丢分、中档多拿分、难题蹭步骤分” 的节奏。今天就给家长们拆 5 个落地的好办法,跟着做,孩子数学至少能提 15-20 分。

很多家长以为初三要猛攻难题,其实孩子数学差,80% 是初一初二的基础没扎牢 —— 比如有理数计算总错符号、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漏乘、全等三角形辅助线不会添。这些 “旧账” 不补,学新内容(比如二次函数、圆)只会更吃力。

每天 10 分钟 “基础急救”:不用搞复杂,就抓两类题:计算类:5 道基础计算(有理数混合运算、整式化简、分式求值),重点盯 “符号” 和 “步骤”。比如孩子算 “-(-3)²” 总写成 9,就让他在草稿纸上标 “先算平方再添负号”,错一次抄 3 遍;概念类:每天记 1 个易混概念,比如 “全等三角形 SSS 和 SAS 的区别”“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怎么来的”,用大白话讲给家长听(能讲明白就是真懂了)。周末 1 小时 “旧账清算”:翻孩子初一初二的数学课本,找 “总错的章节”—— 比如初一的一元一次方程、初二的全等三角形,各做 5 道课本例题,例题是最基础的 “模板题”,做熟了就能举一反三。

有个家长按这个方法陪孩子练,1 个月后孩子计算错题从每次 5 道降到 1 道,基础题得分率从 70% 提到 90%,总分直接涨了 12 分。

初三数学想上 120 分(150 分制),中档题(占 30 分)必须拿稳。这些题没那么难,都是 “固定题型 + 套路解法”,比如几何的全等证明、函数的应用题、圆的切线判定,练熟 “模板” 就能秒解。

模板步骤:① 找已知条件(标在图上:相等的边画 “=”,角画 “∠”);② 想全等判定(SSS/SAS/ASA/AAS/HL),比如看到 “中点” 想 “倍长中线”,看到 “角平分线” 想 “向两边作垂线”;③ 写证明过程(“∵已知条件,∴推导结论”,每步标依据,比如 “∵AB=CD(已知),∴∠A=∠C(等边对等角)”)。练法:每天 1 道全等题,重点练 “辅助线添加”,比如 “倍长中线” 题,让孩子在草稿纸上画辅助线,标 “延长 AD 到 E,使 DE=AD”。模板步骤:① 见 “切线” 必连半径(标 “OC⊥CD”);② 见 “直径” 想圆周角(标 “∠ACB=90°”);③ 用勾股定理或相似算线段长度。练法:重点练 “切线证明”,让孩子写清 “连半径→证垂直” 两步,比如 “∵CD 是切线,C 是切点,∴OC⊥CD(切线性质)”。

孩子练熟这些模板,中档题基本能拿 25 分以上,比盲目刷难题高效多了。

很多家长逼孩子攻压轴题第三问,其实没必要 ——15 分的压轴题,前两问占 10 分,都是基础题,拿稳这 10 分,比死磕第三问(5 分)划算多了。

第一问(3-4 分):必拿! 通常考 “求函数解析式”“求圆的半径”,比如二次函数给三个点,步骤就是 “设解析式→代入→解方程”,孩子只要不算错数,就能拿分。家长提醒:让孩子先写 “设 y=ax²+bx+c”,再代入坐标,别跳步。第二问(5-6 分):稳拿! 用第一问的结论解题,比如第一问求了抛物线解析式,第二问求 “顶点坐标”“△ABC 面积”,用顶点公式、面积公式直接算。举例:第一问得 y=-x²+2x+3,第二问求顶点,x=-b/(2a)=1,代入得 y=4,顶点 (1,4),5 分轻松拿。第三问(5 分):蹭分! 没思路别空着,写 “设动点坐标”“添辅助线”“写相关公式”,比如 “设 P (x, -x²+2x+3)”“△PAB 面积 = 底 × 高 ÷2”,哪怕只写这两句,也能得 2 分。

有个孩子之前压轴题只拿 1 分,用这个方法后,每次能拿 8-10 分,光这道题就多了 7 分。

很多孩子平时会做题,一考试就慌,要么时间不够,要么会做的题算错。家长要帮孩子练 “考试习惯”,比多刷 10 道题有用。

拿到卷子先看:选择前 12 题(基础 + 中档)、填空前 5 题、解答前 6 题(基础 + 中档),这些题占 120 分,花 70 分钟认真做,确保正确率;遇到卡壳的题(比如第 13 道选择),立刻跳过,在题号上画圈,最后有时间再回头看,没时间就蒙一个(别空着)。

很多家长想帮孩子,却不小心帮了倒忙,比如逼孩子熬夜刷题、总说 “你怎么又错了”。其实家长做好 “辅助” 就行:

别逼孩子刷 “超纲题”(比如高中的解析几何),中考不考,浪费时间;别总拿 “别人家孩子” 对比,比如 “你看 XX 压轴题都能满分”,只会打击孩子信心;别在孩子做题时 “指手画脚”,比如 “这道题不该这么做”,让孩子自己想,错了再分析。帮孩子整理 “错题本”:不用抄题,让孩子记 “错因 + 关键步骤”,比如 “计算错:(-2)² 写成 - 4,正确是 4”“辅助线错:没连切线半径”,考前翻一遍;每天夸孩子一个 “小进步”:比如 “今天计算只错 1 道,比昨天好”“压轴题第二问做对了,真棒”,孩子有信心,才愿意学。

别指望孩子一周涨 20 分,数学提分是 “循序渐进” 的 —— 先补基础(1 个月),再攻中档(1 个月),最后练压轴题和考试技巧(1 个月),3 个月下来,总分涨 20 分完全有可能。

家长要记住:初三不是 “比谁难题做得好”,而是 “比谁基础丢分少”。只要孩子基础题不丢分、中档题多拿分、压轴题蹭点分,中考数学肯定能达目标。平时多陪孩子分析错题,少焦虑,孩子慢慢就会找到感觉,成绩自然往上走!

来源:轩轩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