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窗见绿,抬头赏景;一方庭院,满目风景;一户人家,一缕乡情。窗明几净、绿植环绕、家风淳朴的美丽庭院,扮靓了乡村,也润泽了人心,为乡村振兴铺就温暖的底色。近年来,山西省各级妇联持续推动美丽庭院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推出“晋风晋韵‘美’庭院”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一方庭院,满目风景;一户人家,一缕乡情。窗明几净、绿植环绕、家风淳朴的美丽庭院,扮靓了乡村,也润泽了人心,为乡村振兴铺就温暖的底色。近年来,山西省各级妇联持续推动美丽庭院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推出“晋风晋韵‘美’庭院”美丽庭院展播专栏,通过晒庭院美景、亮优良家风,生动展示各地“美丽庭院”建设的优秀成果。让我们共同走进专栏,欣赏庭院画卷,感受美好生活,也热切期待更多姐妹行动起来,从家出发,向美而行,用心用情打造属于自己的“美丽庭院”,以“小美”庭院扮靓“大美”乡村,让巾帼智慧和力量在三晋乡村沃土上灼灼其华!
临汾市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以“美丽庭院”创建为抓手,以庭院“小美”汇聚乡村“大美”,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巾帼动能。
示范引领,激发“美丽庭院”创建活力
市妇联充分发挥妇联基层组织优势和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独特作用,广泛调动全市5万名执委和广大巾帼志愿者的积极性,围绕“争当好女性 争做好母亲 争创好家庭”,不断激发广大农村妇女的内生动力和创建热情。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通过培育示范户、示范村,打造“美丽庭院”样板,激发广大妇女群众创建热情。针对农村家庭现状,分类识别、因户施策,重点打造一批典型示范户,通过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让群众学有榜样、看有标杆、干有标准。
浮山县寨圪塔乡依托县厨师大赛,发展民宿、乡村旅游,实现了“美食庭院”向“致富庭院”的转变。响水河镇发挥传统手工艺优势,以浮山古法手织粗布为核心,组织妇女开展纺织手工作业,月收入增加 2000 多元,让传统技艺在庭院中焕发新生。张庄镇将闲置小院发展为“致富田园”,通过搭棚种菜、用好空地实现增收,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东张乡将庭院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微引擎”,创新探索“美丽庭院+微经济”融合发展模式,让方寸庭院既扮靓乡村“颜值”,又充盈农户“钱袋子”,走出一条生态与产业双赢的特色发展路。
乡宁县妇联创新布设3个“美丽庭院积分兑换点”,组织巾帼志愿服务队下沉指导农户创建,联动农业农村局开展美丽庭院抽验核实,以妇女为核心主体,构建出“庭院焕颜、文化赋能、妇女增收”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尧都区妇联还组织“尧都区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为困难户清理垃圾、擦拭玻璃、悬挂窗帘,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进一步丰富“美丽庭院”创建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温度。
创新模式,拓展“美丽庭院”创建内涵
积极探索“美丽庭院+”发展模式,推动“美丽庭院”创建与乡村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实现美丽价值转化。
襄汾县妇联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家庭为阵地将“美丽庭院”建设与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有机融合,挖掘地方文化底蕴和产业特色,在一些历史文化村落或特色村镇,鼓励农户将绣球、葫芦、面塑等民间艺术元素融入庭院创建,建立赵康镇赵康村刘云芳太平绣球产业园。将美丽庭院串点成线,融入乡村旅游线路规划,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如,襄汾县景毛乡著名晋商刘笃敬故居刘家花园——颐园。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开办农家乐,销售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实现环境改善与增收致富互促共赢。如,庭院典型董巧玲与丈夫凭借好厨艺,将家院打造成农家乐,在传统“八大碗”基础上研发新菜式,2022年11月还注册“晋福临”商标,带动姐妹共同致富。同样关村豆腐、关村羊肉锅等特色小院,在女主人的精心经营下,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让小庭院既有“看头”又有“赚头”。
侯马市“经济型”美丽庭院示范户邱湘茹,在庭院里创建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每年收购周边农户约270吨作物秸秆,既避免秸秆焚烧污染,又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将养殖粪污、菌棒废料等循环还田,让农业废弃物100%资源化利用,不仅提高了食用菌品质,也保证了其他作物及牲畜的绿色健康,合作社获得了省级国家生态农场称号。邱湘茹积极发挥农场辐射作用,为周边农户提供菌种和技术支持,推出“一分地认领”模式,带动4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曲沃县王艳平不仅是庭院绿化、家务打理的能手,更巧用自家庭院闲置空地,利用早晚空闲时间开设“庭院线束加工厂”,在兼顾农活与照顾老人孩子的同时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成为妇女居家就业的生动范例。从居家加工到特色经营,从庭院种植到产业融合,“美丽庭院”建设已不止于环境整治,更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小支点”。
宣传发动,营造“美丽庭院”创建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美丽庭院”创建的意义、标准和成果,引导广大妇女群众积极参与创建,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开设“美丽庭院”创建专栏,发布创建工作动态、典型经验、示范户风采等内容,扩大创建工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制作“美丽庭院”创建宣传短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激发群众的创建热情。
召开动员会、推进会、观摩会,举办培训班、知识讲座、文艺演出,向广大妇女群众宣传“美丽庭院”创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乡村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倡议书、宣传手册、环保购物袋等宣传资料,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举办“美丽庭院”风采展示活动,邀请示范户分享创建经验和心得体会,让群众近距离感受“美丽庭院”的魅力,借助各级媒体平台宣传创建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发展庭院经济,既是家庭增收的“小算盘”,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大事业”,它不仅助力农村产业从分散化向规模化、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更有效激发农民内生动力,让妇女成为乡村蝶变的参与者、推动者与受益者,让每一座庭院都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亮丽风景。临汾市妇联将持续深化“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四级妇联组织队伍优势和广大妇女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新创建模式,提升创建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来源 | 临汾市妇联
编辑 | 刘家瑜
2025年
《山西妇女报》《生活潮》
来源:山西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