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多个平台账号被处罚的,不止张雪峰一个网红。近日媒体报道,户晨风、蓝战非等网红的个人账号接连出现问题。即便原因不明,但结合最近网信部门重点整治“破坏网络生态”的动向来看,这大概率是一次针对网红的集中整治。
川观新闻评论员 张立峰
近期多个平台账号被处罚的,不止张雪峰一个网红。近日媒体报道,户晨风、蓝战非等网红的个人账号接连出现问题。即便原因不明,但结合最近网信部门重点整治“破坏网络生态”的动向来看,这大概率是一次针对网红的集中整治。
户晨风曾提出“苹果精英论”。他将手机品牌、学历等与社会地位挂钩,贬低安卓用户和国产货,通过贴“苹果思维”和“安卓思维”的标签,无差别攻击普通人。蓝战非宣扬“不结婚便不破产”“无家庭负担可随意花钱”等观点。张雪峰更是在直播间多次使用争议性言论,“闭着眼睛报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金融圈要颜值能喝酒”“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当内容传播沦为“流量生意”,当教育讨论异化为“对立互撕”,受损的终将是求知者本身。一些网红表面看似在为他人着想,实则是在制造话题、挑拨矛盾为自己博取流量,这样别有用心、精心炮制的言论即便对部分受众有用,事实上已经制造出大量焦虑情绪,甚至挑起网络戾气,挑动群体极端对立,给社会造成的破坏难以估量。
网络是多元世界,每一个人都可以传递原生态的社会情绪、诉求和意见。但表达多元不等于别有用心地说、不怀好意地说,网红们一部分过激言论就是负面情绪的“垃圾场”,“语不惊人死不休”“一言不合就抬杠”“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如此表达方式,只会带来过度反应,而绝无温和讨论的可能。
实际上,越是拥有众多关注的网红,越要谨言慎行,否则靠热点与契机起来的网红和网黑并没有界限。这一次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无疑给网红和公众人物敲响了警钟:个性表达要有度,发表言论必须严守法律法规与平台规则,张雪峰多个账号异常被禁止关注就是网络内容生态重构的缩影。影响力不是“口无遮拦”的特权,而是“言有所戒”的责任。走正道才能行长远,靠哗众取宠、搬弄是非、造谣传谣,只会给自身形象带来反噬。出重拳才能正风气,对极端言论的零容忍必须成为常态,更有助于构筑良好网络生态环境。
来源:川观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