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兰坪政法干警风采展示 】第一期:扎根基层法庭,绘就和谐“枫”景--王五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18:03 1

摘要:在司法事业的广袤天地里,兰坪县人民法院营盘法庭庭长王五盛同志,以公正之心守护公平正义,用温情之举化解矛盾纠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政法干警的使命与担当,他扎根基层11年,用公正、温情与智慧,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在司法事业的广袤天地里,兰坪县人民法院营盘法庭庭长王五盛同志,以公正之心守护公平正义,用温情之举化解矛盾纠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政法干警的使命与担当,他扎根基层11年,用公正、温情与智慧,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严格公正司法:办好每一起民生案,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王五盛深知,司法裁判不仅是法律条文的运用,更是矛盾化解的关键。在办理每一起案件时,他都以实质性化解矛盾为目标,力求实现“案结事了人和”。面对一起邻里土地纠纷,双方因边界问题争执多年、冲突不断。王五盛受理后,没有简单下判,而是多次前往争议土地现场勘查,走访周边群众了解历史情况。经过细致调查分析,找准矛盾症结,通过耐心释法说理,从法理到情理,最终促成双方和解,修复了邻里关系。2024年,经他调解的305件案件至今未出现过上访、信访、缠访情况,均实现实质性化解,调撤率在怒江州法院系统名列前茅,真正让法律有了温度。

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打造“五联五心工作法”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王五盛同志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积极发扬者,他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引入法庭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打造出“五联五心”工作法的调解品牌,即聚焦婚姻家庭、农业农村、劳动就业等领域纠纷实质化解,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以党建铸魂,人民为中心,法庭为圆心,联合辖区一切可用“力量”:联动联调聚同心,携手各方力量,共同化解矛盾纷争;联建联创守初心,坚守司法为民的初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联学联训强信心,通过学习与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调解能力;联帮联扶暖民心,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司法的温度与关怀;联管联控筑安心,强化管理与控制,确保调解结果的有效执行。通过这一工作法,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一起涉及多名农民工工资的劳务合同纠纷中,他迅速启动该工作法,联合劳动保障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调解并协调用人单位筹集资金,使农民工顺利拿到工资,避免了群体事件发生。王五盛同志积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践行“五联五心工作法”,为群众搭建了便捷、高效、公正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让司法服务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做到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2024年,王五盛同志所审结各类民商事纠纷305件中矛盾较为尖锐、案情复杂的55件使用该工作法联动联调,取得了良好效果,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五联五心工作法”还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审判》的专题推介。他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22篇简报、文章还被怒江州中级人民法院、怒江州委政法委、云南省高级法院、云南省政法委转发报道。

普法宣传:形式多样传递法治力量,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王五盛同志重视法治宣传教育,2024年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称号。他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一对一圆桌普法、火塘夜话普法、上门敲门送法等方式,开展50余场普法活动,极大的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他将普法与司法实践结合,以“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引导群众树立法治观念。中央电视台CCTV1《今日说法》栏目播出他办案调解的纪实纪录片《一亩稻田》,收获良好社会反响。他还常走进校园开展法治讲座和模拟法庭活动,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深入街头巷尾、村寨社区、田间地头提供法律咨询,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个角落。2024年,他开展“法庭开放日”“法庭透明日”等活动18场次,邀请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师生代表、群众代表、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村社区干部到法庭参观、交流,参加旁听,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依法维权。

“如我在诉”:传递司法温度,让法律之光普照需要帮助的人

“如我在诉”是王五盛同志始终坚守的司法理念,他要求自己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正做到急当事人之所急,想当事人之所想。在接待当事人时,他总是热情耐心,用温暖的话语安抚当事人的情绪,让他们在走进法庭的那一刻就感受到司法的关怀。对于经济困难的当事人,他积极为其多渠道申请援助,确保他们能够平等地获得法律帮助。在赡养纠纷案件中,面对年逾古稀因子女不赡养而起诉的老人,他不仅依法调解子女履行义务,还多次沟通督促子女关心老人,定期回访确保老人安享晚年。“如我在诉”,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王五盛同志在司法工作中的生动实践。他用自己的真诚和担当,让当事人感受到了法律的温情,拉近了司法与群众之间的距离。2024年以来,王五盛同志坚持使用“街天法庭”、“夜间法庭”、“午间法庭”共计20场次,让群众能够零距离、真切感受到司法的真正便利。

扎根基层:37岁的年纪,却把美好的11年坚守与奉献给基层法庭

兰坪县人民法院派出法庭辖区地域广、情况复杂、交通不便,但王五盛在基层坚守11年毫无怨言。他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审判,将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在偏远山区的一起相邻关系纠纷中,他带领干警背着国徽、卷宗徒步数公里现场审判,就地化解矛盾,赢得群众赞誉。11年来,他用双脚丈量土地,用真心倾听群众呼声,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司法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

王五盛同志常说:“法官的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司法权力,更是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待。我们必须坚守廉洁底线,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维护好司法的尊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他办理的案件没有一起因廉洁问题受到投诉或质疑,赢得了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同时,他用自己的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司法的公正与温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最美政法干警的担当与风采,成为怒江州澜沧江畔法治精神的生动践行者和传播者。

审核:蔡文堂

监审:邓 兴

来源:兰坪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