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精密加工到先进的显微镜技术,对高功率、超快激光器的需求持续增长。传统上,研究人员依靠单模光纤来构建这些激光器,但它们面临着能量输出的根本物理限制。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我们转向了多模光纤,它可以同时承载多种光模式——本质上是不同形状的光——这种技术被称为时空锁模
从精密加工到先进的显微镜技术,对高功率、超快激光器的需求持续增长。传统上,研究人员依靠单模光纤来构建这些激光器,但它们面临着能量输出的根本物理限制。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我们转向了多模光纤,它可以同时承载多种光模式——本质上是不同形状的光——这种技术被称为时空锁模 (STML)。
然而,让这些不同的模式协调一致地工作一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我们发表于《光学快报》的最新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新技术,使我们能够精确且独立地控制每个横向模式,从而显著提升激光功率和多功能性。
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模间色散。在多模光纤中,不同模式的光传播速度略有不同。这种速度不匹配会导致激光脉冲在时间和空间上扩散和分离,从而阻碍稳定高功率脉冲的形成。之前的STML技术通常使用一种称为空间滤波的方法来补偿这种色散,但这种方法限制了可以锁定在一起的模式数量,从而限制了潜在的功率提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横向模式分离控制技术。我们的方法很简单:我们使用一种称为模式复用器/解复用器(MUX/DEMUX)的设备,将多模光纤内的混合光束分离成单独的通道,每个通道对应一个模式。分离后,我们可以通过在每个通道中添加精确长度的补偿光纤,独立地管理每个模式的色散(即传输延迟)。
优化每个模式后,我们用多路复用器将它们重新组合成一束强大且相干的光束。理论上,这种方法可以锁定任意数量的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光纤的能量潜力。
我们在一台8字形掺镱全光纤时空锁模激光器中实现了这项技术。实验结果令人鼓舞。通过同时锁定四个横模(LP01、LP11、LP21和LP02),我们获得了能量为15 nJ、重复频率为14.49 MHz的耗散孤子脉冲。
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证明了输出功率与参与模式的数量成正比。当四种模式同时锁定时,激光器的斜率效率(衡量其将泵浦功率转换为输出功率的效率)达到了 7.9%,是单模工作效率 3.79% 的两倍多。
此外,我们的技术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光束整形能力。通过动态选择参与锁模的模式组合,我们成功生成了具有均匀强度分布的准平顶光束。该特殊光束在3 W泵浦功率下实现了150 mW的平均输出功率和10.4 nJ的单脉冲能量。我们的激光器还展现出卓越的长期稳定性,连续运行12小时后中心频率漂移极小。
总而言之,我们开发并实验验证了一种新的控制技术,该技术克服了STML光纤激光器的核心功率可扩展性瓶颈。通过独立控制每个横模的色散,我们的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可以同步任意数量的模式并最大化能量提取。
我们相信,这种多模式时空动态控制的通用框架为下一代超快光源铺平了道路,有望在精密制造、非线性显微镜和阿秒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应用。
来源:老钱的科学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