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荆楚“新”风,“绿”动未来!8月29日,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湖北老河口站正式启动。这场汇聚国家政策、地方产业与市场力量的盛会,不仅为汉江流域乡村注入绿色出行新活力,更勾勒出“绿色出行+乡村振兴”的乡村发展新图景,让荆楚大地的乡村振兴之路焕发别样生机。
荆楚“新”风,“绿”动未来!8月29日,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湖北老河口站正式启动。这场汇聚国家政策、地方产业与市场力量的盛会,不仅为汉江流域乡村注入绿色出行新活力,更勾勒出“绿色出行+乡村振兴”的乡村发展新图景,让荆楚大地的乡村振兴之路焕发别样生机。
多方协同:政企联动筑就惠民平台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并非单一主体行动,而是一场“国家统筹、省市联动、企业响应”的立体化协同实践。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组织,委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牵头实施。此站除了牵头组织单位外,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湖北省发展改革委、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能源局与襄阳市政府共同主办,老河口市政府联合襄阳市有关部门具体承办,层层衔接的组织体系,为活动落地筑牢了“骨架”。
启动仪式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姚振智、湖北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江斌、襄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张斌、东风股份总经理段仁民、老河口市委书记冯玉强等嘉宾出席并致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产业研究部主任李康分别就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展望和乡村充电桩建设需求作主旨报告,老河口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章新介绍老河口市充换电补短板试点工作推进情况。
企业端的积极参与,让活动更具“惠民温度”。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吉利、小鹏等2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齐聚现场,涵盖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金融、充换电及售后服务等全领域,集中展示85款主流车型,覆盖“乘、商、专、房”全系列——从适合日常代步的微型车,到满足家庭出行的家用轿车,再到服务农业生产的商用货车,精准匹配乡村居民多样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东风、吉利等企业发布多项购车优惠政策,并向首批购车用户代表交付车钥匙,吸引周边诸多意向居民驻足咨询、试乘体验。另外,活动同期还举办了“金秋丰收季、优质农产品联展”与汽车产业整零对接活动,让“看车购车”与“赏农产、促合作”形成良性互动,丰富了活动内涵。
牢筑根基:襄阳老河口夯实绿动底气
新能源汽车要“下得去、用得好”,既需坚实的产业基础作支撑,也离不开完善的服务保障托底。在这方面,老河口与襄阳早已做好准备,为活动落地积蓄了充足“底气”。
近年来,老河口市在新能源赛道上深耕布局,为活动落地提供“在地保障”。老河口市委书记冯玉强表示,当地紧跟国家“双碳”战略与省市部署,已构建起“整车制造-核心部件配套-储能电池生产-充换电设备”全产业链:华中首家中力电动叉车整车项目落地生根,长源朗弘为比亚迪供应五分之一的新能源发动机,益佳通锂电池、奥玄充换电设备等项目串珠成链,让老河口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话语权”不断提升。
针对此次下乡活动,冯玉强还明确承诺将全力做好“三项服务”:一是当好“政策执行员”,打通国补、省补、产地补、企业让利的“最后一百米”,让群众“买得实惠”;二是搭好“产业连心桥”,组织本地中力叉车、长源朗弘等企业与车企深度对接,推动技术协同、产能配套;三是织好“服务保障网”,以全省充换电补短板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实现“设施全覆盖、服务全方位”,让群众“用得舒心”。
作为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支点,襄阳近年来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产业实力持续攀升。
襄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张斌在致辞中便详细阐述了襄阳为新能源汽车下乡筑牢的产业根基。据介绍,近年来襄阳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一方面加速引进重大项目,如比亚迪动力电池及零部件、东风轻型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等项目先后落地,聚集了40余家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企业与院所,手握200多项专利和实用技术;另一方面市场表现亮眼——东风股份轻卡、VAN车、客车等轻型商用车市占率稳居全国第三,“襄阳智造”的东风纳米01新能源乘用车更成为城市名片,老河口中力叉车多项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
此外,襄阳还集聚了14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覆盖动力系统、车桥总成、转向系统等各类总成,能生产4000余种关键零部件,形成“整车+零部件”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体系,为新能源汽车下乡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作为“湖北造”的代表企业,东风也从产品与服务两端发力,为农村市场量身定制方案。东风汽车集团公司商用车事业部副总经理、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段仁民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东风针对性带来多款适配农村市场的车型:既有“大舒适家”eπ008、家庭友好型风神L8,也有“智能越野第一车”东风猛士M817、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及鸿蒙座舱的东风岚图FREE+,还有襄阳本地生产的国民智趣纯电SUV纳米01、新一代VAN车睿立达,覆盖不同农村用户的出行需求。
不仅如此,东风还承诺推出四项服务举措:加快县乡层级销售与服务渠道布局,让乡亲在家门口享便捷服务;推出灵活普惠的金融方案,降低购车门槛;配合建设乡镇、村庄公共区域充电设施,缓解“里程焦虑”;开展新能源汽车使用保养培训,让群众“会用、用好”新能源汽车。
成效显著: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成效,早已被一组组数据清晰印证,从农村市场到全省乃至全国,都呈现出蓬勃的增长态势。
从湖北省视角看,湖北的汽车产业体系为下乡活动提供了坚实后盾。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江斌表示,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湖北已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拥有25家整车企业和24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2024年全省汽车制造和服务业营收突破万亿。2025年1-7月,湖北新能源汽车占全省汽车总产量比重近40%,产业“含新率”大幅提升。
东风公司作为湖北省内汽车产业龙头,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5.5%,吉利、长城、小鹏、上汽通用、广汽传祺等在鄂基地也加快导入新车型,打造市场爆款。此外,湖北还拥有100多个汽车类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在车规级芯片、智能座舱、车载位置传感器等领域研发能力居全国前列,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姚振智回顾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成效。从2020年启动至今,已在江苏、四川、山东等十余个省市开展专场活动和巡游巡展,累计发布10批次、500余款下乡车型,下乡车型累计销量超1500万辆。活动不仅带动了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更推动了农村地区销售与服务网络以及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显著提升了消费者购车、用车的便利性。
新能源汽车要真正走进乡村、方便百姓,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关键支撑,优质的车型产品更是核心保障。启动仪式上,老河口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章新专门介绍了老河口市充换电补短板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让消费者对本地充电设施保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则用数据勾勒出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长轨迹”。自下乡活动启动以来,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节节攀升”,年均增幅均超过一倍:2021年,下乡车型销量达106.8万辆,贡献率逼近30%,同比增长169.2%,高出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增速约10%;2023年,下乡车型总销量增至320.87万辆,同比增长1.23倍,渗透率从2022年的4%提升至17%;2024年,下乡车型销量再创新高,达759.75万辆,同比增长31.86%,占全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59.1%,成为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重要力量。
此外,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产业研究部主任李康从全国视角全面解读了中国乡村充电桩建设的瓶颈与展望,为补齐农村充电短板建言献策。
随着政策落地、技术迭代与市场活力持续释放,以及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进一步下沉,“汉江两岸稻花香,新能源车里话小康”的未来乡村图景,正徐徐铺展在荆楚大地上。新能源汽车正以“绿色引擎”的姿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让更多乡村居民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迈向更便捷、更绿色的美好生活。
注:本文首发于《汽车纵横》杂志2025年10月刊
本文来自【汽车纵横全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