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疯起来,谁不害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17:54 1

摘要:讲真,智己刚发布新款LS6的时候,我其实没太在意,哪怕听说它两周预售4.8万辆,我也觉得一切正常。

1

讲真,智己刚发布新款LS6的时候,我其实没太在意,哪怕听说它两周预售4.8万辆,我也觉得一切正常。

但是当我看到它作为一个增程车,纯电部分的吹拉弹唱(cltc)续航450公里+的时候,我懵了。

大脑一瞬间宕机了。

哥们,你是增程车啊,烧油的知道吗?

你的纯电续航可以是50,也可以是150,300,但你不能是450。

因为我真有续航450公里的纯电车,你这样显得我像250。

就是说,我四年前买的全球“最强”电动车。

搁现在的智己面前,只配当个电池包。

这属于胖虎唱歌。

不着调,还离谱。

更别提加满油能跑1500公里。

当年唐朝要是有这个,杨贵妃吃个荔枝也就是一箱油的事情。

66度的电池,你不说,我还以为是开水呢。

你说你是增程车,隔壁纯电车都笑了。

尴尬的笑。

如果你这个叫增程,那我叫什么?

半程?

说到了技术路线各玩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这头河水直接往井里倒灌。

还能玩么?

过去是油箱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没有我焦虑。

现在增程车是油箱可以有,但绝对不能用,我用了更焦虑。

就跟空气炸锅一样,但凡额外放一滴油,都算我输。

我都买了这么大的电池,我出门还加油。

那这日子和败家有什么区别?

你说你综合油耗低,再低能有我电费低?

只能说,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扯淡。

我设想过,未来的科技可能是高密度电池,一度电能跑100公里。

也想过是发动机热效率翻100倍,百公里消耗0.1个油。

但就是没想到,可以在油车里安装这么大的电池。

相当于罗辑问三体人是如何飞到地球的,是空间跃迁还是超速推进。

结果三体说是靠烧煤烧开水。

炉子大点而已。

真的,量变引起质变。

2

当你电池太小的时候,大家只会嘲讽你有什么用。

当你电池足够大的时候,大家就和我一样懵了。

直接在想油箱有什么用。

隔夜油是不是对车不好。

带满满一箱油上路,是不是轮胎容易磨损。

科幻和魔幻的分界线从此被打破了。

科幻的是车,魔幻的是用车成本。

比魔幻更魔幻的是,这车19.79万起售。

4.937的车长,2.960的轴距。

全系800v,21个扬声器。

除最低配外还带后轮转向。

就是你转弯调头的时候,车后轮会跟着反打,前轮画龙,后轮画彩虹。

直接缩小转弯半径的后轮转向。

同时还有蟹行模式,就是说我能在马路上横着走。

原地漂移,直接让停车难成为过去。

说人话,就是智己把一个大众的价格和一些小众的词汇组合到了一起。

原来我还嫌弃车企现在的用词都是花里花哨的。

之前我只是看不懂各种英文缩写。

现在连中文都快看不懂了,毕竟大家起名越来越玄幻了。

但到智己这里,我错了。

每个字我都懂,但我根本不懂为什么。

价格卡在20万以内。

它说的东西我越听不懂,越高兴。

如果我能听懂,那一定是我要我要我要。

讲真,我第一次看一个汽车的配置表,看成了淘宝。

什么都想要。

而智己的配置列表简单粗暴。

有主动降噪技术,有超低的油耗,有离谱的纯电续航,有巨大的乘坐空间,有行业头部的Momenta辅助驾驶。

还有大家一边吐槽但是又想要的双开门冰箱和遮阳帘。

理智告诉我,家里车太多了,不能再买了。

脑子告诉我,最后一次,真的,最后一次。

3

到这,我非常理解,为什么这车预售就卖爆了。

产品力实在是魔幻。

相当于你用800块钱买了双篮球鞋,结果上面还附带乔丹亲笔签名。

还是TO签。

祝你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但很快我就意识到不对。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靠离谱就能赢。

那新能源市场上就不应该有输家。

固然LS6非常能卷。

但它是市场上最卷的么?

肯定不是。

因为智己还是地球的车企。

拿出来的产品还是地球车。

地球车就一定受牛顿的约束。

不可能随心所欲,动不动就和市场无形的大手划拳。

论吹牛,智己还是弟弟。

真正的大哥们都已经埋起来了。

那消费者还看好了智己什么呢?

我认为,是背后的上汽。

道理很简单,你们想,这几年跑路的车企还少么?

都快跑成接力赛了。

消费者只要不傻就能理解,买车,就跟谈恋爱一样。

不能光看对方说什么。

还要看对方做什么。

光说做不到,那是杀猪盘。

想象中的杀猪盘,你被骗了10万20万找不到人。

真正的杀猪盘,你几十万买的车,厂家说没就没。

那怎么避免被骗?

一句话,靠经验。

买包奶粉,都知道看看背后的产地。

到了买车,怎么可能几十万说掏就掏?

当然和买奶粉一样,翻起来看看底盘和产地。

一看产地是上汽,消费者就知道这车的用料和品控,是在线的。

底盘的调教,是ok的。

新能源也好,电动化也好,智能也好,前缀是啥不重要。

只要是车,那汽车工业拼的就是时间和经验,以及各种案例的堆积。

各种调教和品控,不是玩游戏,点点鼠标就完成了。

换句话说,你不敬畏时间,那车陪伴你的时间就有限。

前几年因为不懂事,消费者还可能被忽悠一波。

这几年什么样的大饼(亏)都吃过了。

全给撑怕了。

直接发现新能源也好,旧能源也好,本质上都是车。

买油车的时候知道找大品牌看后台。

买新能源也一样啊。

还是看品牌啊!

最好是大厂的原创,退一步是大厂的子品牌,最不济也要有大厂注资。

就跟找工作一样,哪怕去当外包,也得去个事业单位。

不然就变成失业单位。

这时候大家就发现,咦,角落里默默造车的智己,好像有点东西。

说它是新品牌吧,它其实是上汽的亲儿子。

说它造车经验不足吧,它其实是上汽的亲儿子。

好像没怎么听说过它,它其实是上汽的亲儿子。

什么智己不智己的。

这就是上汽自己啊。

那消费者就放心了。

因为上汽的水准,确实雄起。

4

至于消费者为什么这么想,也很容易理解。

前几年觉得弄个新品牌高级新潮,开出去有面子。

现在发现面子不值钱,车能一直开才重要。

即使车价一降再降,PPT越来越漂亮。

购车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高额支出。

几十万掏出来买一辆车,至少都是奔着八年十年这么开。

谁也扛不住前脚车买了,后脚车企没了。

燃油车你还能找个修理厂勉强修修。

新能源你找师傅修,师傅建议你去转转和爱回收。

消费者进化了,不好骗了。

PPT谁都会做,我还说我尝试过手搓的增程车纯电续航1000公里结果被三体人偷走了呢。

吹呗。

动不动就终身质保。

吹呗。

哥,你先活下来再说。

光给承诺没用,主要还是看实力。

智己背靠上汽。

别的品牌都可能跑路。

但黄浦江没法移动。

经济学是公平的。

不会因为你吹牛吹得好听就放过你。

更别提后面还有物理学的重拳,砸谁谁死。

靠打嘴炮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消费者中意智己,更多是理智的选择。

性价比固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我第一天提车,第二天不用去维权。

我都不指望你终身如何如何。

你只要能活过我的使用周期就行。

5

这样就能解释另一个世纪难题,智己这么一个新品牌,是如何手搓出成本这么低的LS6的。

不是因为捕捉到了野生机器猫。

而是因为上汽当了机器猫。

能把价格压这么低,是因为上汽造车的经验在这。

世界前三的大众,豪华车前三的奥迪,以及作为汽车史一部分的通用,人家都选择了上汽。

上汽在整合供应链这块,不能说毫无对手,但对手确实不超过一只手。

这种关系,你放科技公司就最明显。

比如苹果的蓝牙耳机和智能手表为什么一出手就是6?

很简单,因为果子的手机出货量摆在那,生态水准独一档,所以供应链都愿意优先给果子供货。

毕竟还得靠人家的手机业务活着呢。

所以果子只要愿意,做什么配件和新产品,都能先拿到最好的供应。

换成你,手搓一个智能手表试试呢?

华强北都能教你做人。

这就是大厂的威力。

智己也是一样。

品牌是新的。

但资源可是老的。

上汽简直是车企中的三体人。

留下的全是大众,奥迪和通用这种无形的人脉关系。

如果有一天赛博坦的汽车人要和地球的汽车人谈判如何划分宇宙。

地球上派出去的汽车代表,一定有上汽。

如果不是上汽的倾斜。

智己造这么一台性价比极高的车,配置列表跟菜单那么长,这个价格你敢卖,我还不敢买呢。

我也怕自己开着便宜车最后自由的飞翔。

这年头消费者已经懂了,跑路都不是最坏的情况,起码我车还在。

最惨是你产品质量不行。

三体人是假的,是小说。

物理学的铁拳是真的。

车这东西质量不行,是真危险。

路怒症是没有后视镜的。

泥头车是不长眼的。

还有大部分情况道理是讲不通的。

你那玩意跟积木一样,轻轻一碰就碎了。

那我人生可就重开了。

车企跑路还能维权。

命没了怎么维权?

墓碑上写对方全责还是做鬼也不放过你?

反倒是上汽撑着智己。

大家就放心了。

智己搞出来东西再离奇。

消费者也知道,是真的。

因为上汽在这里。

智己谈不下来的价格,上汽能谈。

智己搞不定的材料,上汽能搞。

智己画出来大饼,上汽能圆。

总结下来就是,智己能搞的上汽能搞。

智己搞不出来的,上汽一定帮他搞出来。

这就是智己。

在这个车企吹牛和跑路速度比电机加速都快时代。

只有这些上汽老厂子能让人安心。

毕竟是真的造过车,经历过全世界市场的检验。

6

经过这几年的汽车行业卷,消费者已经明白了。

信什么都不如信命。

自己的命最重要。

那可靠的车企,就是靠时间验证。

智己有什么变化么?

其实没有。

它只是一步一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把业内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引入到新车型上。

就像现在的超大电池。

在自己可控范围内放大招。

变的是消费者,是消费者发现,还是智己这种背靠大厂,同时又老老实实造车的车企,才是可靠的。

花里胡哨的都是扯东扯西,供应链优势才是真的东西。

性价比高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得是品牌不跑路。

最重要的是,你这瓜得保真。

刘华强老师都知道看看秤下里面有没有磁铁。

消费者也知道看看品牌后面有没有更猛的大企业撑台。

性价比也得看品牌。

99块二十个汉堡,肯德基卖的我敢买。

肯肯基卖的我肯定不敢买。

为啥?

因为缺了一个德。

同样,智己卖这个配置这个价格,消费者敢买。

别的新牌子,消费者不一定敢。

因为都知道选智己,不会失了智,而是爱自己。

来源:半佛仙人本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