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音绘华章,逐梦启新程!今晚7:40,帷幕徐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7:52 1

摘要:自2013年首次举办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以来,按照“三年一大节、每年一小周”周期,已成功举办8次。本次展演周站在新的起点,承载新的期待,为八方来客、四海宾朋献上一场彰显时代气象的艺术盛宴。

金秋九月,帷幕徐启,黄梅飘香,再临宜城。

9月26日,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在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大剧院正式启幕。

自2013年首次举办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以来,按照“三年一大节、每年一小周”周期,已成功举办8次。本次展演周站在新的起点,承载新的期待,为八方来客、四海宾朋献上一场彰显时代气象的艺术盛宴。

戏韵江淮,传承发展。安庆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本次展演周汇聚全国各地名家好剧,活动形式持续创新,内容品质不断提升,充分展现推动黄梅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

《桐城六尺巷》剧照

文化惠民,浸润人心。从专业会馆到街巷舞台,从“石牌戏会”到票友联谊,本次展演周期间,一系列惠民演出将轮番上演、密集登场,将高品质的文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生动诠释我市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有戏安庆,不只有戏。在共享艺术盛宴的同时,人们还将沉浸式体验安庆灵秀的山水、厚重的人文与独特的风情,在“看山戏水、游园赏景、品味经典”中,感悟“诗和远方”的美好交融,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安庆市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太阳山上》剧照

名家好剧荟萃 艺韵匠心共飞扬

“开幕式‘黄梅戏经典唱段演唱会’,将邀请全省戏曲名家与优秀青年演员联袂登台,以经典选段为基础,融入近年来新创作的优秀唱段”;

“18台大戏在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大剧院和石化俱乐部轮番上演……这些优秀剧目中,有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有扎根生活的现实题材,还有历久弥新的传统经典”;

“常态化开展‘戏曲名家走基层’‘戏曲进校园’‘四季村晚’‘四季村歌’等活动”;

…………

9月12日下午,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新闻发布会在合肥举行,立即引起广大戏迷关注——“又有黄梅戏看了”。

《延年和乔年》剧照

展演周,是黄梅艺术的盛会,更是人民群众的节日。历届展演周留给观众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那一场场由名家领衔、名团演绎的高水准演出。

2013年,展演周共组织了9台16场黄梅戏剧目展演、8场广场黄梅戏汇演、100场黄梅戏电影展播;

2014年,13台黄梅戏大戏轮番登场,25台精品小戏参加展演,民营院团首次登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0多名戏迷观看;

2016年,8台黄梅好戏登台展演,韩再芬、黄新德等10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登台演唱黄梅戏经典唱段;

《红丝错》剧照

2017年,开幕式演出“寻梨园之根”,首次全景展示安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艺术;国外演出团体首次登台;石牌戏会首次开展,全市9家民营“百佳院团”汇聚石牌;

2019年,开幕式演唱会上唱响黄梅戏《党的女儿》《蝶恋花》《江姐》等红色经典,曾荣获韩国戏剧节最佳国际剧目奖的小剧场黄梅戏《玉天仙》,首次亮相安庆舞台;

2020年,展演周推动黄梅戏展演展示从“线下”走向“线上”,依托“云剧场”“云课堂”“云赛场”“云商城”“云推介”等“五大云端”活动,15台黄梅戏优秀剧目、22部黄梅小戏让戏迷过足“戏瘾”;

2022年,展演周采取“线上+线下、线上为主”的演出形式,多角度呈现、多渠道传播,开展了一系列线上展演展播展览活动,用科技赋能艺术传承,推动形成全网联动、全域展示、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五女拜寿》剧照

2023年,展演周坚持与时代同步,着力打造一场“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艺术盛会,来自省内外的15台优秀黄梅戏剧目集中展演,21个戏曲剧种的25折经典小戏、折子戏轮番上阵。

今年展演周剧目展演规模空前,首次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申报和遴选参演剧目。来自全省7个市的33家文化机构和5个省直院团、院校积极响应,共有23台大戏、35台小戏申报参演,申报单位和申报数量创历次黄梅戏展演周新高。

《孔乙己》剧照

近年来,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戏曲的道路上,安庆聚合创作资源、创排文艺精品,坚持“新戏”与“老戏”、“大戏”与“小戏”并重“全景式绽放”,展演周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从未停步。经典老戏《女驸马》《天仙配》,带领观众重温时代记忆;原创新戏《鸭儿嫂》以脱贫攻坚为切口,讲好团结奋斗奔小康的安庆故事;新编黄梅戏《六尺巷·宽》以家风传承为题材,展现桐城六尺巷里张吴两家礼让的典故;红色题材黄梅戏《太阳山上》讲述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下的成长与蜕变……这些作品如同颗颗珍珠,串起了安庆文化的“艺术项链”。

《春江月》剧照

惠民活动多样 同庆共乐享盛宴

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始终以“黄梅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为宗旨,台上的专业演员、台下的戏迷票友、云赛场上展示才艺的戏曲爱好者……多种多样的观演参与方式,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坐标。

“太精彩了!”历年展演周期间,每场演出开始前,热情的观众就早早到场,期待开场。剧场内,银发长者、稚龄孩童,戏曲爱好者、普通市民,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观众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黄梅戏艺术的魅力之中。

《好一朵茉莉花》剧照

“流动的文化餐车”是展演周一道动人的风景。2013年展演周为群众搭建11个市县两级剧场、23个城区文化舞台;2014年展演周8场广场“文艺天天演”在皖江公园上演,9个社区舞台迎来小戏小品巡演,100场黄梅戏电影送到社区、广场、工地、学校等地;2016年展演周近万名市民观看“文艺天天演”展演和黄梅戏电影展映;2017年展演周第四届“八方贺黄梅”全国戏迷联谊会活动形成“千人登台、万人传唱”的聚集效应;2019年展演周开展“美好安庆·舞动宜城——2019年安庆市广场舞展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2020年“宜城处处唱黄梅”文艺演出,让黄梅戏展演接地气、入人心;2022年开展“我最喜爱的黄梅戏”网络投票活动,让更多群众参与盛会;2023年展演周第二届“严凤英杯”全国黄梅戏票友大赛搭建舞台,各地戏迷票友集聚安庆、切磋技艺。

《蔡仲贤》剧照

为了让老百姓更优惠、更便捷地共享艺术发展成果,历年展演周都设置低价惠民票、公益性专场演出,打造“处处是舞台、天天有演出”的文化氛围,让更多市民走进剧场,让高雅艺术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展演周还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方式,有效扩大活动知晓度、传播力和影响力。其中,2017年展演周首次举办“七仙女”扶贫公益直播,首次线上推出黄梅戏《女驸马》国风连载漫画、首次集中展演“小剧场”剧目;2020年展演周举办首届“金黄梅”黄梅戏青年演员基本功线上大比拼,“云赛场”上众多优秀黄梅戏人才脱颖而出;2022年展演周首次推出“跟着名家唱黄梅”网络模仿秀等活动。

《林娘》剧照

历次展演周都吸引了国家、省、市媒体平台广泛关注,对活动进行亮点剧透和精彩回顾。这些热烈的反响,不仅体现了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向往,更展现了安庆作为“戏曲之乡”的深厚群众基础,推动着戏曲艺术成为安庆联结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纽带。

本次展演周的惠民力度和演出场次、覆盖面较往年又有提升。在引进高水平剧目的同时,推出“票务优惠+惠民演出+文旅联动”三重福利:实行20元至40元的惠民票价,线上、线下售票满足各地黄梅戏观众的观演需求;利用第四届“严凤英杯”全国黄梅戏票友会、黄梅戏广场舞展演等系列惠民演出,为市民游客打造“没有围墙的剧院”;开展“戏票换门票、门票换戏票”活动,推动来宜戏迷成为旅游观光的游客。

《张恨水》剧照

文旅融合赋能 传承创新绽芳华

始于戏剧,不止于戏剧。在文旅融合的推动下,展演周的赋能效应不断放大。

“戏曲+文旅”的深度融合是展演周的一大亮点。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拥有众多历史文化景点和特色文旅资源,随着“四季有戏”黄梅戏展演百千万工程和“文旅兴市”的双轮驱动,安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不断被挖掘新生,成为文旅打卡热门地。

《女驸马》剧照

2013年,打出“黄金周哪里去?到安庆看黄梅戏”口号,“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开始成为安庆文化旅游品牌;

2016年,开幕式“把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请回家”,首次举办全市地方稀有剧种展演、“黄梅戏进校园”成果展演;

《鸡血记》剧照

2019年,首次开通网络售票便民服务平台、开展黄梅戏“网红”评选、“黄梅戏变装换脸”,安庆“处处是黄梅”的景象从公园、剧场、小区走上“云端”;

《半边月》剧照

2020年,展演周首次从“线下”走向“线上”,推出五大“云端”活动——“云剧场”“云课堂”“云赛场”“云商城”“云推介”;

2022年,展演周继续打破实体剧场、广场边界,开展系列线上展演活动,并首次举行黄梅戏校园课间操展演、廉洁文化戏曲展演;

《碧水东流》剧照

2023年,首届黄梅戏传承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庆举行,“唱黄梅、兴安庆”圆桌会议已成功举办三届……

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传统因创新而历久弥新。2025年的展演周,也是如此。

《凌霄花开》剧照

做好“戏曲+”文章,坚持文化旅游和商贸融合发展,为城市赋能,为经济助力。今年展演周除了坚持群众性、艺术性、节俭性,还着重在“融”字上下功夫,吸引更多人在感受黄梅戏魅力的同时感受人间烟火气,让一次“黄梅之约”的美好体验成就往后更多的“安庆之约”。

比如,推动“游客成戏迷、戏迷成游客”,持续培育“黄金周·黄梅戏,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文化旅游品牌。利用黄梅戏展演周举办契机,加大特色农副产品展销、非遗技艺展示和文创产品推广,扩大活动综合效益。

《杨门女将》剧照

比如,串联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严凤英故居、徽班博物馆等,推出戏曲朝圣之旅、戏曲博物馆之旅、戏曲古戏台之旅、艺术探索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丰富游客旅游体验。携手网络平台,开展“云端有戏”黄梅戏网络视频展,发起全国范围内的戏迷与网友参与的黄梅戏短视频创作活动,同时以一批黄梅戏微电影、微短剧、短视频展示黄梅戏传统文化与新技术、新业态、新媒体的有机融合。

《白云生处有人家》剧照

“一地独唱”转为“多地合唱”,今年的展演周还深化区域协作,长三角大湾区戏曲交流暨黄梅戏巡演将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让多元文化在安庆交汇融合。

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这场盛会将奏响安庆文旅融合发展的乐章,成为新一轮文化共鸣的开始。

新闻多看点

2025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开幕式

暨《黄梅戏经典唱段》演唱会

于9月26日晚上7:40

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

举办

届时将进行多平台同步直播

来源:安庆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