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校园巡礼】秉“至善”初心五十载 育“向上”新苗满庭芳——记柳州市教育领域先进集体柳州市第十五中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17:34 1

摘要:在龙城街头,学生刘诗怡拾金不昧,将手机物归原主;路遇电动自行车自燃,学生肖国霖、陈泓霖、李佳静合力帮助车主化解危机;湍急水边,正在复训桨板技能的学生杨凯棋运用专业技巧救起落水孩童……这些来自柳州市第十五中学(以下简称“十五中”)学生的善举,并非偶然,而是来源于

在龙城街头,学生刘诗怡拾金不昧,将手机物归原主;路遇电动自行车自燃,学生肖国霖、陈泓霖、李佳静合力帮助车主化解危机;湍急水边,正在复训桨板技能的学生杨凯棋运用专业技巧救起落水孩童……这些来自柳州市第十五中学(以下简称“十五中”)学生的善举,并非偶然,而是来源于多年来学校的“至善文化”教育。

近日,2025年柳州市教育领域先进集体名单揭晓,创办于1975年的十五中榜上有名。而此前,这所中学就已经获得了“全国文明校园”“自治区德育示范校”等诸多荣誉。十五中用50年的坚守,以“至善文化”为核心,把“善”的种子播撒到每一名师生心中,让他们的一次次善举汇聚成社会的大爱。

坚持党建联动 促进资源共享

在十五中,党建工作是融入备课组、走进课堂的具体实践。2021年学校党委成立以来,这支涵盖5个支部、187名党员的队伍,让党建与教育教学拧成“一股绳”。

备课时,党员教师黄英娟、罗羽杉、朱馨怡为《老山界》一课,特意搜集当地解放军英雄事迹制作微课,组织“赓续红色精神”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品读文字时感悟先辈信仰。

同时,学校党委始终将思政教育摆在首位,一边通过专题培训、教学比武提升思政教师能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边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一岗双责”,守住校园思想“主阵地”。

党建的力量辐射带动其他学校。9月19日,十五中党委与柳州市第十一中学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同体共建协议,以“强校带弱校”“城乡结对”为纽带,共享优质教案、共办红色研学、共研教学难题,让党组织间资源共享、活动共联。

坚持“至善”理念 树立质量标杆

市级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的奖杯,映照着“至善”诵读队成员的专注;“至善杯”校园篮球联赛的赛场上,回荡着学子们的呐喊声;青年教师赛教课的讲台上,闪耀着教育新人的成长光芒……在十五中,“至善”从不是标语,而是办学的核心。

为让“至善”落地生根,学校坚持特色办学路线,打造“五个园”发展逻辑框架,再通过“十大工程项目”“五大精品打造”,让学校发展既有“骨架”更有“血肉”。同时,将“至善”理念融入德育,通过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清理垃圾、探访养老院送温暖等,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让“善”的认知变成“善”的行动。

扎实的育人举措,终会结出高质量之果。

多年来,学校中考成绩在柳州市始终稳居前列;学校连年捧回柳北区教育教学质量特等奖;2022年9月以来,学子们在各级信息技术竞赛中累计获奖520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47人次,自治区级奖项162人次……这些成绩,正是十五中“至善”教育结出的硕果。

坚持一体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深谙此理的十五中,从未将优质教育资源束之高阁,而是主动打破校际壁垒,让好的教育惠及更多孩子。

2019年十五中总部校区启用,2023年滨江西校区开门迎新,学校以“一体化”思路,实现管理“五统一”、课程“云共享”、教学“五同步”,确保“无论在哪个校区,都是十五中品质”。

社团活动更打破校区界限。学校成立“十五中社团联盟”,组建诵读、管弦乐队、合唱团、足球、篮球等精品社团,成员均来自三个校区。八年级蔡李昕煜同学对此深有体会,他虽然在滨江西校区就读,但每周都会和本部、总部同学们一起备战竞赛。“我还通过学校云平台选修了本部韦浩老师的《编程思维》课,并且加入了机器人社团。”

校区“一体化”只是起点。作为柳北区片区联盟的学区长学校,十五中牵头联系2所中学、6所小学,多年来“倾囊相授”:派骨干教师去联盟校上示范课,帮薄弱学校打磨教研方案,和联盟校一起设计学生活动,全力将“联盟办学”打造成区域教育均衡样板。

该校党委书记胡立兵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以“至善文化”为灯塔,深化教育改革,整合多元资源,为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至善”力量。

— 识别 —

来源:文明柳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