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毒品案件主观明知如何认定?”“未查获毒品实物的案件怎样构建证据链?”“认定毒品自洗钱行为的原则是什么?”这些困扰一线刑检干警的难题,在9月25日市检察院开展的“青雁・公诉研习班”第三期培训活动中得到了系统阐释。房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王欢以《毒品案件办
“毒品案件主观明知如何认定?”“未查获毒品实物的案件怎样构建证据链?”“认定毒品自洗钱行为的原则是什么?”这些困扰一线刑检干警的难题,在9月25日市检察院开展的“青雁・公诉研习班”第三期培训活动中得到了系统阐释。房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王欢以《毒品案件办理若干问题》为题,为两级院青年干警带来了一场高质量的专题分享。市检察院刑检部门负责人、检察官及青年干警代表在主会场参会,各基层院刑检干警在分会场参会。
走上“讲台”,青年干警展风采
分享会既是交流平台,更是成长舞台。“公诉研习班”的课程设置,通过让青年干警从“听课者”转变为“授课者”,以“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深度思考能力,助力青年干警在备课、讲解、互动过程中快速成长。
为准备本次分享,主讲人王欢梳理了近年来在办理毒品案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系统研读了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政策性文件,将碎片化的知识点串联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准备过程就像是一次全面的业务体检,让我对毒品案件办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王欢感慨道。
化繁为简,整合办案“思维导图”
面对毒品案件办理中错综复杂的法律适用等问题,王欢将庞杂的毒品犯罪办案规则分类整合为简明直观的思维导图。分享内容紧扣办案实践,聚焦证据审查认定、非法证据排除、主观明知认定、涉毒自洗钱等疑难问题,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为一线办案提供了实务指南。
参与干警普遍反映,此次分享的内容紧贴办案实际,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特别是对新型毒品案件证据标准的把握,以及涉毒洗钱的查办思路,切合当前禁毒工作的新形势、重难点,讲解非常及时、全面。”
搭建平台,构建人才培养新机制
此次专题分享会是十堰市检察机关深化“青雁检行”青年工作品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定期举办专项授课、庭审复盘、案例研讨等常态化“教、学、练、战”活动,让青年干警在准备中学习、在分享中提升、在交流中成长。未来,十堰市检察机关将继续厚植成才沃土,完善育才机制,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END-
来 源 | 十堰市人民检察院
作 者 | 夏 睿
编 辑 | 梁 婕
初 审 | 饶传军
终 审 | 蒋志刚
来源:十堰市人民检察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