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开信(1919-2015),曾用名李连喜,1919年10月生于山西原平。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抗战期间,他历任原平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晋察冀边区青年联合会副主任等职,团结群众支援前线。解放战争时期,任阳
275李开信,山西原平人,曾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兼物资总局局长
【李开信(1919-2015),曾用名李连喜,1919年10月生于山西原平。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抗战期间,他历任原平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晋察冀边区青年联合会副主任等职,团结群众支援前线。解放战争时期,任阳泉市委副书记兼市总工会主任,参与城市接管与恢复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李开信转入经济领域。1949年起,先后任绥远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华北糖厂筹备处主任、轻工业部生产技术司司长,推动民生工业发展。1965年后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协调全国工交生产。1972年是其生涯转折点,他调任国家计委物资局局长,后升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兼国家物资总局局长。在物资短缺年代,他主导构建全国物资调配体系,保障能源、原材料等战略资源供应,为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型奠定基础。李开信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95年离休后仍担任国家经委经济顾问,2015年12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他的一生贯穿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时期,尤其在物资管理领域贡献卓著,被誉为中国物资管理体系的重要构建者之一】
李开信家乡原平市所撰写的《原平百年人物志》有李开信先生专传
沁园春·咏李公开信
壮岁从戎,原平赤子,烽火请缨。
忆青救擎旗,太行跃马;阳泉秉政,百业初兴。
轻工筹策,糖厂奠基,匠心独运济苍生。
三十年,看物资调鼎,天下仓盈。
改革潮涌新程,纵白发犹存报国情。
昔计委持衡,宏图细绘;政协参政,国是倾诚。
九六春秋,丹忱似火,黎元心中自有功。
仰遗风,有晋山汾水,共证清名。
李公开信传
夫乾坤毓秀,三晋诞英;烽火砺志,赤子怀贞。观夫开信公之生平,若黄河九曲,终归沧海;太岳千寻,自擎苍冥。昔者倭寇侵华,山河破碎,公以弱冠之年,投笔从戎。原平青救会中,播撒革命星火;晋察冀边区里,淬炼赤胆精诚。阳泉秉政,抚战后之疮痍;工会擎旗,聚民心如砥柱。此诚所谓“乱世见忠良,板荡识诚臣”也。
及至红旗漫卷,百废待兴。公转战经济领域,绸缪国计民生。绥远政策研究室,初展经纶之才;华北糖厂筹建处,已显实干之能。轻工业司掌技术革新,民生器物得惠;国家经委协工农生产,宏观大局堪衡。尤堪书者,壬子年(1972)受命于艰难之际,执掌物资总局。当是时也,计划调控如履薄冰,资源调配若弈危棋。公开漕转之途,建仓储之制,布网络于九州,输能源于四极。钢铁融铸国之脊梁,煤炭点燃业之明灯。虽处计划经济之困局,犹存改革破冰之先声。
暮年参政政协,建言资治;离休顾问国策,忧怀苍黎。九十六载春秋,丹忱不随时减;七十八年党龄,素志永与日升。观其履迹,抗战救亡、建国创业、改革转型三期贯通;究其功业,青年工作、轻工发展、物资管理三域垂名。
论曰:余观开信公生平,如读一部浓缩之中国近现代史。其可贵者,非居高位而显赫,乃在每次历史转折处皆恪尽职守。战时能聚民,建时能兴工,改时能稳局,此真共产党人之本色也。昔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公开物资体系之基,实为市场经济繁荣之序曲。今人回望这段计划岁月,当知前辈如开信公者,实以筚路蓝缕之功,为后世开山辟径。史册虽简,精神长存,足可垂范后来者矣!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