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台天平倾患者 耿耿初心映彩霞 ——记市二院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闫吉霞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6:14 1

摘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闫吉霞,在救死扶伤征程中已经铿锵走过36年。36年来,她心中的天平都在向患者,向救死扶伤和健康新乡建设事业倾斜。

闫吉霞在为患者测量血压。

□刘萍 郭明青 李振根 文/图

36年砥砺奋进,36年初心如磐。

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闫吉霞,在救死扶伤征程中已经铿锵走过36年。36年来,她心中的天平都在向患者,向救死扶伤和健康新乡建设事业倾斜。

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专家、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岗位上,她常年在射线辐射下为患者开展介入治疗,让天平托举起患者岌岌可危的生命。

在心血管内科高级专家、市二院副院长的岗位上,她不辱大会主席的使命,领衔每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会议“新乡市心血管重症及介入研讨会”,研讨会连续举行了11届。她以风雨兼程的付出,让天平向增加全市心血管内科医师交流切磋的机会、提高市二院心血管学科品牌影响力倾斜。

担任市二院院长后,她让天平向加强医院精益化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倾斜,旨在让该院为健康新乡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科班出身 善打硬仗

8月20日凌晨,睡梦中的闫吉霞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辉县市三郊口卫生院院长张记龙打过来的。三郊口卫生院接诊了一位6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向市二院求援。

电话将闫吉霞的睡意一扫而光,她立马简短问明患者症状后,一边与张记龙商量对患者入驻市二院前的保命临时处置方案,一边拿出让卫生院的急救车拉着患者往新乡市疾驰、市二院急救车往辉县市三郊口方向火速接应的方案。放下电话,闫吉霞马上通知市二院急救车火速接人,胸痛中心启动急救预案。市二院和辉县市三郊口卫生院接力救治,患者很快被装上心脏支架,转危为安。

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以来,闫吉霞参与、指挥过无数次抢救重症心血管患者的硬仗,8月20日凌晨由电话铃声开启的硬仗只是其中硬仗之一。

闫吉霞198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被分配至市二院心血管内科至今。她不仅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北京阜外医院进修过心血管临床及心脏介入技术,而且通过各种学术会议、培训学习等多种渠道为自己“充电”。

学以致用酬初心,大医精诚接地气。

闫吉霞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36年来,从来没有离开过临床一线,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教学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心梗、高血压病、心肌病、顽固性心衰、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先天性心脏病、下肢静脉血栓等病的诊治及冠脉支架介入术、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手术。用所掌握的医术,解救了无数胸痛患者的痛苦,挽救了无数重症心血管患者的生命。

不惧辐射 患者至上

北宋词人秦观在《蝶恋花》中以“玉指纤纤,捻唾撩云鬓” 的句子,描绘了女子用纤纤玉指拨弄云鬓的动作,展现出女子对自身容貌的关注和爱护。而闫吉霞为了自己钟爱的救死扶伤事业,心甘情愿让自己的纤手、秀发甚至身体健康做出无条件让步。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有条件的医院都会对重症心血管患者开展介入诊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介入手术需要在X射线影像的引导下进行,尽管医师在做介入手术时会使用防辐射装备,但防辐射装备并不能完全屏蔽射线,所以长期频繁做介入治疗的医师,健康必然会受到由内而外的影响。

闫吉霞为了患者明知辐射危害大,偏偏迎着辐射上。

她平均每年领衔开展介入手术达200多例,刚40岁那年,手上已经开始出现放射斑,后来又开始大把大把地脱发。为此,她忍痛把心爱的长发剪成了齐耳短发。

辐射还使她的白细胞数量多次降到常人指数的一半,免疫能力也明显下降,感冒咳嗽也常常“拜访”她。同事们都劝她少开展一些介入治疗,她却说只要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再大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市二院心血管介入团队的医护人员心里好似也装着一个天平,天平的一头是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天平的另一头是辐射对身体伤害。但在闫吉霞的率先垂范下,大家觉得用自己的付出托举起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很值得,很欣慰。

仁心仁术,敬畏生命。

一位患有房颤、心衰的70多岁老人,入院时昏迷,抽搐,书面病危都下了几次。当患者的家属准备放弃治疗,要将老人送回老家准备后事时。强烈的责任感促使闫吉霞和患者家属进行了多次沟通。她说:“只要老人的生命有一分希望,我们就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抢救。”

经过精心治疗,闫吉霞团队终于把老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病情稳定后的老人得知自己被救治的经过时,感动的潸然泪下。出院时执意要认闫吉霞做自己的干女儿,逢人便说是闫吉霞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一个从农村来的女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手术前,女孩的家人偷偷的将2000元钱送到了闫吉霞的办公室。礼金实在推不掉,闫吉霞在为女孩成功实施了心脏介入封堵术前,悄悄用2000元钱为患者交了住院费。

肩头总挑千斤担,事业家庭两难全。

闫吉霞以医院为家,每天忙得马不停蹄,总是顾不上照顾年迈的父母,孩子高考前也顾不上陪伴;她的父亲因结肠癌做手术那天,她却在为一位急性心梗患者做心脏支架手术。

甘为人梯 培养新秀

市二院年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脉造影近2000例,其中急诊PCI 180余例。目前,市二院胸痛中心和心血管内科病区,能独立完成各种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为健康新乡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闫吉霞担任市二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胸痛中心主任期间,撑起了市二院心血管学科的半边天。在创建胸痛中心那段时间,她身先士卒,吃住在医院,守在急诊科、导管室、CCU,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该院胸痛中心于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并在当年通过省级胸痛中心认定,在急性心肌梗死危重症救治方面走在我市前列。

多年来,闫吉霞在心血管疾病的学科发展上不断探索追求,实现医疗实践的理论升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论著一部;获省级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6项;参与国家级及九五科技公关项目 2项。

在追求科技兴院的征程中,闫吉霞不忘培养新人,甘为人梯,以师带徒,积极安排推荐年轻医师进修学习,使该院心血管学科后继有人。现在市二院心血管内科技术力量雄厚,团队人才济济,拥有两个住院病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硕士研究生6人;中青年也能独立完成各种介入手术。

一花独放不是春,上挂下联春意浓。

闫吉霞积极推动市二院心血管内科建立心电一张网,与数十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急性胸痛患者一键启动救治绿色通道,为新乡市胸痛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与北京阜外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大一附院、301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郑大一附院、省人民医院、省胸科医院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定期聘请专家坐诊、讲学及手术,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率先垂范 敢于担当

市二院在心中住,一路走来一路歌。

2015年,闫吉霞走上领导岗位以后,除了负责心血管内科工作,还兼管市二院医学装备部、大内科,内镜中心等工作;让所分管的工作,份份达标,项项出彩。

2021年,新乡“7.20洪涝灾害”发生后,她坚守医院,和同事们一起有力保障了大型设备完好无损及医患安全。

新冠疫情发生期间,她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冲在疫情一线,加班加点,有力保障了医院的安全。她带领医学装备部全体人员,连年无休,有效的保障了防疫设备、耗材、防护物品供应。疫情严峻时期,她身先士卒,吃住在医院,除了临床工作,还在急诊科、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缓冲病房,来回奔波,协调工作,协助制定规则,不断改进流程,保证医院零感染。

2024年,闫吉霞在全市著名心血管专家、时任院长王志方的领导下,举办了由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与市二院共同承办的第三届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年会,吸引了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心脏重症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医疗工作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心脏重症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同年,举办的第八届中原精准心血管病论坛、(国Ⅰ类)项目基层冠心病及其相关疾病诊疗新进展研讨会暨新乡市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年会,汇聚了36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心血管病领域的新进展和学术热点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对市二院乃至我市心血管病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德艺双馨,闫吉霞先后在国家和省级学会担任了20多项学术职务、省三级医院评审专家,还是新乡市医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乡市医学会心脏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乡市健康保健协会副会长,新乡医学院兼职教授。

2025年,闫吉霞走上了市二院院长的工作岗位。

地位变了,她“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工作作风依然没有变,查房、坐诊、下基层义诊工作中,依然有她的身影;各种级别学术会议、学术活动,她依然积极参加;提升市二院精益化管理,加大学科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市二院社会效益,她依然高屋建瓴指导、脚踏实地参与;落实市二院党委制定的积极争创三甲医院的目标,她依然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目前,闫吉霞为市二院创三甲医院投入了大量精力。

清代学者纪晓岚说过:“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一定带领全院医务工作者在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使该院早日跨进三甲医院的行列。

编辑:魏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