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悲剧重演!前国王队球员与警察激烈枪战,自尽身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16:52 1

摘要:2011 年 NBA 选秀大会上,21 岁的霍尼卡特在第二轮第 35 顺位被萨克拉门托国王队选中。初登职业赛场的他,很快用薪资购买了一辆奔驰车和不少昂贵珠宝。在这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看来,眼前的财富只是起点,他坚信自己能在 NBA 站稳脚跟,未来还会赚到更多钱。

2011 年 NBA 选秀大会上,21 岁的霍尼卡特在第二轮第 35 顺位被萨克拉门托国王队选中。初登职业赛场的他,很快用薪资购买了一辆奔驰车和不少昂贵珠宝。在这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看来,眼前的财富只是起点,他坚信自己能在 NBA 站稳脚跟,未来还会赚到更多钱。

然而,现实却给了霍尼卡特沉重一击。他的 NBA 生涯仅仅持续了两个赛季,期间总共只出战 24 场比赛,场均得分仅为 1.2 分。2013 年 2 月,霍尼卡特被国王队交易至休斯顿火箭队,更遗憾的是,他甚至没能代表火箭队登上赛场,就被球队裁掉,就此告别了 NBA 舞台。

为何天赋出众的霍尼卡特,NBA 生涯会如此 “悲催”?时任国王队发展联盟附属球队里诺大角羊队主教练的莫基斯基,或许最有发言权。

当年,霍尼卡特在国王队效力期间,曾被下放到里诺大角羊队锻炼。莫基斯基回忆,霍尼卡特第一次参加球队训练就迟到了半个小时,给出的理由是 “对里诺这座城市不熟悉,找球馆时迷了路”。

莫基斯基当即严肃地告诫霍尼卡特:“如果还想留在 NBA,准时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准时,不是踩着训练时间到,而是要提前 15 分钟到场,做好所有准备工作。” 本以为霍尼卡特会吸取教训,可第二天,他依旧迟到了 20 分钟,理由还是 “没找到路”。到了第三天,霍尼卡特虽然迟到时间缩短到几分钟,但莫基斯基再也无法容忍,他立即联系国王队,要求扣除霍尼卡特的部分工资作为罚款。这一次,霍尼卡特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态度终于有所转变。

尽管对霍尼卡特的职业态度不满,但莫基斯基并不讨厌这个年轻人,反而十分欣赏他的善良。在发展联盟,球员们常会被安排与当地小学生或男孩女孩俱乐部的孩子互动,不少球员将此视为 “苦差事”,敷衍了事。可霍尼卡特却截然不同,他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总能轻松地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用真诚赢得孩子们的喜爱。每当球队进行赛前热身时,只要看到场边有孩子在观看,霍尼卡特就会主动邀请他们上场,让孩子们抛球助攻自己完成空接暴扣。每一次成功的配合,都会让孩子们欢呼雀跃,而霍尼卡特也会跟着露出开心的笑容。

在莫基斯基看来,霍尼卡特本质上是个好人,但他的心理成熟度远远达不到 NBA 的要求。“年纪轻轻就拿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年薪,想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像以前那样踏实努力,真的太难了。” 莫基斯基坦言,“我知道泰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需要学会如何真正成为一名职业球员,而不只是拥有职业球员的身份。”

被火箭队裁掉后,霍尼卡特再也没能收到 NBA 球队的合同。为了延续自己的篮球生涯,他不得不远赴海外,先后在以色列、土耳其和俄罗斯的联赛效力。彼时的霍尼卡特,身体天赋依旧在线 —— 在土耳其联赛的扣篮大赛中,他曾上演 “飞过五人完成灌篮” 的惊艳一幕,成功夺得冠军。

但篮球场上的短暂高光,无法掩盖他在生活中的迷茫与痛苦。由于难以适应海外的文化、气候和生活节奏,霍尼卡特始终无法融入当地环境,内心的孤独感与日俱增。他的心态逐渐崩溃,甚至开始后悔当初在 NBA 时没有好好珍惜机会,没有认真训练。

霍尼卡特曾向高中教练埃斯科托倾诉自己的困境:“一年中有九个月都在欧洲打球,远离家人和朋友,我真的太孤独了。如果当初在 NBA 能更努力一点,现在就不用来俄罗斯受苦了,我本可以做得更好的。”

极度的沮丧与自我否定,让霍尼卡特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 他开始依赖药物来麻醉自己,试图逃避现实的痛苦。据他的母亲透露,在悲剧发生前的半年多时间里,霍尼卡特一直在吸食 “笑气”(一氧化二氮)。这种物质属于危险化学品,虽在医学上可用于麻醉和减轻疼痛,但具有极强的成瘾性,一旦使用不当,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其实,在霍尼卡特出事前,埃斯科托就已察觉到昔日爱徒的异常。那段时间,霍尼卡特曾多次给埃斯科托打电话,说想见面聊一聊,可每次约定好时间后,他又会临时取消,理由总是 “太累了,没精力见面”。埃斯科托心中满是疑惑,他认识的霍尼卡特,从来不是这样逃避问题的人。

2018 年 7 月 6 日,也就是悲剧发生的当天,埃斯科托再次接到霍尼卡特的电话。这一次,埃斯科托下定决心,绝不让霍尼卡特再次反悔,他立刻驱车前往霍尼卡特位于洛杉矶谢尔曼奥克斯社区的住所。可就在途中,他接到了霍尼卡特母亲的紧急来电,电话里,母亲焦急地说霍尼卡特正拿着枪在家里胡言乱语,情绪极度不稳定。埃斯科托当即让她立刻报警。

警方赶到现场后发现,霍尼卡特早已用路障将住所门口堵住,拒绝与外界沟通。警员们试图通过喊话安抚他的情绪:“泰勒,我们只是想和你聊一聊,确认你的安全。把枪扔掉,出来好吗?”

然而,就在警方耐心劝说时,屋内突然传来一声枪响 —— 霍尼卡特朝着屋外射击,万幸的是,没有人员受伤。见状,全副武装的警察立即开枪还击。几声刺耳的枪响过后,现场陷入了诡异的沉寂。由于不确定霍尼卡特是否仍在屋内持枪抵抗,警方没有贸然行动,双方陷入了长达数小时的僵持。在此期间,警方始终认为霍尼卡特还活着。

直到次日凌晨四点,现场的特警才决定破门而入。当他们冲进屋内时,看到的却是已经失去意识的霍尼卡特,他的头部有明显枪伤。经家属确认身份后,警方正式宣布霍尼卡特死亡,并表示其死因并非警方枪击,而是自尽。这一年,霍尼卡特年仅 28 岁,一颗曾经闪耀的篮坛新星,就此陨落。

悲剧发生后,霍尼卡特的母亲将洛杉矶警察局告上法庭,称警方在处置过程中未能有效缓和事态,也没有及时为霍尼卡特提供医疗救治,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一起诉在当时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认为 “霍尼卡特是因吸毒产生幻觉,主动向警方开枪,最终选择自杀,怎么能怪到警方头上?”

起初,媒体对这起枪案的报道,主要依据警方公布的公开信息,并未对现场细节进行深入追踪。直到霍尼卡特去世两年后,一些被掩盖的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洛杉矶当地一家律师事务所在探讨 “加州因他人疏忽职守导致人员死亡” 的案例时,将霍尼卡特案作为典型模板进行分析,并将相关内容发布在了律所官方网站上。

显然,该律所通过特殊渠道了解到了案件的更多详情。从其公开的分析内容来看,警方在处置这起事件时,确实存在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特警携带武器到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现场的紧张氛围,让本就因吸毒产生恐惧心理的霍尼卡特更加不敢主动走出房屋;其次,尽管警方安排了心理健康专家到场协助,但专家却延误了数个小时才抵达现场。在专家到来之前,一直是持枪警察与霍尼卡特对话,这种沟通方式很难获得心理已处于崩溃状态的霍尼卡特的信任;此外,霍尼卡特虽然头部中枪,但并非完全没有生还可能 —— 如果警方能及时破门并提供紧急重症治疗,或许能挽救他的生命。但警方在僵持数小时后才采取行动,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

在这份案例分析的结尾,律所工作人员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引人深思:“如果当时有人能以更具同情心和理性的态度去应对,或许泰勒 - 霍尼卡特现在还能活在我们身边,继续书写他的人生故事。”

来源:杨毅说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