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非遗匠心馆的黄宾辉颖拓工作室,墙上挂满了他的颖拓、书法、绘画作品。在桌案前,黄宾辉正埋头创作一幅颖拓作品,他手中的毛笔在纸面上轻盈跳跃,每一笔、每一点皆蕴含深意,在巧妙布局间尽显匠心独运。
一支毛笔、一张宣纸,
就可以把大到石碑钟鼎、
小到瓦当册页的纹样重新展现出来。
这就是南昌颖拓,
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艺,
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颖拓是“画”与“拓”的结合,
“颖”字指毛笔的笔锋,
颖拓就是用笔尖画、抹、点、拓出来的拓片画。
在南昌,黄宾辉深耕颖拓之路,让人们通过颖拓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金石文字的韵味,亦可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画拓融合创新颖拓技艺
走进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非遗匠心馆的黄宾辉颖拓工作室,墙上挂满了他的颖拓、书法、绘画作品。在桌案前,黄宾辉正埋头创作一幅颖拓作品,他手中的毛笔在纸面上轻盈跳跃,每一笔、每一点皆蕴含深意,在巧妙布局间尽显匠心独运。
黄宾辉表示,颖拓艺术脱胎于唐宋以来的中国传统拓片艺术。传拓是一门古老的技艺,可分为墨拓、朱砂拓等拓印技艺。传拓是用宣纸覆盖在所拓印的器物上,经过工匠娴熟的捶拓,揭下来的纸就叫拓片。
清朝末年,书画金石篆刻家姚华(号茫父)在前人的基础上独创颖拓艺术,距今已有百年历史。颖拓别具一格,“颖”是笔尖,“拓”为拓印,以笔尖用“点、擦、抹、画、拓”等技法点“拓”出作品,它能还原或放大原作,使得作品更加立体逼真,在文物资料收集与保护方面有特殊作用。
对于颖拓的美学意义和艺术价值,郭沫若在题茫父颖拓的诗句中写道:“毡拓贵其真,颖拓贵其假。假则何足贵,君不见绘画。摄影术虽兴,画笔千金价。”他认为,颖拓不仅是一种拓印,更是一种绘画,堪称古今独树一帜的奇画。
在南昌,颖拓这门技艺一直在黄氏族人中传承,而黄氏族人以先贤黄庭坚为榜样,诗书传家。从小,黄宾辉就在父辈的教导下研习书画,并外出拜师学艺。
在黄宾辉工作室里挂着“齐白石门下传人”的匾额。黄宾辉介绍,他师从颖拓艺术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齐白石门下弟子宋致中,入得齐白石门下,学习绘画、书法、篆刻和颖拓艺术。
在传承和发展颖拓技艺中,黄宾辉还将南昌颖拓拓展至彩色图形,使得图案丰富多彩,感染力更强。2019年,南昌颖拓被列为南昌市第六批市级文化遗产名录。
丹青妙手绘出金石之美
“颖拓是中国书画艺术中罕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古往今来别开生面的奇画。”黄宾辉介绍,它的艺术价值贵在“假似真”上,贵在逼真和传神上。
颖拓在作品形式上与金石拓片似乎差别不大,但融入了绘画技法,且全部或部分地脱离了器物原件,超离了“拓”必须紧贴原物(如石刻、金属器物等传拓对象)的基本工艺法则,虽亦名之为“拓”,却属于一种更近乎绘画创作的新的艺术形式。
“颖拓具体表现形态,可大致分为平面拓与全形拓两种。”黄宾辉介绍,平面拓,是对平面的碑铭、砖瓦、石刻、图像、铜镜拓片的模仿;全形拓,是对青铜器、造像等器物的整体写真。此外,颖拓又可分为朱拓、墨拓和彩拓,颜料选用花青、赭石、朱墨等。
“颖拓以中国传统的水墨为语言,以中国传统的宣纸为载体,运用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同西方的焦点透视法相结合,再现器物的形状、质地、重量、纹饰、文字等内容,形神兼备地呈现出立体的画面。”黄宾辉说,颖拓具有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给人以雄奇、逼真、清雅、新颖的艺术感染力,能体现器物的侵蚀、缺损、锈斑、明暗、锋角、远近、角度的变化,使得颖拓作品有近似原物又胜似原物的特征。
颖拓作品的形式,小至册页、扇面,大至立轴、长卷,均无不可。黄宾辉说:“相比拓印受客观器物形制、大小的局限而言,颖拓可视需要,加以适当的放大或缩小,甚至可以脱离原物,用器物的图片、照片就可以创作,不拘泥于紧贴原物一板一眼。”
颖拓克服了传统传拓在触及细节时难以完整复制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器物原貌的完整性与生动性。
“绘画的各种技艺都要用上,发挥仿、临、摹等技法,作品要感觉到明暗深浅,有厚度感。”黄宾辉说,颖拓创作者需精通“诗、书、画、印”,需要控制笔墨的痕迹,以笔尖的细腻变化,将器物上的铭文、图案以及纹饰完美地呈现在纸上。
让小众艺术走进大众视野
南昌颖拓,犹如一枚历史的瑰宝,记录了时间的痕迹,见证了文化的繁荣。
“南昌颖拓是中国书画艺术中一门濒临失传的罕见艺术。”黄宾辉表示,由于颖拓艺术工艺复杂,非积年难有成就,研究这门艺术者甚少,真正懂得和擅长颖拓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颖拓艺术技法繁琐细致,极为耗费心力,例如一幅100厘米×50厘米的颖拓作品耗时在半年以上。每幅颖拓作品都要用笔尖点数十万次,少则点七遍,多则二三十遍,足见艺术家的执着与坚守。正因如此,每一幅颖拓作品都体现出其唯一性、独创性,从技术到艺术,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感保护与传承之责,黄宾辉在颖拓技艺上不断创新。“齐白石画的水墨虾闻名于世,篆刻也是齐白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黄宾辉融合齐派水墨虾和齐派篆刻,以颖拓技法将印痕放大,与水墨虾一体,创作出了《虾印图》,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融合诗、书、画、印,展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艺术世界。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黄宾辉的作品也开始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展出,赢得了国际艺术界的关注与好评。在新西兰举办的“从南昌到新西兰 黄宾辉书画艺术作品展”中,南昌颖刻技艺令国际友人惊叹不已,纷纷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佩。
如今,黄宾辉的儿子黄河浪专心学艺,立志传承南昌颖拓技艺。黄宾辉的弟子任红花子2000年开始跟随他学习颖拓技艺,目前基本掌握全套颖拓技艺。在他们的推广下,南昌颖拓技艺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得以传播,吸引了更多人对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产生浓厚兴趣与深刻认识。
黄宾辉还通过现场展示、互动教学、文创体验等方式,向更多人介绍南昌颖拓艺术的历史渊源、创作技法和文化价值,让这门小众艺术逐渐被大众所知。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