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央视主持人大赛上,康辉给所有新人上了一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01:13 1

摘要:聚光灯下,细微的失误会被无限放大,而真正的专业从不在于完美无瑕。“林祉祎都是第一次。”当康辉在2025央视主持人大赛点评环节说出这句话时,现场气氛略显凝重。

聚光灯下,细微的失误会被无限放大,而真正的专业从不在于完美无瑕。

“林祉祎都是第一次。”当康辉在2025央视主持人大赛点评环节说出这句话时,现场气氛略显凝重。

这位备受关注的选手刚刚完成了她的新闻口播和现场报道首秀,却在中途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差错。

康辉没有因为她是新人而降低标准:“当你意识到了自己出现差错,一定要及时纠正,而不是靠巧妙的语气或节奏转换把它掩饰过去。”

这句看似严厉的批评,却道破了新闻工作的本质。在追求镜头前光鲜亮丽的时代,这位新闻界前辈给所有年轻人上了一堂关于“真实”的必修课。

错误面前的两种态度



在荧幕前,主持人面临差错的应对方式往往分为两种。

一种是巧妙掩饰,通过语言技巧轻描淡写地过渡;另一种是坦然纠正,直接承认错误并给出准确信息。


康辉的立场鲜明地支持后者。“错就是错,不怕错,错了及时纠正,就是好的现场报道。”这句话背后是对新闻本质的深刻理解——真实性和可信度永远比表面的流畅更重要。

当今媒体环境下,观众对主持人的信任度日益敏感。一个敢于承认并纠正错误的主持人,反而能通过这种不完美建立更牢固的信赖关系。

林祉祎的“第一次”失误和康辉的即时指导,恰好成为这堂职业公开课的最佳案例。

高分背后的专业底色



尽管存在失误,林祉祎在第二赛段仍获得了97.538分的高分,成为该赛段的最高分获得者。

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实则揭示了专业评价体系的多元性。


在面对“贵州省榕江县抗洪救援”这一高难度选题时,她的表现可圈可点:报道基调准确、演播室衔接流畅、节奏掌控精准。特别是她展现的“学术话语的大众化编码能力”,获得评委鲁健的高度认可。

她能用“温度遇见速度”这样精炼的语句概括“上海咖啡速度”的新闻核心,还能用一把倾斜55度的椅子具象化呈现湖南平江工人的工作环境。这种创新表达能力,彰显了她深厚的专业潜力。

评分体系没有因为单一失误而否定她的整体素质,这正是专业赛事应有的公正与全面。

新闻教育的本质回归


康辉对林祉祎的指导,超越了比赛本身,触及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命题。

在技术至上的时代,我们往往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镜头感、语言技巧和形象管理,却忽略了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培育。


新闻工作的价值不在于表演的完美,而在于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社会的公信力建设。

康辉的点评提醒所有新闻教育者和学习者:专业的本质是对真实的敬畏。


林祉祎的案例之所以有价值,正是因为它展现了年轻新闻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真实状态——既有创新的勇气和表达的才华,也需要前辈的指点和原则的坚守。

这种代际之间的专业传承,比任何比赛结果都更有意义。

比赛仍在继续,林祉祎已成功晋级全国18强。

无论她最终能否折桂,这一课已经深深印在了所有观察者心中。


那个在赛场上第一次犯错、第一次纠正、第一次成长的年轻人,正在用她的实际经历诠释着什么才是真正的专业成长。

而康辉那句“错了及时纠正,就是好的现场报道”的话语,或许会成为许多新闻学子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座右铭。

在这个追求完美的时代,敢于不完美的勇气反而成为最稀缺的专业品质。

来源:嗨玩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