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 9》为啥没了灵魂?沈腾缺席后,贾玲独木难支,这季到底差在哪?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07:50 1

摘要:这一季的《王牌对王牌》节目组可是连续请来了最牛的嘉宾阵容,沈腾和贾玲虽然有点变动退出了,但开播时用他们的名字来吸引关注,影响力还是杠杠的。配上金靖、于洋、杨迪、沙溢这些常驻嘉宾和飞行嘉宾,一起组合,话题热度就直线上升了。

《王牌对王牌 第九季》一上线,就引发了不少话题,热度一直挺高的。

这一季的《王牌对王牌》节目组可是连续请来了最牛的嘉宾阵容,沈腾和贾玲虽然有点变动退出了,但开播时用他们的名字来吸引关注,影响力还是杠杠的。配上金靖、于洋、杨迪、沙溢这些常驻嘉宾和飞行嘉宾,一起组合,话题热度就直线上升了。

节目一开播,《王牌9》的热度一下子就飙升,讨论度也是顶顶的。

浙江卫视的收视表现也相当不错,播出的那会儿直接就领跑了同期的综艺节目的排名。

不过,节目组一宣布沈腾从第四期起就不再参与录制,观众心里的担心就出来了。

《王牌9》前几期靠着沈腾的“含腾量”带动效果挺好,但他一退,原本的布局可就不一样了。

节目组也感受到压力挺大的,只能靠新加入的王牌“家族”成员来弥补这个空缺。

要是沈腾在就好了,有不少观众开始说,这节目是不是“扶不上墙”啊?感觉没了那位“灵魂角色”带节奏,整个节目就像掉了魂似的,变得散乱不堆,还不如之前精彩。

没有人挑大梁,笑点输出下降显著

沈腾在《王牌》这些年,一直是乐呵氛围的灵魂人物。他不仅自己搞笑不断,还很拿手带动其他嘉宾的情绪,让现场气氛活起来,热闹非凡。

从网友的评价来看,没有沈腾的《王牌》,不少场合变得尬聊、冷场的片段明显比以前多了。

没有哪个人能像沈腾那样轻松自如地点燃笑点,也没人能补上他的“临场发挥”这块短板。

这次一开场就有人说节目前头挺沉闷的,要知道有沈腾在的时候,这种事可是少见的。

之前就算节目的主题挺明确,他也能先用几句笑话来活跃一下气氛,可这第四次开场感觉像是“铺垫”太长,观众等待笑点出现的耐心都快耗光了。

新王牌家族默契度不够,角色定位混乱

为了弥补沈腾的空缺,节目组一次性请来了不少常驻嘉宾:沙溢、金靖、杨迪、于洋,还有资深演员唐国强。

他们都挺有实力或者有综艺经验的,但是默契还没有完全磨合出来。

这一期里,他们之间的互动以及搞笑梗接梗的表现,不算太顺畅。

人虽然多,却没有一个能带动气氛的“顶梁柱”,导致整个场面一开始就挺低迷,想要提振也提不上来,气氛一直压着没升起来。

金靖、沙溢这些喜剧演员确实拼了蛮多,但笑料嘛,总感觉挺别扭的,有点用力过度,风格也不太统一,没找到一个共同的调子。

尤其是金靖那一套那种搭讪的喜剧方式,看得多了,反倒觉得有点腻味。

关晓彤和宋亚轩,原本是王牌家族的老资格,结果反倒变成了陪衬,挺难发挥自己的特色的。两人似乎唯一的亮点,就是中场休息时的才艺秀。

唐国强虽然是位资深演员、演技一流,但在游戏环节中,他的角色定位有点尴尬。一方面得尊重老前辈,另一方面又要融入综艺的搞笑气氛,结果就是总觉得跟不上节奏。

最让人烦恼的是,节目的重点完全偏离了方向。

游戏环节与表演比重失衡

第四期里边,主要是表演、演戏、模仿的内容比较多一些,那些传统的互动游戏或者即兴搞笑的小游戏就少了不少。

大伙儿都挺喜欢游戏带来的那股随意和轻松气氛,可这一期的表演实在太浓了,很多观众反映说,“像在看短剧”了,感觉不太像是综艺节目。

曾志伟、彭昱畅、郝蕾的表演都让人忍不住鼓掌,但这毕竟不是展现演技的场合,也不是像《演技请就位》那样专门比拼演技的综艺。

再加上嘉宾和常驻嘉宾抛梗不够及时,笑料的反应也慢,整节目里的火气就跟着减了不少。

像有些情景剧里,旁边的嘉宾反应得挺慢,看台上的笑料也跟不上节奏,霸总那些桥段,明显让唐国强、曾志伟都摸不着头脑。

再加上,这节目的节奏也挺拖沓,没有那么紧凑。

好多时候,环节切换得挺慢的,转场还挺生硬,剪辑上也能看出“生硬切换”“提词器挺明显”这些问题,镜头的分布也不太平衡。

没有沈腾主持或插手的时候,他原本带节奏的那块空出一块缺口,结果节目在弥补这部分上表现得也不算特别理想。

有些时候,飞行嘉宾和常驻嘉宾之间的互动就显得有点尴尬,停顿、等待、肢体动作也不太自然,整期节目下来,流程感挺强的。

很明显,沈腾的退出不只是少了个嘉宾,更多是失去了一种能营造轻松氛围的综艺气息。

他那“即兴吐槽”、黑色幽默,再加上节奏的把控,都是这节目的挂靠牌,过去几季里被观众夸得不行。

那会儿,节目组也琢磨过沈腾要是不来了可能会出点岔子。等他一说从第四期起就不参与剩下的录制,粉丝们就开始猜是不是节目标然还能撑得住。

结局嘛,大家心里都明白。

节目内容与流程失衡

这个节目,原本就得两手抓,一边是搞笑段子、玩游戏,另一边还要有精彩的表演、互动环节和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总得保证内容和形式得齐头并进。

第四期显得更偏重表演和情景短剧,互动环节变少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代入感也跟着减弱了。

还有一个不太平衡的点,就是尖锐性和娱乐性之间那种拉扯,挺头疼的。

一些“立场守护战”和“灵魂拷问”的环节,观众觉得节目的意图是为了“追求深度”或“蹭热点”,但实际上回答大多偏向官方说法,没有太强的冲突感,也缺乏爆点,显得不够真实,吸引力不足。

像问唐国强是不是在蹭流量,或者说年龄是不是影响他玩游戏,这类问题表面看挺尖锐,实际上听着挺荒诞滑稽的。

综艺的一大特色就是“黏性”,只要观众愿意一直追、不断关注,那就说明这个节目的黏度很高。

没有沈腾在,这节目的吸引力就明显打了个折扣,观众想一直追下去的热情也少了不少。

第四期虽然请来了依旧豪华的嘉宾阵容,人气十足,气氛也挺热闹的,可热闹未必就等于精彩,人数多也不代表配合默契。

再多的人在台上,如果没有那份核心喜剧的感觉,没有合理的节奏安排,没有紧扣笑点和真切的反应,效果看起来就会杂乱无章。

观众不是在意你的阵容和明星身份,而是在乎你是否能抛开偶像的包袱、摆脱表演时的紧张,是真心实意地去搞笑,还是能带出真实的效果。

第四期让观众看到沈腾出现了一段空白,场面变得有点乱,也显出新王牌家族还不够成熟,笑点密度和互动的效果都明显比之前差了一截。

不过,这可不代表这个节目就没法救了。

要是节目组能真心面对这些问题,比如少点尬演,多增加一些游戏互动和即兴环节,给新人们留点空间积累默契,再找一个能扛起大梁的“灵魂”嘉宾,王牌还是有机会重新变成那种让观众笑不停、期待满满的剧场。

对于这次节目的感觉怎么样?你是不是也希望沈腾能回来呢?快去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热问计划#

来源:墨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