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怎么说呢,9月23号这一天,国羽在首尔这地界儿,算是给所有球迷现场直播了一出标准的“冰火两重天”。
怎么说呢,9月23号这一天,国羽在首尔这地界儿,算是给所有球迷现场直播了一出标准的“冰火两重天”。
前一秒,我们还开着香槟庆祝七连胜,感觉整个赛场都快姓“中”了;后一秒,一桶冰水兜头浇下,透心凉——世界第一的“梁王组合”,就这么不明不白地,一轮游了。
这剧情反转,好莱坞编剧看了都得给你递根烟,客气地问一句:“哥们儿,这本子谁写的?”
我刷到梁伟铿/王昶出局这消息时,第一反应是哪个营销号又在冲KPI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
世界第一,头号种子,输给世界排名76位、靠一张外卡才挤进来的韩国本土选手?
这事儿听着,就跟小区公园里下棋的大爷,把柯洁给赢了一样离谱。
可偏偏,这事儿就这么发生了,一个干脆的0比2,连拖到第三局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这感觉太魔幻了。
要知道,就在这事发生前几个小时,国羽大本营里还是一片锣鼓喧天。
陈清晨和贾一凡,咱的“凡尘组合”,打泰国那对姐妹花,简直就是一场降维打击。
29分钟,一场国际顶尖对决就结束了。
我这边点的外卖还没送到呢,人家那边已经握手下班,准备去吃烤肉了。
21比8,第二局直接给人家送了个“8蛋”豪华套餐,那份写在脸上的轻松,就差在场上喊一句:“还有谁?”
她们不是在比赛,更像是在巡视自家后花园,顺便给花浇浇水。
这股子摧枯拉朽的气势,好像还带“人传人”现象。
混双的冯彦哲/黄东萍,上来先丢一局,我这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结果人家愣是稳如老狗,硬生生把泰国名将德差波/沙西丽给掰了回来。
什么叫见过大场面?
这就叫。
还有那个“00后”的小伙子李诗沣,更是把“热血”俩字纹在了脑门上。
同样是先输后赢,决胜局那个连砍7分直接带走比赛的场面,被现场观众拍下来传到网上,俩小时点赞破十万。
那股子少年气,隔着屏幕都能把人给烫着。
张艺曼把韩国本土希望金佳恩收拾得服服帖帖,何济霆/周昊东、李怡婧/罗徐敏也都稳稳拿下。
七场外战,全胜!
这战绩,漂亮得能直接拿去当招生简章了。
当时我们所有人都飘了,觉得这一天简直是国羽的“完美风暴”。
然后,惊雷就这么毫无征兆地炸了。
咱们回过头来,把“梁王”那场球的录像慢放,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意外,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刺杀”。
韩国那对叫真龙/罗圣胜的组合,赛后那个24岁的真龙激动得当场飙泪。
他说,为了这场球,他们俩把自己关在训练馆里,把梁王的比赛录像翻来覆去看了整整两个星期。
两个星期。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当梁王还在享受世界第一的光环,在世界各地征战时,有两个年轻人,在你看不到的角落里,把你的每一个挥拍习惯、每一个跑动路线、甚至每一个微表情都研究透了。
他们就像潜伏在草丛里的狙击手,枪没响,但瞄准镜的十字星,始终就没离开过你的眉心。
这不是备战,这是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一种光脚不怕穿鞋的、要在主场父老面前干一票大的强烈渴望。
再看咱们的梁王。
技术统计这东西,冰冷,但从不骗人。
梁伟铿标志性的后场重杀,全场得分只有7次,比他赛季平均数据暴跌了四成。
王昶赖以成名的网前连贯封锁,成功率从赛季平均的72%断崖式滑坡到52%。
这背后,是两位顶级高手在场上的全面迷失。
王昶赛后那句“对手打得很疯,我们节奏被带乱了”,听着让人心疼,但也一语中的。
他们不是输给了技术,是输给了对手那种豁出命的“疯狗”精神,更是输给了自己头顶那顶“世界第一”的沉重王冠。
当你站在山顶,全世界都想把你踹下去。
你的每一次失误都会被无限放大,而对手的每一次超常发挥,都会被渲染成奇迹。
这种心态上的失衡,在关键分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局20平,韩国组合一个大胆的发球偷后场,赌赢了。
第二局15平,韩国组合一口气连得5分,直接杀死了比赛。
梁王不是没机会,但机会来临时,他们显得比对手更紧张,更想一拍解决问题,结果反而欲速则不达。
这场失利,也给国羽教练组狠狠地敲了下警钟。
自从世锦赛夺冠后,“梁王”的状态起伏不定,高密度赛程带来的疲劳是客观原因,但如何在这种疲劳期调整心态,如何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冲击,这是从优秀运动员到“球王”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难走的一公里。
有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败仗,比十场顺风顺水的胜利更有价值。
它像一针清醒剂,告诉你,王座不是保险箱,下面有无数双饥渴的眼睛在盯着,稍有不慎,就会被拖下来。
所以,首尔的这一天,对国羽而言,五味杂陈。
七场胜利展示了我们雄厚的家底,而一场失利则暴露了我们在顶峰之上的脆弱。
这或许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它永远不会让你舒舒服服地躺在功劳簿上。
梁王已经提前结束了他们的首尔之旅,这滋味肯定不好受。
但对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却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国羽。
有横扫千军的霸气,也有马失前蹄的狼狈。
明天,“凡尘”还要硬碰日本强敌松山奈未/志田千阳,那又是一场硬仗。
国羽的全胜金身已经告破,但真正的战斗,或许才刚刚开始。
你说呢?
来源:游戏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