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日:白宫紧急 “救火”,澄清H1B10万美元费用是 “一次性” 而非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误称的 “年费”,暂时缓解部分企业焦虑;
最近,在美留子和打工人们戏称特朗普“烽火戏牛马”,每天睁眼先看看他又说了什么。
过去的半个月,多项重磅新政发布——
9月19日:双重提案出台,H1B境外新申请加费 10万,“金卡” 计划同步官宣,市场初现恐慌;
9月20日:白宫紧急 “救火”,澄清H1B10万美元费用是 “一次性” 而非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误称的 “年费”,暂时缓解部分企业焦虑;
9月21日:政策进入公众讨论期,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大厂火速通知境外员工尽快返美,怕其出境后无法再入境;印度IT外包公司股价应声下跌 3.5%-4%,折射出市场对政策影响的担忧;
9月22日:国际反应跟进,印度外交部公开批评新政损害技术人才交流,表态将与美国协商。
种种政策和动作信号,无疑在为特朗普的“金卡”计划做准备。
很多学生家长都有一个疑惑:特朗普发布的行政命令究竟是不是实际“法律”条款,留学生只能为他的任性买单吗?
大多数法律学者普遍承认,与特朗普之前的许多行政命令一样,这些具体的行政命令和公告超越了法律权限,甚至超越了总统权力解释权中最广泛的单一解释权。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行政命令违反了宪法,而在其他情况下,它们需要国会批准才能成为实际法律。
也就是说,“金卡” 若要成为永久性项目,且具备授予美国国籍的效力,必须先经过国会的立法程序方可实现。
如果真的落地,“金卡”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究竟是利是弊?为此我们也特别请教了联鸿海外团队,为大家详细分析。
北京时间9月28日(周日)上午10点,我们特别邀请到联鸿海外总裁邹丽娟女士、NYU学姐Connie以及美国EB5考艾岛项目经理Joshua,为大家详细解读近期推出的金卡项目、H1B改革和不同阶段如何规划留美,并为处于不同阶段的在美人群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点击链接预约直播:
金卡计划的“积极面”:
少数留学生的快通车
对于顶尖、有强大经济背景或创业潜力的留学生,“金卡” 计划或许是留美路径的 “新曙光”,甚至能绕过传统体系的重重阻碍。
但挑战在于,根据Henley & Partners的报告,全世界的千万富翁不到30,000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美国人,这意味着潜在的市场只有大约 20,000 名外国千万富翁。
家庭富裕者:
或可绕过H1B抽签程序
根据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观点,“金卡” 的核心性质与绿卡并无二致,二者同属永久居留许可范畴,唯一的区别在于 “金卡” 提高了投资者赴美的准入门槛。
若留学生家庭能承担100万美元的捐款,“金卡”将成为一条 “直达绿卡” 的捷径——无需参与中签率极低的 H-1B抽签,不用依赖雇主担保,也不用忍受漫长的排期等待。
这意味着,这类学生可以直接从F-1学生身份,跳过“OPT→H-1B→雇主支持绿卡” 的传统链条,快速拿到永久居留权,彻底摆脱身份焦虑。
创业者:
替代EB-1A/NIW 的“简化选项”
“金卡” 计划基于EB-1A(杰出能力)和 EB-2 NIW(国家利益豁免)类别,且将 “100 万美元捐款” 作为核心资格证据。
对于有技术专利、独特商业模式或已获风投的留学生创业者来说,这比传统EB-5投资移民更简单直接——资金捐给政府而非投入商业项目,无需承担项目失败的风险,相当于用 “确定性捐款” 换 “确定性身份”,可能会激励更多创业型留学生选择留美发展。
双重政策的“冲击面”:
多数留学生的生存挑战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留学生而言,无论是H-1B加费还是金卡计划,都不是好消息 —— 前者抬高留美就业门槛,后者加剧竞争不公,让原本艰难的留美路更添阻碍。
就业竞争——“用钱买身份”
挤压普通学生空间
金卡计划本质是 “资本优先”,当部分留学生能通过家庭财富直接获得绿卡,有绿卡的求职者在求职时会自带“优势”:雇主无需为其申请H-1B、不用等待绿卡排期,招聘成本和风险都更低。
这会让依靠专业能力竞争的普通留学生陷入被动——雇主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有绿卡/金卡的候选人,进一步压缩需要签证赞助的留学生的就业机会,形成“用钱买路” vs “凭才竞争” 的不公局面。
美国媒体指出,美国经济增速长期低于国债膨胀速度,政府又未能有效压缩开支。在这一背景下,以高价售卖居留权为核心的“金卡”计划,试图通过“富人移民输血”的方式缓解财政困局,“敛财”意味明显。
签证困境:H-1B 更难
EB1、EB2、EB3类别排期或更久
H-1B的10万美元加费,对多数行业的企业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这可能让企业在招聘时更谨慎,减少为留学生申请H-1B的意愿;
而对于无法负担金卡费用的留学生,H-1B抽签难的问题并未解决,中签率低的现状依旧。
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去年H-1B签证获批近40万份,其中近65%为续签申请。申请数量在2022年达到顶峰,当年批准的申请超过44万份。
更棘手的是,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Howard Lutnick)表示,金卡将取代目前针对对美国具有“特殊价值”的人士的EB-1和EB-2签证计划。
他表示,政府预计最初将发放8万张金卡,但将继续评估该模式,并可能最终逐步淘汰其他签证。
而中国大陆、印度留学生在这两个类别本就面临长期排期。
受政策刺激,EB1、EB2的大量申请挤占名额,会导致传统 EB-1A(靠杰出成就)、EB-2 NIW(靠国家利益贡献)的留学生排期进一步延长。
价值扭曲:
从“唯才是用”走向“唯财是用”
传统EB-1A和EB-2 NIW评估的是留学生的学术成果、专业奖项、行业贡献等 “硬实力”,而金卡计划将 “大额捐款”作为核心标准,模糊了“人才” 的定义—— 只要有钱,就能跳过对能力的考核。
这对那些靠刻苦学习、科研创新争取留美机会的普通留学生来说,是一种价值否定,也让美国 “吸引全球人才” 的口号显得更具功利性。
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估计,从10月1日开始的2026财年,支付给H-1B工人的总工资将增至5.02亿美元。
报告称,2027财年工资将增加10亿美元,2028财年工资将增加15亿美元,2029-2035财年工资将增加20亿美元。
美国国土安全部表示,目前获得H-1B签证的5,200家小企业将因劳动力流失而遭受重大经济影响。
当前两大政策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金卡计划面临法律挑战,可能因“缺乏法定授权”被起诉搁浅;H-1B战略行业豁免的细则尚未公布;金卡的资金审查、家庭成员随行等细节也未明确。
在美处于OPT阶段的学生,尽量维持合法身份,密切关注雇主的签证申请计划,避免因政策变动错过关键时间点;
无论政策如何变,“硬实力” 始终是核心 —— 提升专业技能、积累行业经验、争取学术/工作成果,这些不仅能增加留美竞争力,也是应对所有政策变动的 “底气”。
特朗普政府的这两项政策,一是高举保护主义大旗,为普通技术人才和留学生设置更高壁垒;二是向全球资本敞开怀抱,用绿卡交换直接投资。
本质上是将移民与“资本”“本土保护”深度绑定,给留学生留美路划上了“分层线”——少数有钱或有资本背景的学生能走“快车道”,多数普通学生则要面对更激烈的竞争和更高的门槛。
对于绝大多数依靠知识和技能奋斗的留学生来说,这意味着依靠个人奋斗实现“美国梦”的传统路径正在收窄,环境更具挑战性。他们必须更早规划,提升自身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并做好多元化的身份规划。
留美路径不止H1B一种,如何选择还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并提早规划,才能最大程度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
北京时间9月28日(周日)上午10点,我们特别邀请到联鸿海外总裁邹丽娟女士、NYU学姐Connie以及美国EB5考艾岛项目经理Joshua,为大家详细解读近期推出的金卡项目、H1B改革和不同阶段如何规划留美,并为处于不同阶段的在美人群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来源:留学生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