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12道特色美食:藏在烟火里的鲜族风味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02:13 1

摘要:延吉是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州府,坐落在长白山脚下、图们江边。这里既有山林给的新鲜食材,又有朝鲜族一代传一代的做饭手艺。

序言

延吉是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州府,坐落在长白山脚下、图们江边。这里既有山林给的新鲜食材,又有朝鲜族一代传一代的做饭手艺。

延吉

这儿的美食没有复杂的宴席排场,全是家常的烟火气——从冰爽的冷面到焦香的烤肉,从软糯的打糕到酸辣的辣白菜,每一道都带着“酸、辣、鲜、凉”的味儿。

延吉烟火气息

这些味道里藏着应对冷热天气的巧思,也装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它们是延吉人餐桌上的日常,也是外地食客专门来寻的“延边味儿”。

1. 延吉冷面

口味:汤底冰凉爽口,酸甜度刚好不腻,荞麦面条嚼着有劲儿,辣白菜、黄瓜丝这些配菜吃着清爽解腻;要是配着锅包肉吃,肉片泡进汤里,又脆又有酸甜味儿,冷热混在一起特别奇妙。

特点:它是延边美食的“名片”,不管春夏秋冬都有人爱吃,既是平常吃的主食,也是宴席上的经典菜,一碗就能尝到“清爽开胃”的感觉。

延吉冷面

做法:用荞麦面做原料,先和面、醒面,再压成面条;用牛肉或鸡肉熬高汤,加醋、糖、酱油调成汤底;面条煮到八成熟后过凉水,再配上辣白菜、黄瓜丝、水煮蛋、卤牛肉片就行。

历史:它和朝鲜族饮食文化绑得特别紧,是朝鲜族传统主食里的典型代表。最早是为了应对夏天的热天做的,后来慢慢融入当地各种饮食场景,现在成了延边饮食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符号之一。

2. 延吉烤肉

口味:肉吃着鲜嫩多汁,用炭火烤过之后有股特别的焦香;蘸上韩式辣酱、芝麻酱,或者干料(孜然加辣椒面),咸香味儿特别浓。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放嘴里就化,瘦牛肉越嚼越香。

特点:核心就是“用炭火烤”,讲究突出肉本身的味道,能选的肉也多(黄牛肉、黑猪肉、羊肉这些都有),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挑部位;吃的时候一定要配生菜、苏子叶,裹着肉片、蒜片、辣白菜一起吃,解腻还提香,特别适合和朋友一起吃。

延吉烤肉

做法:把肉切成薄片,用酱油、蜂蜜、葱姜末、芝麻简单腌10到15分钟去腥味;把炭火烤炉预热好,把肉片铺在上面烤,掌握好火候,烤到外焦里嫩就行(牛肉变色就好,五花肉要烤到出油、边儿有点焦)。

历史:它源自朝鲜族的传统烧烤手艺,早先延边冬天冷,用炭火烤肉既能取暖又能补能量,关键是要把火候控制好。经过上百年发展,慢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从肉的腌制到炭火烤制,每一步都在追求最地道的风味,现在成了延吉人聚餐、逛夜市必吃的“灵魂美食”。

3. 延吉石锅拌饭

口味:石锅焖出来的米饭,底部焦香酥脆,胡萝卜丝、豆芽、菠菜这些配菜吃着清爽,韩式辣酱带来咸辣的浓味儿,溏心蛋拌开后更丝滑,一口下去有好几种口感。

特点:用厚重的石锅当容器,靠石锅的高温一直加热,把米饭底焖出焦脆的锅巴,既有热食的香味,又能保住食材的新鲜;肉和菜搭配均衡,分量也足,一个人吃或者多人分着吃都合适,是“又快又好吃”的代表。

延吉石锅拌饭

做法:把石锅洗干净,用小火预热,内壁刷一层薄油防粘;把蒸熟的米饭铺进去,再依次摆上炒熟的蔬菜(豆芽、菠菜、胡萝卜丝)、肉(牛肉末或者煎好的五花肉)和煎蛋,淋上韩式辣酱;再焖3到5分钟,听到锅底“滋滋”响就关火,拌开后用石锅的余温再焖会儿,锅巴会更多。

历史:它源自朝鲜族的传统主食,早先就是为了不浪费家里剩下的米饭,把米饭和蔬菜、肉混在一起炒着吃,体现了“不浪费食材”的生活智慧。后来改成用石锅加热,味道更好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旅游业发展,成了延边饮食里“火出圈”的代表。

4. 延吉米肠

口味:糯米吃着软糯香甜,还带着猪肠的特别香味,加了猪血之后口感更扎实;蘸上酱油、醋或者辣椒面,咸香度刚好,米香和肉香混在一起,不油也不腻。

特点:它是延边地道的传统小吃,切开就能看到里面的糯米、猪血、五花肉丁、葱姜这些馅料;可以直接凉着吃(适合下酒),也能煎热了吃(外皮有点焦会更香),不管是过节还是平常都能吃。

延吉米肠

做法:先把糯米泡4到6小时,蒸熟后放凉;和新鲜猪血、切碎的五花肉丁、葱姜末、盐混在一起拌匀;灌进洗干净的猪肠或牛肠里,把两头扎紧,放锅里蒸30到40分钟,捞出来放凉后切片就行。

历史:它是朝鲜族过节、祭祀时的重要食物,历史能追到清朝末年。早先因为方便存放、营养又足,成了冬天常吃的食物,能看出来朝鲜族特别会利用食材;现在虽然不用再当“应急储备粮”了,却成了能勾起乡愁的“家乡味”。

5. 延吉辣白菜

口味:酸辣可口,咸鲜度刚好,还有白菜发酵后特有的香味;辣度不冲,吃着脆嫩多汁,越嚼越有回味,放冰箱冷藏后味道更浓。

特点:它是延边餐桌上的“万能小菜”,能直接吃,也能用来炒年糕、做酱汤、拌冷面,甚至能裹着烤肉吃;作为发酵食物,它含有乳酸菌,既有味道又有营养,是朝鲜族饮食里“不能少的配角”。

延吉辣白菜

做法:秋天选新鲜的大白菜,切成四瓣,用盐水泡6到8小时(让白菜脱水);调酱料:把韩式辣椒面、糯米粉糊(增加黏性)、蒜末、姜末、苹果泥、梨泥、盐、白糖混在一起;把酱料均匀抹在白菜的每一片叶子上,密封好后在室温下发酵3到5天(冬天可以多发酵几天),发酵好后放冰箱保存。

历史:它源自朝鲜族“冬天存菜”的智慧,以前延边冬天冷,新鲜蔬菜少,当地人就用发酵的办法让白菜能放更久。做辣白菜的手艺一代传一代,用发酵来保存食物,能看出来朝鲜族饮食里的“科学巧思”,现在也成了延边饮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符号。

6. 延吉打糕

口味:吃着软糯有劲儿,不粘牙,还有糯米本身的香甜;蘸上黄豆粉、白糖或者红豆沙,甜而不腻,黄豆粉的焦香和糯米的清甜混在一起特别搭。

特点:它是传统的糯米制品,得靠人用木槌反复捶打才能做出来,质地紧实有弹性;是朝鲜族过春节、秋夕(中秋)、办婚礼这些重要场合的“吉祥食物”,象征“团圆黏合”,高考的时候吃,还寓意“成绩步步高升”。

做法:先把糯米泡2小时,蒸熟后放进石槽或木槽里;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拿木槌反复捶打糯米,另一个人时不时翻一下,直到糯米变得细腻软糯、粘成一团;把打好的打糕拿出来,切成小块,蘸着黄豆粉、白糖或者红豆沙吃。

历史:它古时候叫“引绝饼”,历史能追到18世纪,朝鲜半岛的文献里早就有记载了。做打糕的过程特别有仪式感,经常作为民俗活动的展示项目;现在在延吉街头,还能看到有人手工捶打打糕,特别有市井烟火气,也成了游客体验当地文化的热门项目。

7. 延吉江米鸡

口味:鸡肉鲜嫩多汁,不柴也不腥,糯米吸满了鸡肉的汤汁,吃着软糯香甜,整体咸香味儿很浓;要是加了红枣、枸杞、人参,还会有淡淡的药香,滋补又不腻。

特点:它的核心是“鸡肉裹着糯米”,既是主食也是菜;能加的食材很灵活,有的做法会用荷叶裹着蒸,一打开就有香味儿,适合一家人一起吃,冬天吃特别暖身。

延吉江米鸡

做法:先把糯米泡4小时,蒸熟后放凉;和切成块的鸡肉(选三黄鸡或童子鸡)、红枣、枸杞、人参(切片)混在一起,加一点盐调味;放进深盘子或砂锅里,加水没过食材,蒸1小时左右,直到鸡肉炖烂就行。

历史:它源自朝鲜族的传统滋补饮食,早先就是把糯米和鸡肉一起炖,后来为了让糯米更入味,改成了“蒸制”的做法。因为食材常见、营养均衡,成了当地冬天常吃的“家常养生菜”,现在也经常出现在特色宴席上。

8. 延吉参鸡汤

口味:汤清亮透明,味道鲜甜,不油腻;鸡肉炖得软烂脱骨,轻轻一撕就开,填在鸡肚子里的糯米吸满了汤汁,人参的微苦和鸡肉的鲜香混在一起,喝着温润滋补,喝完浑身都暖和。

特点:核心就是“滋补”,食材很讲究,要选当年的嫩鸡(童子鸡最好),再配上长白山人参、糯米、红枣、枸杞;汤里不用加太多调料,全靠食材本身出鲜味,适合术后恢复的人、老人小孩吃,或者冬天用来保暖,是延边传统养生美食的代表。

延吉参鸡汤

做法:把童子鸡处理干净,去掉内脏,焯水去腥味;把泡好的糯米、人参(切片)、红枣、枸杞塞进鸡肚子里,用牙签把口封上;把鸡放进砂锅里,加足够的清水(没过鸡),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到2小时,出锅前加盐调味就行。

历史:它源自朝鲜族“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把人参的滋补作用和鸡肉的营养结合起来,是当地先民应对寒冷气候的饮食智慧。经过长时间发展,做法不断改进,现在不只是本地人爱吃的养生餐,也成了游客来延吉必尝的“特色滋补美食”。

9. 延吉明太鱼

口味:吃法不一样,味道也不同——凉拌明太鱼丝脆爽酸辣,炭火烤明太鱼香浓入味,明太鱼汤鲜爽开胃;不管哪种做法,都带着鱼肉本身的鲜咸,不腥不腻。

特点:它是延边特色水产,蛋白高、脂肪低,全身都能吃(鱼皮、鱼子也能做食材);鱼皮烘干后能直接当零食,鱼子用来下饭特别香,做法灵活,是延吉人配酒、佐餐的常用菜。

延吉明太鱼

做法:凉拌款:明太鱼干泡软后撕成丝,加辣椒面、蒜末、芝麻、醋、白糖拌匀;烤制款:明太鱼处理干净,刷上韩式辣酱,用炭火烤15到20分钟。

历史:它和图们江流域的水产资源有关,朝鲜族先民早就会用明太鱼做各种风味菜,当地还有“一条鱼干下酒一天”的说法。早先因为容易保存(可制成鱼干),成了常年能吃的食材,现在不管是家常菜还是餐馆菜,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10. 延边酱汤

口味:酱香特别浓,鲜咸度刚好,汤底醇厚;五花肉的油香、豆腐的软嫩、蔬菜的清爽和豆酱的咸香混在一起,喝着特别下饭,回味悠长。

特点:以本地黄豆酱为“灵魂”,食材常见(五花肉、豆腐、西葫芦这些都能加),做法简单,是朝鲜族家庭的日常汤品;配米饭吃最香,也能当开胃汤,冬天喝一碗浑身暖和。

延边酱汤

做法:把黄豆酱加适量清水调开,做成汤底;锅里放一点油,把五花肉片煎香,加蒜末爆香,再倒入调好的汤底;放进豆腐块、西葫芦片、泡发的干白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最后加盐、葱花调味就行。

历史:它源自朝鲜族日常饮食,早先食材有限,当地人就用黄豆酱给普通食材提味,既省钱又好吃,体现了“食以养身、俭而不糙”的理念。现在虽然食材丰富了,但酱汤还是延吉人餐桌上的“家常味”,不管是早餐还是晚餐,都能看到它。

11. 延吉包饭

口味:生菜、白菜叶、苏子叶这些蔬菜吃着清爽脆嫩,煎五花肉(油香味儿浓)、烤牛肉(鲜嫩多汁)这些肉吃着咸香十足;蘸上韩式辣酱、蒜蓉酱或者黄豆酱,咸鲜度刚好,一口下去既有蔬菜的清爽,又有肉的香味,解腻还管饱。

特点:核心是“裹着吃”,能选的食材很灵活,想加米饭、辣白菜、萝卜条、蒜片甚至煎蛋都可以;讲究“清淡和浓郁平衡”,没有固定的吃法,特别有家常的随意感,适合和朋友小聚或者一家人吃饭。

延吉包饭

做法:把五花肉切成厚片,放进平底锅煎到两面金黄出油(不用额外加油);把牛肉切成薄片,用酱油、葱姜末腌一下,煎或者烤到鲜嫩;把蔬菜洗干净沥干水,准备好米饭和酱料;吃的时候拿一片蔬菜叶,抹上酱料,放上米饭、肉片、辣白菜、蒜片,裹紧了就能吃。

历史:它源自朝鲜族“用菜包肉”的传统吃法,早先就是为了中和肉的油腻感,让吃的更清爽。后来慢慢发展成独立的“包饭”品类,能看出来朝鲜族饮食“调味平衡、荤素搭配”的理念,现在是延吉日常饮食里最有“烟火气”的美食之一。

12. 延吉土豆饼

口味:外皮金黄香脆,里面软糯绵密,还有土豆本身的香甜;蘸上酱油、醋(解腻)或者韩式辣酱(提味),咸香可口,口感扎实,热着吃的时候最脆,凉了也不会变硬。

特点:它是延边地道的家常小吃,食材简单(主要就是土豆),做法也方便,不用复杂的技巧;能当早餐(配粥)、零食(下午茶)或者配菜(就着饭吃),成本不高但味道好,是“普通却暖心”的美食代表。

延吉土豆饼

做法:把土豆去皮,用擦丝器擦成细丝,加一点洋葱碎(防止氧化、增加香味)、胡萝卜碎(增色)、鸡蛋、少量面粉(增加黏性)、盐,搅拌成糊状;把平底锅烧热,刷一层薄油,舀一勺土豆糊,摊成小圆饼,煎到两面金黄就行。

历史:因为土豆产量高、容易存放,是延边早先常见的“便宜食材”,土豆饼也跟着成了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家常小吃,能看出来朝鲜族“朴实、节俭”的饮食风格。现在虽然有了更多精致的美食,但土豆饼还是凭着“家常味”打动人,成了游客感受本地日常风味的必选小吃。

结束语

延吉这12道美食,是藏在街头巷尾的生活味道——冷面藏着夏日清爽,烤肉裹着冬日暖意,米肠、辣白菜是食材利用的智慧,参鸡汤、酱汤藏着养生心意。它们是朝鲜族的饮食密码。

延吉特色饮食

若你来延吉,不妨走进小馆,在热乎饭菜里,尝这份民族风味与人间温情,毕竟最难忘的味,总与生活相关。

创作不易,欢迎评论、点赞收藏。

文章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小模型数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