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投的播客执念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6:10 1

摘要: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前合伙人巴基·摩尔(Bucky Moore)跳槽到光速创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时,进行了一次媒体巡回采访:先在 20VC 披露消息,又在 Sourcery 聊了 45 分钟,最后上

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前合伙人巴基·摩尔(Bucky Moore)跳槽到光速创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时,进行了一次媒体巡回采访:先在 20VC 披露消息,又在 Sourcery 聊了 45 分钟,最后上了 TBPN。那期他还来了一段题外话:酒店健身房的哑铃普遍不达标——不够重。“这真是个大问题,很高兴你们聊这个。”摩尔在 TBPN 说。这些节目均由在职或前任风投人主持,与传统媒体无从属关系。

摩尔迈入的是科技圈新近兴起的一整套媒体生态,品类之多令人意外——从播客、新闻通讯到流媒体节目,乃至纸质杂志。如今,未启动媒体项目的风投公司已是屈指可数。问题在于,这股热潮的内容良莠不齐:有的乏味逢迎,有的确有见地;但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正在改写人们认识科技业的渠道。

“人们居然愿意每天花上三四个小时听科技内容,这有点疯狂。”红点创投(Redpoint Ventures)投资人洛根·巴特利特(Logan Bartlett)说。他的播客在 YouTube 上约有 4.7 万名订阅者。

这股播客热可追溯到 2020 年 3 月:几位风险投资人推出《All-In》首播。随后,《All-In》逐步成为风投圈内讨论与表达的主要平台,并日益呈现出技术乌托邦倾向的右翼立场。同月,名为 Clubhouse 的初创公司上线自由式语音直播应用,迅速吸引大批风投涌入。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所在基金是 Clubhouse 的主要支持者之一。疫情期间,他在该应用的一次连线中被问到:为何对传统媒体如此不以为然,甚至要出资自办媒体?他答道:并非讨厌媒体,只是不认为叙事权该由它们掌握。2021 年,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推出自有科技刊物《Future》。

Clubhouse 和《Future》相继式微,但安德森设想的那套技术乐观主义媒体生态仍在推进。逆向风险投资(Contrary Ventures) 合伙人凯尔·哈里森(Kyle Harrison)在 Substack 评论这股科技内容热潮时写道:这股热潮“最初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沟通尝试”,后来则“演变为一台去中心化的公关机器,意在夺回叙事权”。

硅谷这套新兴媒体版图,严格说并非新闻业。调查报道寥寥,而科技意见领袖亦很少以新闻编辑部的要务(揭露欺诈、追查系统性弊病)为重。“风投向来不够透明,偶尔还自成一隅。把这些议题放到公众中讨论,是件好事。”巴特利特表示。

最成功的节目已把影响力变现为真金白银。在乔·罗根(Joe Rogan)、哈桑·派克(Hasan Piker)等播客主与主播颇具号召力的当下,科技圈的头部播客也发现自己在细分赛道里同样能充当“造王者”。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德瓦凯什·帕特尔(Dwarkesh Patel)。这位24岁的加州人主持的节目《The Dwarkesh Podcast》,在 YouTube 拥有约 88.6 万订阅者、在 Spotify 有约 6.8 万关注者;过往嘉宾包括 Meta 平台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与微软公司(Microsoft)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同时为两档节目都带过客户的科技顾问卢卢·程·梅瑟维(Lulu Cheng Meservey)说:“要上德瓦凯什的节目,比上罗根的还难。”

还有 TBPN(原名为 Technology Brothers Podcast),由约翰·库根(John Coogan)和乔尔迪·海斯(Jordi Hays)主持的每天三小时直播节目。两人最初穿西装只是个玩笑;如今节目不只请来科技公司高管,连美国陆军参谋长这样的嘉宾也会出现,这身打扮倒也名正言顺了。“那场采访你得穿西装!”库根说。

主持人表示,TBPN 已经实现盈利。目前 TBPN 在 Spotify 科技类播客榜排第 4。团队更大的目标,是把节目打造成可与 CNBC、ESPN 比肩的频道,输出适合在办公室或作背景声持续播放的内容流。虽说海斯和库根还谈不上家喻户晓,但这档节目已在商旅人群中积累起一批忠实受众。“我们往返洛杉矶与纽约时,几乎每次都会被人认出来拦下,”海斯说。编辑/陈佳靖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