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凌晨!传来高层、外援的最新动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02:55 1

摘要:凌晨一点零七分,手机弹出一条推送:送一个本土球员去五大联赛,中超就能多买一名外援,老板们瞬间清醒了。

凌晨一点零七分,手机弹出一条推送:送一个本土球员去五大联赛,中超就能多买一名外援,老板们瞬间清醒了。

这条规则把算盘打到了俱乐部心坎里。

过去最怕人走实力掉,现在走一个补一个,账面战力反而涨,算盘声在夜色里格外清脆。

有人立刻翻出德转名单,能摸到意甲门槛的国内球员不到五指之数,U20小将王钰栋身价80万欧,排在亚洲同龄第97位,距离五大联赛首发级别还差至少两个台阶。

他爹接受媒体采访时放话:没有稳定出场时间免谈。

意甲中下游球队给出的答复是:可以先跟队训练,比赛要看表现。

翻译过来就是:合同能签,板凳坐穿。

俱乐部这边也精。

多一个外援名额意味着工资帽多100万欧元预算,真送出去一个人,省下的国内顶薪加上外援增量,一进一出账上能腾出近2000万人民币操作空间,比卖门票来得快。

青训教练透露,王钰栋14岁时的比赛阅读分数在同届排第三,第一第二都在日本J联赛梯队,如今两人已在德乙和比甲踢上轮换,而他还在等第一份职业合同,时间差就是差距。

日本2002年推出留洋助推条款时,J2球队允许同时报名三名U21外援,条件是该队当季送出两名本土球员去欧洲,结果三年内54名年轻人登陆比荷德,其中12人踢上国家队,回报率22%。

中国版本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次级联赛配套,只盯着金字塔尖的五大联赛,相当于把独木桥再砍窄一半,能走过去的人自然更少。

更深层的账在青训基数。

日本高中联赛全国参赛队4000支,常年踢球的高中生超过4万,中国U系列注册球员最新统计是9000人,分母小了,分子再努力也涨不高。

一位中超总经理私下算账:送主力去国外,票房可能掉三成,但多一个外援赢球奖金翻倍,只要俱乐部打进前六,转播分成就能补上缺口,算盘打到最后还是成绩说话。

球迷担心归担心,转播合同却用脚投票。

联赛版权方把新政写进招商PPT,标题是“开放外援+留洋通道,观赏价值升级”,广告商愿意为此多掏15%的冠名费,资本先动了。

欧洲球探给出的反馈更直接:中国球员不缺速度缺决策,不缺身体缺无球,十四岁前没解决的技术债,二十岁后再还利息翻倍,政策补不了技术缺口。

政策真正撬动的是中间层。

那些原本打算混到30岁退役的老国脚,发现俱乐部愿意把替补席留给更年轻的面孔,再占位置就得多交一笔老将税,于是有人开始主动联系日韩经纪人,试训渠道突然变多。

变化正在发生。

转会窗关闭前最后一周,两家俱乐部把U23前锋送去比甲和荷乙,报名单上立刻多出一名巴西中场和一名挪威中卫,球迷吐槽球队变成联合国,可赢球那天还是满场欢呼。

留洋不是万能药,却是现有条件下唯一能强制升级的训练营。

把球员扔进更快更强的环境,比赛会替他完成自我筛选,能留下来的自然带回新节奏,留不下来也认清差距,省得在温室里互相安慰。

真正决定成败的是后续配套。

日本球员出去后,协会每月发技术报告,俱乐部派专人跟踪身体数据,回国后直接纳入训练计划,整套流程跑了二十年才沉淀出手册。

中国版本目前只有一条报名规则,其余空白,空白就是风险。

风险也得走。

足球没有捷径,只有路口,现在有人把路口指示牌立起来了,走不走得看球员自己。

观众能做的是降低幻想,把期待从救世主调到长跑陪练,陪完这一程,下一批人也许就能跑得更远。

评论区留给你:如果多一个外援名额就能换留洋通道,你愿意让自家主队送出哪位年轻人?

来源:寿寿聊体育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