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西安市决定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以此彰显西安的文化影响力。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灵魂,而一些代表性的建筑更是一个城市的象征。西安是千年古都,历史遗存下来的建筑如璀璨明珠,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等都写下了大量的诗篇,歌之赞之,给建筑留下了深深的文化印记,增
近日,西安市决定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以此彰显西安的文化影响力。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灵魂,而一些代表性的建筑更是一个城市的象征。西安是千年古都,历史遗存下来的建筑如璀璨明珠,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等都写下了大量的诗篇,歌之赞之,给建筑留下了深深的文化印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魅力。
唐代时,西安称为长安。长安城的建筑巍峨壮观,无与伦比,城市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壮丽的城市。城的平面为方形,以城北的宫殿为中心建筑,宫城、皇城、郭城渐次展开。城内有11条南北大街,14条东西大街,共有110坊;整座城市东西对称,街道宽敞,排列整齐,唐朝诗人白居易这样描绘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从这些美丽的诗句中可以看出长安城的规划布局和建筑特色。
长安城外东北角的大明宫,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可谓盛唐的象征。其中,含元殿设计构思奇伟,整座建筑坐落在15米高的墩台上,台基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殿阔11间。殿的两侧高台上还向外突出,建有翔鸾、栖凤两阁,并用飞廊与正殿连接。因地基比大殿略高,加上硕大的斗拱支撑和阁楼的屋檐外展,形成鼓风欲翔的态势。唐代诗人李华作诗:“左翔鸾而右栖凤,两阙飞翘而为翼。”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大明宫“鸾凤阁”的磅礴气势。
含元殿有红色的基座,白墙青瓦,琉璃屋脊。由于宫殿所处的地势较高,整座建筑又在墩台上,高达40多米,因而从丹凤门仰望大明宫,犹如在云霄之中。唐朝诗人王良士诗云:“抗殿疏龙首,高高接上玄。节当南日至,星是北辰天。”雄伟壮阔的宫殿建筑在龙首原上,高得就要连上天、接近北极星了。唐代诗人王维也有诗吟道:“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将大明宫早朝时宏伟庄严的华贵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反映出大唐的鼎盛气象。
屹立于城南的大雁塔,又称慈恩寺塔,建于公元652年,距今已有1370多年。这座高64米的砖塔,相当于现在的20层楼高,在千年前的唐代着实可谓“摩天楼”。其造型之精美、气势之雄伟,为历代诗人所咏叹。唐朝诗人岑参曾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道出了大雁塔的雄伟、高峻与挺拔。大诗人杜甫的诗,更是令人惊叹:“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大雁塔似乎高出了天,好像北斗七星就在窗口,天上银河奔泻呼啸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唐代时,大雁塔的文化活动相当多,“雁塔题名”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科举中榜后,除了戴花骑马,遍游长安之外,还要雁塔登高,留诗题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表达他少年得志的喜悦。
兴庆宫是唐代最知名的宫殿之一,以水景园林著称。这里有龙池,水光潋滟,杨柳依依,舟行碧波,风景如画。这里有一座沉香亭,为双层重檐四角攒尖顶结构,主体采用名贵沉香木建造,红檐碧瓦,极具盛唐风格。沉香亭建于唐开元二年(714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为杨贵妃所建,是两人当年游乐宴饮、观赏牡丹的地方。在这里,李白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等著名诗篇。
今天我们看到的沉香亭,是1958年依据唐代史料在原址复建,现为兴庆宫公园核心景观。在沉香亭的旁边有一座彩云楼,是1987年修建的,楼下有一座雪花石雕琢的李白醉卧长安雕像。线条粗犷大气,形态自然,让人一看就觉得李白刚喝完酒似的。基座上刻有杜甫所作的《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建筑与诗结合得如此完美,给人以无限遐思,感慨万千。
来源:陕西建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