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出海东南亚,是新风口吗?这里有份行业人士的独到见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14:08 1

摘要:东南亚增材制造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政策支持和供应链区域化等因素。然而,各国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市场进入策略。

作者|李辰,亚太海外资深从业者

编辑|资源库

东南亚增材制造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政策支持和供应链区域化等因素。然而,各国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市场进入策略。

东南亚AM市场现状

2023年,东南亚增材制造市场规模为2.85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7.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5%。然而,和全球其他地区类似,2023年后增材制造行业出现了消费级市场猛增、工业级市场停滞的趋势。

目前,增材制造的主流技术包括FDM(65%)、SLA(20%)、SLS(10%)和金属打印(5%)。其中,消费级产品在过去十年中成为市场主流,并未出现下滑趋势。随着更多从业者转向消费级市场,近两年消费级设备和耗材的销量持续增长,市场仍保持强劲势头。

国别深度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各国增材制造市场的特点,笔者根据增材制造使用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用其特色作为标题进行简要介绍。由于篇幅有限,可能有些内容会有所偏颇,欢迎各位读者提供补充意见。

1. 新加坡:技术研发与创新中心

市场特性

高端应用主导:注重创新和质量,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政府支持:通过“研究、创新与企业2025计划”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重点行业

航空航天:金属增材制造应用于飞机部件。医疗:齿科应用,光固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创新。精密工程:模具制造和小批量复杂零件生产。

政策支持

投资津贴和技能培训计划,支持设备投资和员工学习增材制造技术。

2. 越南:制造业转移受益者

市场特性

成本敏感:注重投资回报率,适合大量采用增材制造降低成本。技术溢出:韩国、日本制造企业带来了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

重点行业

汽车制造:增材技术在工装夹具和原型制作中得到应用。消费电子:小批量生产和原型制作。鞋类: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供应链在越南已有成熟落地。

增长驱动因素

海外直接投资(FDI)持续流入,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政府推动工业4.0转型。

3. 泰国:区域汽车制造中心

市场特性

汽车产业链完整:拥有成熟的汽车产业链,并在增材制造领域应用广泛。日本企业影响:日本企业的技术和市场标准广泛影响泰国制造业。

重点行业

汽车制造:增材制造用于工装夹具、定制工具和原型制作。家电和旅游:文创、玩具以及外壳原型和功能测试件。

竞争优势

通过东部经济走廊提供投资优惠政策,利用汽车产业链集群效应。

4. 马来西亚:电子制造聚集地

市场特性

半导体和电子需求突出:增材制造在电子产品、医疗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自动化升级:政府推动自动化和再投资计划,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

重点行业

电子制造:测试夹具、散热器和外壳生产。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设备部件的增材制造。航空航天:MRO应用和地面辅助设备。

政策支持

自动化设备投资享税收优惠,推动高科技企业成长。

5. 印度尼西亚: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

市场特性

人口红利:制造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汽车和创意产业中展现出较大潜力。基础设施挑战:物流成本较高,基础设施建设亟需提升。

重点行业

汽车制造:增材技术逐步得到应用。教育:高校和研究机构为先行者。创意产业:产品设计、艺术品复制等。

市场挑战

岛屿众多导致高物流成本,技术人才稀缺,进口设备关税较高。

6. 菲律宾:外包服务延伸

市场特性

外包产业发达:受欧美企业影响,原型设计需求增长。成本优势明显:制造业和服务外包的结合为增材制造提供了市场空间。

重点行业

电子产品:原型制作、测试等。医疗:义齿、矫形器等产品。建筑:建筑模型和展示模型的制作。

发展机遇

外包产业的升级和政府对经济特区的支持将推动制造业发展。

7. 其他市场:潜力尚在开发中

缅甸、柬埔寨、老挝:市场规模较小,主要依靠国际援助项目推动。教育机构是主要用户,政治稳定性较低,市场发展有限。

文莱:石油天然气行业应用潜力较大,高端医疗需求正在增长,政府资助研究机构采购增材制造设备。

竞争格局分析

海外大品牌仍是主流(1w 美金以上)

头部品牌例如:Stratasys,3D System, EOS, HP:65%中国品牌占比:15%(性价比优势)本地代理商:20%

本地代理商,服务商生态尤为重要

3D打印代理商:面对国内品牌同类选择无从下手,并对品牌方合作度有疑问。3D打印服务商:数量快速增长,质量参差不齐。仍有很多公司与国内大型服务商有供需联系系统集成商:通常兼营传统制造设备,正在投身增材设备的制造研发中。材料分销商:国际品牌代理为主,本地材料初创企业出现,对于国产打印材料了解甚少,没有信心

国产消费级产品正在迅速抢占市场

近5年内的事情疫情后电商与直播将消费级设备销量再加一成市场导向,反向推动大型代理商转移目光投入消费级设备销售工作,进一步加强其扩张速度

东盟国家初步分类

AM成熟市场:新加坡、越南、泰国

AM发展市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AM观察市场:菲律宾及其他国家

风险因素

政策风险:各国进口 regulations 不统一

人才短缺:技术服务和支持人才缺乏

基础设施:物流和电力供应不稳定

文化差异:商业习惯和决策流程不同

写在最后

整个东南亚增材制造规模较中国较小,且市面上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很多国内优秀企业品牌并没有在当地崭露头角,或者说知名度极低与国内业态情况完全不同。

作为东南亚从业者,我们看到了很多国内展会鲜有露出却在海外声名四起的品牌,同样他们在海外的簇拥者和销量也很可观。在这个同质化越来越高的时代,选择东南亚绝对是您战略部署中不能忽略的一种可能性。

来源:3D打印资源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