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推出娃小宗,娃哈哈经销商纷纷倒戈,消费者会买单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12:58 1

摘要:最近饮料圈热闹得很,娃哈哈搞出个“娃小宗”,不少人都在猜,这新牌子到底能不能帮娃哈哈渡过难关。

最近饮料圈热闹得很,娃哈哈搞出个“娃小宗”,不少人都在猜,这新牌子到底能不能帮娃哈哈渡过难关。

要我说,这事得从根上捋,宗馥莉推“娃小宗”,可不是一时兴起,更像是被逼到份上的破局招。

宗庆后走了之后,娃哈哈内部就没安生过。

信息来源:宗馥莉强推“娃小宗”,娃哈哈经销商直摇头2025-09-23 蓝鲸新闻

最头疼的就是股权那点事,还有商标使用权卡脖子,宗馥莉想推点新业务、拓展点新方向,处处受限,跟绑着胳膊腿干活似的。

这种时候,硬在原来的框架里折腾,纯属白费力气。

宗馥莉心里门儿清,所以才想着另起炉灶。

她手里的宏胜饮料,从2025年2月就开始抢注“娃小宗”商标,食品、饮料、甚至餐饮住宿都不放过,这明摆着是提前铺路,就等着新品牌亮相。

再看市场大环境,现在年轻人买饮料,首先看健康,其次要个性。

娃哈哈原来的牌子,说好听点是经典,说实在点就是有点“老气”。

宗馥莉一直想让品牌年轻化,可老牌子改起来太难,就像给老房子换装修,再怎么折腾也难脱原来的味儿。

“娃小宗”不一样,白纸一张,想怎么定位就怎么定位,主打无糖茶、瞄准年轻人,正好能圆她这个年轻化梦。

新品牌刚露头,内部还没理顺,外部又出了岔子,不少跟娃哈哈合作多年的经销商,要么持观望态度,要么干脆不配合,有的甚至直接倒戈。

推新品牌的成本和风险太大了。

经销商卖了这么多年娃哈哈,手里的客户、渠道都是围绕老品牌建的,现在突然要推“娃小宗”,得重新花钱做推广、重新找销路,万一新品牌卖不动,这些投入就得打水漂了。

就像让开惯了老店的人突然开新店,心里没底是肯定的。

信息来源:娃哈哈变娃小宗 消费者能接受吗?2025-09-15 南方都市报

更糟的是家族纷争拖后腿。

宗庆后走了之后,家里因为遗产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宗馥莉还被同父异母的弟妹起诉,这些事一曝光,消费者对娃哈哈的信任度就降了,电商销量下滑,直播也少了。

经销商看在眼里,心里肯定犯嘀咕:所以不少人宁愿先停一停,也不愿冒险。

经销商一掉链子,娃哈哈的渠道立马出问题。

有些地方货铺不下去,偏远点的小卖部都见不到娃哈哈的产品,还有些区域,小经销商被淘汰后并入大经销商,管理混乱,还闹款项纠纷,渠道效率直接下来了。

这时候农夫山泉、可口可乐这些对手可没闲着,趁机抢市场,娃哈哈的份额自然就被挤掉了不少。

新品牌得跨过二道坎

渠道出问题已经够头疼,更关键的是消费者认不认“娃小宗”。

现在饮料市场竞争太激烈,尤其是无糖茶赛道,早就有东方树叶、三得利这些老玩家占着坑,“娃小宗”想分一杯羹,没那么容易。

第一道坎是口味没记忆点。

“娃小宗”首款产品是凝香乌龙,主打无糖茶,方向是对的,毕竟现在人都爱健康。

可要是人试喝后觉得,口感是清爽,茶香也够,但跟东方树叶比,没什么特别的,喝了就忘。

这在饮料圈是大忌,没有让人记住的特点,消费者凭啥下次还买?

第二道坎是价格不好定。

现在东方树叶这些品牌的价格已经很稳定,消费者心里都有杆秤。

“娃小宗”要是定高了,消费者会觉得不值,还不如买熟悉的牌子,定低了,利润空间又小,长期下来撑不起品牌运营。

更麻烦的是信任度问题。

娃哈哈老牌子确实有口碑,但“娃小宗”是新的,消费者心里没底。

社交媒体上不少人说,对新品感兴趣,但没试过之前不敢轻易买,还是愿意选自己熟悉的。

这种信任不是一天两天能建立的,得靠长期的产品质量和口碑积累。

从市场数据也能看出来,2025年上半年无糖茶市场前10名里,娃哈哈的销售额先增后降,只有农夫山泉、果子熟了和统一稳住了增长。

这说明“娃小宗”想让消费者真正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机遇挑战都得接着

虽然现在麻烦不少,但“娃小宗”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关键看宗馥莉怎么抓。

先说机遇。

首先是健康饮品市场还在涨,现在人越来越注重养生,无糖、低糖饮料的需求只会多不会少,“娃小宗”主打这个赛道,算是踩对了风口。

其次是年轻人的消费力在上升,他们喜欢新鲜、有个性的东西,“娃小宗”的包装和定位正好对他们的胃口,只要营销做得好,说不定能圈住一批年轻粉丝。

还有就是数字化营销的机会,现在社交媒体、直播带货这么火,元气森林就是靠这招迅速走红的,“娃小宗”要是能学明白,精准触达年轻人,品牌知名度很快就能提上来。

但挑战也实实在在摆在那。

最大的问题还是竞争太激烈,饮料市场早就被农夫山泉、可口可乐这些巨头分好了蛋糕。

“娃小宗”作为新品牌,想挤进去太难了,尤其是无糖茶领域,东方树叶已经成了老大,想超过它,得有真本事。

还有渠道的问题,娃哈哈虽然有老经销商网络,但“娃小宗”用不上,得重新建渠道,不管是跟电商平台合作,还是进新零售门店,都得花时间和钱,一步没走好就容易出岔子。

说到底,“娃小宗”能不能救娃哈哈,不是靠喊口号,也不是靠好看的包装,得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内部要理顺股权和管理,别让家族纷争拖后腿;对经销商要多些理解和支持,别把人逼得太紧;对消费者要拿出真材实料的产品,价格合理、口味出众,才能让人愿意买单。

饮料市场从来都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但前提是得有酒香。

宗馥莉敢推“娃小宗”,这份勇气值得肯定,但后续的每一步都得走稳。

要是能抓住健康和年轻化的机遇,解决好渠道和信任的问题,“娃小宗”说不定真能成为娃哈哈的新希望。

可要是解决不了这些现实问题,再好的想法也只是空中楼阁。

能不能成,还得看“娃小宗”接下来能不能真正“接地气”,让大家觉得这是个靠谱、值得买的好牌子。

来源:栗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