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治理”让工业固废“有家可归”,常州绿水青山成色更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11:20 1

摘要:近日,在常州经开区遥观镇,一辆装载30吨压缩固废的货车正准备驶往淮安涟水。这些被压实成1吨重“垃圾立方”的工业废弃物,即将在生物质电厂转化为清洁电能和蒸汽。

近日,在常州经开区遥观镇,一辆装载30吨压缩固废的货车正准备驶往淮安涟水。这些被压实成1吨重“垃圾立方”的工业废弃物,即将在生物质电厂转化为清洁电能和蒸汽。

看似普通的物流运输背后,是常州经开区创新探索一般工业固废“1+N”治理模式的重要实践——让工业固废“有家可归”,实现从“无处可去”到“变废为宝”的跨越。

长期以来,一般工业固废处置是不少工业聚集区的治理盲区。相较于危险废物的严格监管,边角料、废包装、废木料等一般固废常处于“三不清”状态:产废底数不清、种类总量不清、转移去向不清。市生态环境局常州经开区分局陈唯科长指出,对中小微企业而言,因固废量小、处置能力弱,工业固废往往会与生活垃圾混堆或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失,造成环境隐患。

为破解这一难题,常州经开区逐步构建起“1+N”协同处置体系,即以1家综合型枢纽企业为核心,联动N家专业处置单位,形成覆盖收运、分拣、资源化利用全环节的固废治理网络。

荣之峰固废处置有限公司作为该模式的“中枢”,凭借其万吨级仓储能力和年处理15万吨固废的规模,承担起对混合工业垃圾的统一接收、精细分拣和定向转运工作。在这里,混杂的木材、纸板、废旧吨袋等废弃物,经分拣压缩为规格统一的“垃圾立方”后,精准对接至生物质发电、造纸、包装再生等下游企业。江苏夏博士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绿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专业单位则分别在建筑垃圾再生制砖、污泥处理等细分领域提供补充处置能力,共同构建起多品类、高资源化的固废利用体系。

数字化监管是实现全程可溯的关键。常州经开区将503家产废企业纳入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统一申报种类、数量和去向。荣之峰自建的可视化系统则对“垃圾立方”进行从进厂、打包到运输、处置的全程动态追踪,确保固废“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处置可控”,彻底杜绝转移过程中的环境风险。

这一模式不仅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合规、便捷的固废处置路径,也释放出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接下来,常州经开区将深化“1+N”体系建设,加强镇街联动,进一步将更多产废企业纳入范围,推动每一吨工业固废“有家可归”,为全国工业聚集区固废治理提供更多实践样本。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