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5日,“青岛金融中心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38)发布会”在青岛顺利召开。论坛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英国Z/Yen集团与青岛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青岛市广播电视台、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协办,以“扬帆蓝海
2025年9月25日,“青岛金融中心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38)发布会”在青岛顺利召开。论坛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英国Z/Yen集团与青岛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青岛市广播电视台、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协办,以“扬帆蓝海 聚势未来:青岛金融中心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共话青岛特色金融中心建设新路径,论坛同时发布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英国Z/Yen集团理事长、伦敦金融城第695任市长迈克尔·梅内里致辞
论坛首先由英国Z/Yen集团理事长、伦敦金融城第695任市长迈克尔·梅内里通过视频方式致开幕辞,梅内里教授高度称赞青岛在推动财富管理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金融监管的可预期性是金融中心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并希望金融中心之间能加强合作。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院长刘国宏发布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院长刘国宏正式发布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并重点对指数编制理念和方法做了解读,本期青岛GFCI综合排名全球第35位,评分稳中有升,金融科技排名跃居第24位,大幅领先综合排名,显示“科技赋能金融”已成为青岛最具爆发力的赛道。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发言
在论坛主旨演讲环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围绕“人民币国际化与财政金融新思维”主题,提出财富管理和人民币国际化离不开“财政+金融”协同,地方政府应主动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用足主权信用,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安全资产并反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在论坛研讨环节,围绕青岛金融中心特色化、专业化、差异化发展,与会嘉宾提出各自鲜明观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肖耿提出实施“青港联动”,借鉴H股与“双总部”模式,依托香港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等制度,探索区块链上链融资,让青岛海洋资产实现全球投资。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少鹏提出打造“资本生态”, 优化上市培育“绿色通道”,强化媒体传播与风险防控协同;善用并购重组、发债等多元工具,把海洋产业与数字海洋经济整合成可投资标的。深圳海锶私募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蓝飞腾提出,青岛可借鉴深圳模式,加强政府引导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拉长存续期、提高出资比例,吸引硬科技、高端装备项目落地。国信证券投行事业部原董事总经理于吉鑫提出推动“上市升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形成“苗圃—育圃—上市”三级梯队,同时提供“订单+资金+政策”赋能与专业机构前置辅导;提议打造“青岛海洋数字交易中心”,把海洋数据、碳汇、运力等非标资产标准化后证券化。
此次论坛不仅向外展示了全球金融中心评价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也深入探讨了青岛特色金融中心发展要如何在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浪潮交织奔涌中,把握战略先机,探索一条既符合顶层设计、又独具青岛特色的金融中心高质量发展之路。同时,也为中国金融中心更好挖掘自身优势、把握潜在机遇、集聚国际资源和明确发展航向提供了重要参考借鉴。
来源:综合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