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统计,2025年1—8月,中国企业新获253个海外储能订单,总规模达180GWh,同比激增183%。从订单数量到项目规模,远超去年全年成绩。
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热度空前,中国储能企业出海订单也迎来现象级爆发。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统计,2025年1—8月,中国企业新获253个海外储能订单,总规模达180GWh,同比激增183%。从订单数量到项目规模,远超去年全年成绩。
这一轮爆发式增长“多点开花”:传统欧美市场需求不减,政策补贴驱动下欧洲工商业储能迎来快速增长的拐点。更关键的增量则来自新兴市场,其中澳洲7月推出全国性补贴,引爆投资热情;中东市场则依托政府扶持,成为全球储能市场最迅猛的“黑马”,今年前八个月,这两大市场合计为中国企业贡献了超四成的海外订单。
相比于上一轮中小厂商跟风出海盛况,在这一轮海外爆单潮中,一个新的行业共识是,马太效应更为显著,只有少数国内头部厂商才能吃到这轮红利,海辰储能便是其中的“出海领头羊”,2025年上半年,跻身全球储能电池及电力储能出货量双榜第二。
海外爆单潮中兑现“长期能力”
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中国储能企业新增海外订单规模163GWh,同比增长246%,业务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出海企业仅超50家。
拆解这一轮爆单潮,看似是头部企业又一次捕捉到新一轮风口,本质上是头部企业从技术到供应链,再到品牌力、战略布局的一次系统性胜出,竞争的深层逻辑已经从单纯的规模和成本制胜,升级为价值创造。
以今年频频斩获海外大单的海辰储能为例,其今年8月成功拿下中东市场标杆级大单,靠的是能够突破极端环境应用边界的长时储能核心技术,以及可灵活适配沙漠特殊场景的深度定制化服务。
根据海辰储能与沙特电力公司、沙特公用事业巨头阿尔法纳集团签署的重大储能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沙特北部塔布克省和哈伊勒省建设两座大型储能项目,总规模达1GW/4GWh。
该项目是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储能部署之一,采用的是海辰储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Cell 1175Ah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及∞Power 6.25MWh沙漠之鹰系统解决方案,方案针对沙漠场景定制,具备耐高温、防风沙与超长耐用性三大性能,同时将实现全球首个量产千安时长储能电池及系统方案在GWh级规模的应用突破。
除了中东市场,海辰储能在欧洲、美国、澳洲市场均斩获颇丰。
今年7月,与英国太阳能与储能基础设施头部开发商Elements Green签署合作协议,为其在英国部署总规模达720MWh的电池储能系统项目。该项目是英国迄今最大规模的储能项目之一。
今年8月,海辰储能与巴基斯坦知名电力系统集成商The Imperial Electric Company(Pvt)Ltd.达成能源分销合作,双方将在巴基斯坦分销1GWh户用及工商储能产品。
今年9月,与澳洲领先的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开发商FRV(Fotowatio Renewable Ventures)达成战略合作,将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部署总规模达500MWh的储能系统。当月,海辰储能还与纽约知名能源企业Microgrid Networks LLC(MGN)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纽约市部署10个储能项目,总规模达55MW/290MWh。
一系列重磅订单的落地,既是海辰储能在技术创新突破、国际标准接轨、本土化深度布局及差异化服务等维度前瞻布局的必然结果,更体现其作为国内储能头部企业集中兑现长期能力的典型特质。
以欧美高端市场为例,海辰储能正主动接轨更严苛的标准,强化国际认可度,为公司在本轮爆单潮中抢夺更多话语权。今年5月,公司5MWh集装箱储能系统获得由权威机构TÜV莱茵颁发的欧标与美标双重认证证书。今年6月,成功完成∞Block 5MWh储能系统全球首次开门极限燃烧试验,重新定义储能系统防火安全等级。
海外市场的“隐形门槛”不仅在于技术认证,更在于在地化扎根与快速响应,这恰恰是突破全球竞争的关键所在。海辰储能对此早有布局,其去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投建的首家储能系统制造工厂是最好例证。该项目规划年产10GWh电池模组及系统,已于今年8月完成量产出货。更值得关注的是,项目背后是海辰储能为美国市场提供的全方位保障:在美拥有百余人专业技术团队、区域仓储中心,以及72小时现场响应机制。
技术引领,突破全球市场业务增长上限
不可否认,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潮中,中国储能企业具备足够的硬实力,形成了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储能产业链。
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数据,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42.46GW/109.48GWh,超过全球新增装机的60%。国内储能电芯出货量301.04GWh,同比增长55.87%;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323GWh,同比增长53.81%,其中Top9均为中国企业,国内企业储能锂电池出货全球占比提升到93.2%,其中,约有43.3%出口到海外,出口量约130.4GWh。
火热市场之下依然潜伏着低价竞争、技术同质化、无序扩张、安全风险等多个行业痛点。短期订单爆发难掩长期增长瓶颈,而作为出海中的头部企业,海辰储能正通过技术创新破局,扛起破解行业痛点的责任。
作为2024年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Top3、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及电力储能出货量双榜第二,海辰储能海外业务完成“后浪突袭”:从2022年的3.3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37亿元,背后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找到了突破自身天花板的秘诀——在储能技术上,保持“快人一步”的创新实力。
这样的成长思路放之全球市场则突破了两重增长上限:通过技术创新敲门砖从竞争加剧的国内市场,走到更广阔的世界舞台;通过领先技术持续开拓全球应用场景,在全球范围内打开了更大的增量市场。
以公司时下技术“利器”长时储能为例,随着新能源发电渗透率提升,其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使得近年来弃风弃光、电量消纳问题凸显。正是洞察这一技术缺口,海辰储能2022年就预判长时储能是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撑,提早布局研发更低成本、更长寿命、更高安全的长时储能专用电池。
经过三年的努力,今年6月,公司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Cell 1175Ah量产下线,恰逢其时,助力公司在欧美、中东市场精准斩获大单。
此外,去年12月,海辰储能推出首款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Cell N162Ah,破解了钠离子电池在极端环境下使用的难题,具备2万次超长循环寿命,树立了钠电性能新标杆。用产品实力打破了业内对于钠电“市场容量小”“产业化进程慢”的长期偏见。该项突破亦是公司蛰伏攻坚3年的成果。
凭借这一技术沉淀,近期,海辰储能又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的能耗焦虑开创了新思路,为公司进军欧美高附加值市场奠定基础。
人工智能浪潮下,火热的数据中心已然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算力基石”,核心痛点亦突出:能耗规模巨大且高度依赖绿色能源,而且用电负荷甚至呈毫秒级波动,这与天然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的风电和光伏发电存在矛盾,会直接影响到算力输出的稳定性。
针对这些痛点,今年9月,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年度盛会RE+2025上,海辰储能发布面向AIDC的储能解决方案,其思路是“钠锂协同”,通过∞Power 6.25MWh 8h锂电长时储能系统提供持续长时能源支撑,同时依托∞Power N2.28MWh 1h钠电储能系统快速响应功率峰值波动,精准匹配毫秒级负荷变化。这样既能保障供电稳定性,又能兼顾经济性。
从长时储能攻坚,到破解钠电难题,再到AIDC场景创新,在技术引领下,海辰储能在全球市场的增长故事得到充分验证。
而港交所上市作为海辰储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有望在未来为其产能扩张和国际合作注入关键新动能。这也正是海辰储能稳步推进IPO进程的底气所在,据了解,继今年3月向港交所递表后,海辰储能或将于近期更新招股书。(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