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没有围墙的思政课,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宁夏历史的重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10:27 1

摘要:打破校园边界,开启育人新篇章。9月25日,由银川市文物管理处与西夏区第三小学联合举办的2025年银川市“行走的思政课”文化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成功探索出红色文化、文物保护与非遗传承“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新模式。

打破校园边界,开启育人新篇章。9月25日,由银川市文物管理处与西夏区第三小学联合举办的2025年银川市“行走的思政课”文化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成功探索出红色文化、文物保护与非遗传承“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新模式。

贴满学生们写下的对传承历史的决心。

当天清晨,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了银川城市地标——鼓楼与玉皇阁。讲解员生动讲述这两座古建筑在革命岁月中见证的光辉历史与文化价值,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真实存在。学生们认真聆听,并在专属研学手册上仔细记录,让思考随脚步延伸。

让思考随脚步延伸。

下午,校园变身为开放的思政实践大课堂。在“手作文物副本”工坊,拓印、面塑、剪纸等非遗技艺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学生们亲手操作,复刻出鼓楼的窗棂、玉皇阁的飞檐,在指尖的创造中深度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同学们走进银川城市地标—鼓楼与玉皇阁。

“通过亲手制作拓印,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也懂得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六年级一名同学感慨道。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宣传环节将法治种子播撒心田,而“文物朋友圈”打卡墙上,则贴满了学生们写下的对传承历史的决心,成为抒发家国情怀的温暖角落。

探索红色文化、文物保护与非遗传承“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新模式。

本次系列活动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采用沉浸式、在场式的互动教学方法,有效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实现了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据悉,“行走的思政课”后续将走进永宁县闽宁第二中学、永宁县新银学校及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继续通过文物观摩、非遗体验、红色宣讲等丰富形式,将思政课堂延伸到更多校园和文化遗产地。

展示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

银川市文物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这一创新实践,全力打造银川“行走的思政课”品牌体系,让更多学生在感悟历史、体验文化的过程中筑牢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宁夏日报记者 王刚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