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鲁网9月26日讯今年汛期,北京市密云、怀柔等区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山东移动泰安分公司闻讯而动,派出2支移动应急通讯保障突击队赶赴现场。
鲁网9月26日讯 今年汛期,北京市密云、怀柔等区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山东移动泰安分公司闻讯而动,派出2支移动应急通讯保障突击队赶赴现场。
“当天接到的紧急通知,当晚我就带领着卫星便携背包站小队,与刘汝锋带领的猛士卫星车小队出发了。”沈鹏回忆道,他们在黎明前相继抵达北京应急指挥中心,成为第一支跨省支援的通信保障队伍。
洪灾后的山区充斥着险阻,桥梁断裂、道路塌陷、泥石流掩埋了光缆线路。沈鹏小队徒步涉过齐腰深的河水,肩扛50公斤设备深入密云区的信号中断区域;刘汝锋小队则绕行河北边界238公里,翻越十余座大山,在暴雨中历时7小时抵达怀柔最北端。当晚8点50分,卫星车开通,中断数日的通信信号重新亮起。
这样的应急响应能力源于日常锤炼。近年来,山东移动泰安分公司组建了35人的应急通信保障突击队,整合卫星车、无人机、超级基站等装备,形成空天地一体化应急系统。“像卫星背包站应急设备,它能在‘断电断网断路’极端条件下5分钟内开通服务,还有改良的无人机能穿越洪流实施光缆抢修,静中通卫星车在20分钟即可覆盖256个用户。”沈鹏说。在2023年全国应急通信演练中,这支队伍荣获工信部团体一等奖。
过硬的技术同样体现在重大活动保障中。今年泰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七届世界跆拳道主席杯赛事期间,保障团队采用“双设备接入、双路由保护”的3A级方案,对场馆实施5G全覆盖。通过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开通专用通信专线、优化16个小区参数,实现赛事直播零卡顿、数据传输零中断。在场馆外围,11处重点基站24小时有人值守,应急通信车动态扩容,32名技术人员协同作战——这套成熟机制同样应用于“青春之城·魅力泰安”演唱会等大型活动,织就了一张无形却坚韧的通信防护网。
科技赋能让保障工作更智能。在山东移动泰安分公司“泰智慧”运维平台上,全市基站运行状态以不同色块实时呈现,任何异常都会触发预警。通过“泰智慧”运维平台,工作人员可实时监控网络感知数据、追踪异常状况、管理设备生命周期;智多星平台能自动纳入保障区域基站及传输系统,实现24小时动态调度。这些数字基建如同隐形的神经网络,让应急响应从“经验驱动”升级为“数据驱动”。
从驰援京津冀防洪救灾到保障海南应急通信,从抗洪抢险到国际赛事护航,泰安移动的保障故事折射出新时代通信人的精神内核,每一次成功的应急保障背后,是未雨绸缪的锤炼与科技创新的支撑,守护着通信的坚韧与畅通。(本网记者)
来源:今日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