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次尝糟粕醋火锅就被惊艳到了。”9月23日晚,海口一家糟粕醋火锅店内,河南游客王女士兴奋地向记者分享,“酸辣,特别开胃!涮海鲜和蔬菜后还带着鲜甜,这滋味在别的地方很难吃到。”
本报讯 “第一次尝糟粕醋火锅就被惊艳到了。”9月23日晚,海口一家糟粕醋火锅店内,河南游客王女士兴奋地向记者分享,“酸辣,特别开胃!涮海鲜和蔬菜后还带着鲜甜,这滋味在别的地方很难吃到。”
如今,像王女士这样专程来海南体验糟粕醋的游客越来越多。日前,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事宜,提出“培育一批叫得响、有特色的海南糟粕醋品牌”。而如何让海南糟粕醋进一步发扬光大,也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
图片诱人,味道更诱人。
一口酸辣,“醋”动味蕾
提到海南传统饮食,藏着不少“有故事的味道”。早在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就曾为海南酿酒文化挥毫点赞;而糟粕醋,便是从这份酿酒传统里“生长”出的美味——先民们不舍酒糟的醇香,尝试二次发酵,竟酿出了酸甜爽口、还能健胃的民间小吃,一口就藏着海南的烟火气。
作为海南的一种传统小吃,糟粕醋凭借其独一无二的风味,不仅让本地人为之着迷,更圈粉了大批外地游客。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海口多家糟粕醋门店、夜市摊位人气火爆——无论是老字号还是新潮网红店,均备受追捧,空气中的酸辣香气成了最吸客的“美味向导”。
9月22日傍晚,龙华区一家开了10多年的糟粕醋火锅店内座无虚席。市民蔡女士直言:“酸酸辣辣超开胃,涮海鲜巨香,锅底浓郁不加一滴水,鼻尖萦绕的酸辣味勾得人直咽口水。”
家住附近的黄阿姨正和家人用餐,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口人,她称糟粕醋吃了多年,从小吃摊到火锅店都爱:“夏天没胃口,来碗热乎的糟粕醋,配海菜、螺肉,开胃又舒心。”
“先喝汤再涮海鲜最地道。”市民庞先生也推荐,“海南天气热,糟粕醋解腻助消化,还能激发海鲜鲜甜,配啥都不串味,早成本地火锅底料的首选。”
各地游客:“味”你而来
凭借网络传播与明星打卡,糟粕醋火锅热度飙升:相关平台播放量近10亿、笔记超万篇,成功跻身美食界新晋“顶流”。对外地游客而言,其“香、方便、食材新鲜”的特点,再加上网友推荐,让不少人慕名而来。
9月23日晚,海口博爱路一家老字号糟粕醋店内人头攒动。服务员一边忙着给火锅下海鲜,一边向记者介绍:“平时本地回头客和外地游客各占一半,有时忙到凌晨。国庆假期临近,游客明显变多,周末客流比平时多三成,不少人吃完还会买瓶装醋带回去给家人尝。”
“刷短视频特意绕路来,酸辣里带鲜甜,涮完虾和芒果螺,汤都喝光!”广东游客张先生边吃边用手机记录。旁边的同伴也笑着补充,“本想尝一碗,结果加了两份配菜,明天还想来。” 南京游客陈先生则评价,“酸得好吃又新鲜”。对游客而言,糟粕醋名字特别、吃法独特,若喜欢贵州酸汤或泰式冬阴功,更易爱上这风味,能带来新奇饮食体验。
线上热度同样不减,网络平台上“海鲜糟粕醋火锅外卖套餐”销量喜人。商家介绍,“游客住酒店不想出门就点外卖,我们配了保温袋,确保汤送到还是热的,让他们在酒店也能品尝海南特色。”
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本地人日常三餐,还是游客“打卡清单”,糟粕醋都占据重要位置。这道兼具地域特色与独特风味的美食,正凭“一口难忘”的魅力,成为海南文旅消费中亮眼的“味觉名片”。
如何“醋”进产业升级?
近年来,糟粕醋以其独特风味成为琼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谭晓东一直致力于糟粕醋的文化与产业研究。在他看来,糟粕醋行业快速发展需加快现代化升级步伐。目前,谭晓东教授团队已完成《文昌市铺前镇糟粕醋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方案》、《铺前糟粕醋产业规划》、《铺前糟粕醋文化规划》等成果,助力自贸港特色产业发展。
“关于糟粕醋产业发展目标与定位,以文昌铺前镇为例,铺前镇糟粕醋产业正以自贸港政策红利为引擎、文化基因赋能为核心、科技创新驱动为支撑,构建‘产业集群化、产品国际化、体验场景化’的发展新格局。”谭晓东介绍,“文化规划以‘文化为魂、产业为基、文旅为翼’为核心理念,通过系统性保护、创新性转化与全球化传播,推动铺前糟粕醋从‘地方小吃’升级为‘海南自贸港文化名片’。”
“在自贸港背景下,糟粕醋是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要挖掘好相关故事。”谭晓东表示,可通过口述与史料追溯糟粕醋起源,讲述传承人匠心坚守历程,记录企业与名人品尝的口碑传播,以此展现文化底蕴与品牌魅力。
谭晓东建议,加强糟粕醋品牌打造,统一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改造升级知名糟粕醋街区店面、推进品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糟粕醋与文旅融合,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收。产业升级方面,要从传统生产向工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融合化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拓展市场。还可与文化创意、农业、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发糟粕醋文化节、主题体育赛事等特色文旅产品。此外,需通过产学研融合,借助高校科研力量与人才资源,解决行业标准建立、品牌建设、销售渠道拓展等问题,推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谭晓东介绍,未来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将充分发挥国际传播、艺术设计创作等学科优势,在课题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为糟粕醋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其在国内外绽放光彩。(记者 苏钟 文/图 编辑 陈妹 李小欢)
来源:海南特区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