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孟頫是我们书法史上四大楷书中“赵体”的创始人,有许多朋友认为写小楷才是赵孟頫最拿手的绝活。他的好友,大书法家鲜于枢说:“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赵孟頫是我们书法史上四大楷书中“赵体”的创始人,有许多朋友认为写小楷才是赵孟頫最拿手的绝活。他的好友,大书法家鲜于枢说:“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起初,赵孟頫的小楷是学习南宋大书法家姜夔的书体,后来,他又对唐朝大书法家褚遂良、虞世南的书体进行了临摹,并深入细致的研究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体。细心朋友不难看出,在他的小楷作品里,有着明里的王献之《玉版十三行》的妍美风格,以及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的圆融与平和的风格。
如果朋友们想学习小楷的话,就应该首选赵孟頫的小楷,因为赵孟頫的小楷字体堪称是标准的教科书。他的小楷书体不仅有着十分丰富的细腻笔法以及精致典雅的结字,而且还能满足书写实用的需求。
在赵孟頫为我们留下的众多传世小楷中,水平最高,字数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就是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了,这幅作品是赵孟頫人书俱老的绝笔书法的境界,堪称是赵孟頫的小楷魁首。
晚年的赵孟頫与中峰禅师亦师亦友,他经常抄写经文积累功德。每次抄写经文之前,他都要一丝不苟的沐浴更衣。这幅作品中的一笔一画都是带着虔诚的心态去写成的,所以,这幅作品中的每一笔,每一个字体,都是非常精致的,呈现出的是一派庄严典雅之气。
此作递藏有序,许多民间收藏家先后都收藏过这幅作品,后来,这幅作品辗转来到了清朝的乾隆皇帝的内府以及嘉庆皇帝的内府等处收藏。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故宫时将其带出了故宫,至到现在被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由于这幅作品太过珍贵,被博物院禁止公开展出。
赵孟頫在书写这幅作品的时候,为了增加其经卷禅宗之气,他参酌了晋唐时期“抄经生”的书写特点,露锋入笔,然后发力中锋行笔,笔画线条见筋见骨,修润挺拔又不失婀娜姿态。个别侧锋行笔更增加了作品的灵巧与美感。
在用笔上,既有方笔逆行切入,拧笔调锋的直线棱角和刀刻般棱线的雄强,又有圆笔藏锋轻入的柔韧与含蓄,转折处笔画的圆润与流畅。这种藏锋、露锋相互融合、阳刚与阴柔并济的书写特点,使得整幅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非常精致、耐看和非常丰富的变化,作品中随便找出哪个字都是高攀还起的。
在结字方面,这幅作品是以端庄为主题的,为了避免小楷作品中常出现整齐的这种“状如算子”的呆板,在书写时,赵孟頫选择了略微欹侧,或左右高低对比的结构,这样的安排,使每个字既动感十足,又不失稳重。
在章法上,将疏与密进行了完美的严谨的融合与呼应。整幅作品细腻洒脱,尽显法度的森严与合一的意趣。
赵孟頫的这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小楷作品,是一幅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临摹的经典作品。
来源:聊聊书与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