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发现5000年前中国彩陶和黍,实证甘肃农民早已殖民欧洲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09:32 1

摘要:1921年,在河南仰韶村取得突破性考古发现后,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就发现,仰韶文化的彩陶与中亚的安诺文化、东南欧的特里波利文化彩陶具有相似性,并由此得出“仰韶文化西来”的初步假设。

1921年,在河南仰韶村取得突破性考古发现后,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就发现,仰韶文化的彩陶与中亚的安诺文化、东南欧的特里波利文化彩陶具有相似性,并由此得出“仰韶文化西来”的初步假设。

虽然这个彩陶西来的假设如今已经被证伪了,可是中国和欧洲彩陶及诸多方面的惊人相似却表明,两个地方之间必然是有交流联系的。

既然彩陶不是从西而来,那么当然是从中国向西去的。

可笑的是,国内的官科居然表示这不可能?!?!??!

抱雪斋告诉你什么叫不可能。

先来说说东南欧的特里波利文化和库库特尼文化,这两个文化风格相近,地域相接,因此通常被合称为库库特尼—特里波利(Cucuteni-Trypillia)文化。

该文化的分布位置如下图所示:

国内的官科民科们就说了,哎呀,隔着万水千山,那时候没有飞机高铁,也没有远洋邮轮,这个地方怎么可能和中国交流呢?

抱雪斋微微一笑,抡起大锤开始上课。

身为地球上最早的彩陶生产商,中国和东南欧之间一定有交流通道,否则无法解释东南欧突然冒出来的和中国高度相似的陶器。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陶器是什么时候,从什么路线,以什么方式抵达欧洲的?

先来说说第二个问题,路线。

中国到欧洲的交通线,最晚在3400年前就已经开通而且极度成熟了。据2025年论文《公元前第二千纪以来东欧平原西南部黍作物的利用》,浙江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选取了位于罗马尼亚的两个库库特尼—特里波利(Cucuteni-Trypillia)文化遗址,开展系统植物浮选与年代测定工作,研究中发现了大量来自中国的黍,该研究共获得14个炭化黍年代数据,基于IntCal20校正曲线,用OxCal v.4.4.4软件对碳十四年代进行了校正,结果显示,炭化黍最早年代为1442~1285cal BC,最晚则延续到cal AD890~1020。研究还指出:

“该地区黍作物的利用延续了两千余年,且存在明显的历时性波动,相对集中于青铜时代末至铁器时代初(1200~800BC)和罗马帝国晚期(AD250~400)。

相关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版2025年第2期。

由于罗马尼亚的黍遗存出现年代相较欧洲其他地区明显偏早,所以相关研究人员推测“跨高加索的黑海北部路线可能是黍经西亚进入欧洲的重要通道”。

抱雪斋可以给出这条通道的可能路线,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从中国到距离欧洲最近的土耳其有两条路线,一条主要是海路,一条主要是陆路。

抱雪斋此前认为从海路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是由于海路的起点在我国南方,主要种植的作物不是黍而是水稻,而且欧洲最早的彩陶又与陆上丝绸之路东端的甘肃马家窑文化彩陶高度相似。

所以之前的观点修正一下:中国的黍和彩陶,较大可能是沿着陆上丝绸之路的北线传到欧洲的,虽然还不能排除从南方转运出海的可能。

黍和彩陶的陆上传播路线如下图所示:所谓的“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最晚在商代的时候早就开通了,实际上开通的时间还要比商代早得多得多!

好了,解决了路线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时间问题。

中国的彩陶技术是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呢?

按照罗马尼亚学者的说法,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距今6600年至5500年。

按照寇尔(Philip Kohl) 在2007年出版的《欧亚大陆青铜时代的形成》说法,特里波利文化的年代为距今7500至4600年。

按照吉贝诺维奇(Zbenovich) 在1996年关于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研究回顾的文章,这个文化的时间是距今5900年—4600年。

三个人对于同一个遗址给出的初始年代,差距竟然达到了1600年之多!而且这还是在碳十四测年法已经广泛应用的时候!

有谁能解释一下碳十四测年怎么会有这么大误差?

联想到此前碳十四测年的丑闻,西方伪史学家们能把欧洲三千多年前的黍测成了五千年前,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相信西方伪史学家们给出的测年结果呢?

西方伪史学家们惯常的伎俩就是虚构碳十四测年报告,详见下文:

独家:大丑闻!苏美尔文明年代造假被一个平底锅暴露,抱雪斋一平底盘拍扁西方伪史!

中国的社科院官科在讨论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年代的时候,根本就没搞清楚这个文化的年代,有的说是七千年前的,并拿来和仰韶文化对比。有的则是采用了吉贝诺维奇(Zbenovich) 的年代分期,以5900年为该文化的起始时间。

事实上,我们只要看到那大量和马家窑文化如出一辙的彩陶器型和花纹,就可以一眼认定这个文化不可能超过六千年,甚至也到不了5900年,更可能是属于马家窑文化中后期的!

通过器型对比可知。

库库特尼—特里波利的典型陶器之一,彩陶豆。年代标的是5700—5500年前。

对照一下中国同样器型的彩陶豆,是属于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大约距今5500-4500年。

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的彩陶豆,年代应该与大汶口文化的这个彩陶豆同期或更晚,所以决不可能超过5500年前。

再来看看下面这个库库特尼文化的豆,年代被标得更早,达到了6000—5800年前。

我这也有一个差不多的,崧泽文化时期,不超过5800年。

有数盲就说了,你看,欧洲的豆比中国的早,所以这些豆是欧洲传到中国的!

哈哈哈,真逗。

地球上最早的豆诞生在中国,距今一万年以前诞生在浙江上山文化区内,而且一万年来连续不断传承至今。

详见下文:

发现中华文明的核心基因密码:从一个礼器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传播

居然有人会觉得一个几百万年来从没有过一根陶器毛的地方,那些突然冒出来的和中国一模一样的彩陶,是欧洲的土著自己发明的!?

欧洲的陶器不论是器型还是纹饰上,都与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最接近,如下图所示:

所以,欧洲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最早的彩陶,来自中国,来自马家窑文化时期,距今绝不可能超过5300年,甚至不到五千年,实际上比寇尔(Philip Kohl)宣称的7500年晚了整整2000—2500年!!

下图就是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出现的最早陶器(非彩陶),大量的漩涡纹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一模一样。谁敢说这不是来自中国?

本文为抱雪斋锤爆西方伪史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

来源:抱雪斋读易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