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旧改地块的居民今天都回来了!原来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08:24 1

摘要:“这张照片您收好,可以放在新家的桌子上,想我们了就看看,给我们打电话。”虽然距离中秋还有十多天,但南京东路街道承兴居民区已经洋溢着浓浓的中秋氛围。往年,在居委干部们的组织下,居民们总是一起在弄堂里过中秋。今年9月,黄浦区8街坊南块的1100余户居民陆续迁往新居

“这张照片您收好,可以放在新家的桌子上,想我们了就看看,给我们打电话。”虽然距离中秋还有十多天,但南京东路街道承兴居民区已经洋溢着浓浓的中秋氛围。往年,在居委干部们的组织下,居民们总是一起在弄堂里过中秋。今年9月,黄浦区8街坊南块的1100余户居民陆续迁往新居,开启新生活。于是,由承兴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居委干部们和居民们决定提前过节。

有的居民在搬走之前,特意盛装打扮,在兼具石库门和中秋节元素的布景前拍个全家福。有的老人虽然早早搬走,但听到消息,特意在儿女的陪伴下赶回来过节,像往年一样,和邻里街坊叙旧,和曾经给过他们诸多关怀的居委干部们合影留念。

“我们上周就搬了,但听说今天拍照,儿子特意请假陪我回来。”高龄老人柳英阿婆在承兴里住了一辈子,居委会多年来一直细心照顾她。这次旧改,她和家人第一批响应搬迁。在街道帮助下,柳阿婆住进距离承兴里仅500米之遥的“苏河之眸”长者照护之家。“阿拉南东社区的为老服务很周到。我以前就常去那儿吃饭、参加活动。现在住进去了,睡得好,吃得好,还经常看到老邻居,感觉就像没离开承兴里!”承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魏巍握着她的手说:“感谢您对旧改工作的支持,我会常去看您。”柳阿婆笑着点头:“街道和居委会一直都很关爱阿拉老年人,我信得过党和政府,百分百支持旧改。”

“信任和支持,是在日复一日的真诚服务中建立起来的。”魏巍告诉记者,得益于居委干部们在平时一点一滴的关心和服务,许多居民像柳阿婆这样支持旧改。

去年10月,独居老人老胡突发脑梗,出院后不仅无人照料,家中环境脏乱,也无法养病。居民区党总支得知后迅速行动:联系爱心旅馆安置他暂住,多方寻找并耐心调解,终于联系上他失联多年的姐姐和弟弟,最终弟弟答应照顾老胡并成为其监护人。在多方见证下,老胡顺利入住护理院。在此过程中,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作用,凝聚各方力量,解决了老胡的难题,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也彰显了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凝聚民心、赢得信任等工作的成效。老胡第一时间为旧改投了赞成票:“感谢居委,是你们提前帮助我和弟弟处理好了房子、财产的问题,这次旧改,我们之间没有分歧,大家对政策都很满意。”

有居民在搬家时依依不舍:“真希望今年中秋还能一起过……”这正好与居委干部们的计划不谋而合。于是,就有了弄堂里欢笑拍照的一幕幕。对于行动不便或想保留旧居影像的家庭,居委干部们还带上相机上门拍摄,希望为每个人都留存一份温暖的记忆。

“我特意选了写有‘承兴里’的这块牌子,你看我们拍得好吗?”一位阿婆开心地展示照片。

刘瑞娥阿婆紧紧拉着魏巍的手:“真舍不得你们,我们拍张合照吧。”

“我会好好珍藏这张照片!你们要继续加油呀!”九十多岁的逢佩兰阿婆——承兴里第一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临别前仍不忘勉励后辈。

搬家之前,一户居民特意和居委干部一起在家中合影留念。

进入九月以来,魏巍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居民发来的信息,她说:“每一条留言,都是一份牵挂,更是一份信任,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记者 / 宋梅

编辑 / 宗哲麟

图片 / 宋梅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来源:上海黄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