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智创“新”北京暨2025(第二十二届)北京互联网大会召开。大会以“AI赋能 新质北京”为主题,发布北京信息通信业“十四五”成果。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4.97万个,5G-A实现五环内、城市副中心区域连续覆盖。
9月25日,智创“新”北京暨2025(第二十二届)北京互联网大会召开。大会以“AI赋能 新质北京”为主题,发布北京信息通信业“十四五”成果。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4.97万个,5G-A实现五环内、城市副中心区域连续覆盖。
以算力、新一代移动通信、万兆光网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推动社会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升的重要基础。会上,市通信管理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海淀区、顺义区、昌平区等共同发布《北京市“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累计打造5G工厂不少于20家,培育综合性、行业性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不少于50家。其中,要加快“5G+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制造业重点区域优先开展5G网络优化、工业5G专网和5G-A网络部署。同时,以多区为试点,打造“5G+工业互联网”融合区域标杆项目并辐射周边。
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启算力互联互通试点,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平台已于去年9月发布。一年来,平台汇聚京津冀蒙等地智能算力,已接入30余家算力服务商,初步形成了“跨地域、跨主体、跨架构”的算力互联互通体系。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互联网交换中心联合八家行业代表共同启动平台新一批行业(人工智能)合作伙伴接入签约仪式,签约单位包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等。
据悉,“十四五”以来,本市信息通信业取得多方面成效,为首都现代化建设奠定新基础。其中,实施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加速推进5G与重点行业的深度融合,在生产、生活、社会治理等领域涌现5G工厂、智慧文旅、智慧医疗等大量典型应用,首批获评工信部“扬帆”重点城市。
大会现场,智创“新”北京应用成果展以数智基建、智慧场景、技术融合、安全可信、惠民服务五大板块,集中展现行业发展成果。多家企业参展,带来贴近生活、真实可感的智慧应用。
“这款是我们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产品,它的名字叫远征。”在智元机器人展台,通过工作人员简单的语音控制,人形机器人即可播报当日天气,进行讲解导览,并做出仿人自然动作。“多模态大模型等技术的应用,让它的对话更有亲和力,动作也更生动形象,特别适合展厅讲解、商超导览、业务咨询等需要智能交互的工作。”工作人员表示。
五个行业案例入选“信息通信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例如,北京联通融合元景大模型和自动化技术,构建企业级数智办公平台;北京移动以九天大模型为基座,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训推智能体平台;北京电信依托星辰大模型,构建教育领域高准确度智能问答系统;百度推出“秒哒”无代码应用搭建平台,实现零代码生成完整应用;火山引擎构建AI智能点单系统,实现“一句话点单”与个性化服务。
记者:陈雪柠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