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联产业园区规划专家:零碳园区建设已成为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09:30 1

摘要:在“双碳”目标战略引领下,零碳园区建设已成为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设”,标志着零碳园区从概念探索进入规模化实践新阶段。

园区零碳化不再是环保成本,而是重塑产业竞争力的新引擎。

在“双碳”目标战略引领下,零碳园区建设已成为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设”,标志着零碳园区从概念探索进入规模化实践新阶段。

作为产业集聚的核心载体,工业园区贡献了中国50%以上的工业产值,同时也产生了约31%的工业碳排放。零碳园区的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到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进度。

01 零碳园区的战略意义:超越环保的产业竞争新规则

零碳园区的价值已超越环境保护的单一维度,成为产业竞争的新赛道。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使零碳园区成为出口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绿色护照”。

园区通过绿色电力直供、碳足迹核算和国际认证,为区内企业提供国际认可的减碳证明,有效降低碳合规成本。

园区零碳化还是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从光伏组件、储能电池到能碳管理软件,零碳园区建设本身就在催生一个庞大的绿色科技产业。

截至2025年9月,中国已培育491个绿色工业园区,各地方正在积极探索零碳园区建设路径。零碳园区正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02 零碳园区建设的三个核心维度

2.1、能源供给零碳化

园区能源系统零碳化是减排的基础。这要求园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通过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智能微电网等技术提高绿电比例。

江苏盐城大丰港零碳产业园通过13.6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专线供电,自2024年6月并网至年底累计发电超1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5000吨。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则实现了100%零碳能源系统,其中70%能源来自园区内风电、光伏及储能。

2.2、产业链协同化

零碳园区要求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企业间形成“你的废物是我的原料”的循环链条。内蒙古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建设了日处理规模约5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将上游光伏企业废水处理后重新输回利用,回用率达到95%。

我国零碳园区应推行产业绿色招商,建立招引项目预评估机制,对新招引项目开展绿色评估,吸引绿色低碳企业入驻。

2.3、运营管理数智化

智慧能碳管理平台是零碳园区的“大脑”。园区应建立覆盖各建筑各类系统的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实现对建筑及主要用能设备的跟踪监管。

厦门象屿综保区建成厦门港电智能光伏主站系统,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监控及管理系统,为光伏电站提供管控及运维服务的支撑平台,整体节省耗能20%以上。该平台可实现能耗与碳排放的可视化监管、智能化分析和动态化调控。

03 典型案例剖析:差异化路径探索

3.1、江苏盐城大丰港:绿电直供模式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创新“绿电直供+智慧管理”的沿海地区特色路径。园区对国网变电站进行改造,腾出独立专线,保证绿电从生产到消纳路径独立、物理可溯源。

这一创新解决了传统供电模式下企业难证用电为绿电的痛点。园区还成立专业运营管理公司,建设能碳智慧管理平台,实时监测碳排放总量、企业能耗等数据。

3.2、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禀赋型路径

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依托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形成“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条。园区配套建设38.5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实现新能源就地转化,园内企业绿电使用比例接近70%。

园区搭建智能物联网源荷互动控制系统,一头连发电设备,毫秒级预测发电量;一头连企业,实时掌握用电需求,实现源网荷储数据打通。

3.3、厦门象屿综保区:中心城区近零碳模式

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通过光伏、储能等技术应用,已建成光储充一体化的示范园区。截至2025年,园区光伏装机容量达6.7兆瓦,全年发电量达873万度,可节约标准煤2750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8713吨。

园区在绿色运营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增长,2022年实现贸易总额3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三成,成为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

04 零碳园区招商创新策略

零碳园区招商应摒弃传统“政策优惠”模式,转向“价值招商”新理念。

资本招商是吸引优质企业的重要手段。中能国新环保科技通过设立产业基金,专注于零碳园区及相关产业的绿色升级。针对中小企业推出“碳账户质押贷款”,降低融资利率。

平台招商则通过搭建零碳资源整合平台,整合基础设施资源,推出“零碳企业服务包”,联合低碳产业集聚区建立跨区域联盟,定期举办政企对接会,降低企业对接成本。

链式招商以“链长+链主”机制为核心,政府统筹资源、龙头企业带动,靶向对接低碳产业集聚区,聚焦“绿电生产-低碳制造-零碳产品”闭环,推动产业链关键环节补位。

05 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零碳园区建设面临技术、资金和运营三重挑战。

在技术层面,难以电气化的领域如工业锅炉、流程工业的“过程排放”需要氢能、碳捕集等替代方案。

在资金层面,园区零碳改造需要数十亿级投入,仅靠政府投资难以为继。在运营层面,园区需要平衡经济效益与零碳目标,建立长效运营机制。

尽管如此,零碳园区建设仍迎来历史性机遇。政策层面,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按照“谋划一批,推进一批,运行一批”的工作原则,梯次有序推进。

市场层面,全国2500多家国家级和省级园区亟待绿色转型,催生巨大市场空间。技术层面,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园区精细化管控提供可能。

零碳园区的未来将不止于碳排放的归零。江苏盐城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内,那片13.6兆瓦的光伏电站每年产生清洁电力,为园区企业提供低成本绿电。

零碳园区建设正在重塑区域竞争力格局。云南文山零碳物流园通过智能化改造,物流效率提升90%,碳排放降低30%以上。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已集聚近300家低碳企业,计划到2025年引进科技企业超1000家。

园区零碳化已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这场工业体系的“极限测试”将决定谁能在未来站在绿色发展的制高点。

关于 国开联 · 产业链咨询服务

国开联致力于打造全国性产业发展集成服务商,围绕产业链内涵主线,在全国范围内高质量实践产业链咨询服务10余年,拥有多地区、多领域的实战经验,服务内容包括:区域产业规划、新型工业化规划、园区发展规划与定位策划、招商引资专业服务、营商环境评价与提升优化服务,以及企业战略规划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编制等企业投资咨询服务。

关于 国开联研究中心

国开联研究中心是一家综合性的咨询服务机构,业务涵盖“产业链咨询、可持续发展、定制培训课”三大版块,专注于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图谱、营商环境、可持续发展(ESG & 碳中和)、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咨询和培训服务。成功案例遍及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连续获得客户信赖与委托。

国开联研究中心《产业园区招商专题培训系列课程方案》

附:国开联研究中心《产业园区招商专题培训系列课程方案》

国开联培训课程《资本招商及并购招商策略与实操》

国开联培训课程《产园园区招商引资及运营实务》

国开联培训课程《产业园区运营体系构建与产业生态招商策略与实务》

国开联培训课程《基于城投平台核心职能的园区资产盘活与招商策略》

国开联培训课程《产业园区规划与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资策略》

国开联培训课程《宏观经济形势与产业链招商机遇展望》

国开联培训课程《基于宏观经济与招商政策的创新招商顶层设计思想》

国开联培训课程《数字化招商实践路径与AI应用破局实战》

国开联培训课程《产业园区规划、招商与运营实务》

国开联培训课程《国有产业园区资产盘活与二次招商策略》

国开联培训课程《产业园项目投资落位流程解析与运营服务体系构建》

来源:数知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