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有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建城史。焦作因煤而兴,工业根基深厚。近代以来,随着工人阶级的崛起,焦作这片热土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浪潮,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工运篇章。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有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建城史。焦作因煤而兴,工业根基深厚。近代以来,随着工人阶级的崛起,焦作这片热土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浪潮,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工运篇章。
工人阶级初显萌芽
1898年,随着英商福公司在焦作开采煤矿,大批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逐渐转化为产业工人,第一批产业工人随之产生。到1914年,焦作煤矿工人总数超过1万人。1916年,道清铁路工人也发展到千余人,进一步推动工人阶级发展壮大,构成了焦作早期的工人阶级。
工人运动的发展及工会的壮大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思想传入焦作,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922年6月,道清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这是焦作最早的工人组织。1923年2月,为声援京汉铁路大罢工,道清铁路工人举行同情罢工,秦梦虎、江镇中在此过程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焦作最早的党员。1925年7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商福公司家庭雇员成立工会并率先罢工,揭开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的序幕。7月10日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联动,万余人上街游行,形成运动高潮。同月下旬,中共焦作支部干事会成立,标志着焦作工人阶级有了坚强领导核心。在党的带领下,历时八个月的大罢工取得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成为北方工人运动的重要里程碑。毛泽东在1925年12月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称赞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在中国工运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此后,工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在艰难中坚持斗争。抗战至解放期间,他们协助中福公司南迁,组建游击队开展敌后武装斗争,进行护矿运动配合解放,还在解放战争中参与物资转移、军工生产,为支援前线和恢复生产作出重要贡献。1948年焦作第二次解放后,工会组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逐步恢复和壮大。
焦作市总工会的成立
1949年11月,焦作煤矿工会筹备委员会成立,12月19日,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焦作矿区工会正式成立。1953年4月,改为矿区工会联合会。1956年12月,焦作矿区工会联合会与焦作矿区工会等合并成立焦作市工会联合会,1958年8月改为焦作市总工会。1973年11月,焦作市总工会筹备领导小组成立。1978年6月,焦作市总工会恢复,此后工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谈判现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焦作工人运动波澜壮阔。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焦作工人运动萌芽,道清铁路工人罢工、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等彰显其“特别能战斗”精神。抗战爆发,工人助力中福公司南迁,组建道清游击队武装抗日,在敌后与日寇开展多种形式斗争,并积极护矿配合解放。解放战争时期,他们转移设备支援军工,成立工人纠察队、游击队打击敌人,解放后迅速恢复生产。焦作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畏强暴,始终是革命运动的主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不朽功勋。
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现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举国上下百废待兴的现状,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之一,焦作煤矿迅速恢复煤炭生产,积极开展民主改革,掀起劳动竞赛和生产技术革新热潮,投身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1950年到1980年的30年间,先后建成小马村矿、朱村矿、中马村矿、焦东矿等八对新矿井,生产煤炭近2亿吨,连续创造出煤炭领域安全生产、成本、效率等多个全国第一。特别是在1960年,原煤年产量达690万吨,创造了当时的历史最高纪录,成为当时全国屈指可数的高产矿区之一。这一时期,焦作煤矿为煤炭工业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员,煤矿基本建设等30多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对推动煤矿开采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焦作煤矿工人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涌现出了新中国第一代、河南省首个劳模刘九学。焦作煤矿和焦作煤矿工人以其“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成为闻名全国煤炭战线的一面旗帜。
此时的焦作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随着河南轮胎厂、焦作电厂、丹河电厂、平原光学仪器厂等相继建设投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焦作市总工会发动全市广大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推动工业持续发展。从煤炭产量大幅增长,到机械、化工等产业逐步兴起,“焦作制造”影响力不断扩大。
英商福公司勘察现场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焦作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为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1999年,面对煤炭资源枯竭与产业政策调整,他们积极响应“第三次创业”号召,全力投入传统产业改造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发展重心从“地下”向“地上”转移,实现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跨越发展。焦作市总工会解放思想,锐意创新,2006年设立的“农民工节”为全国首创,创造出了首席员工、厂务公开、小额借(贷)款等典型经验,被国家人事部、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会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省总工会授予“创新贡献奖”。
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指挥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焦作市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工会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切实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各级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权益、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产业转型、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主战场,以主人翁姿态建功立业,涌现出“大国工匠”梁兵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谱写了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焦作篇章。这些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工人阶级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百年为镜,启未来新篇。百余年间,焦作工人阶级与工会组织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始终冲锋在时代前列,以实干为焦作发展铸就丰碑,于工运史上绘就璀璨画卷,在新征程中持续闪耀光芒。
来源:河南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