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全球+全国双第一!A股这几大科技龙头,谁才是真核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07:00 1

摘要:9月的A股科技板块暗流涌动,半导体设备、AI算力等赛道接连迎来政策与行业利好。SEMI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113.6亿美元,以34.3%的全球份额稳居第一。在这片火热的市场中,不少A股公司喊出"全球第一"的口号,但真正能

9月的A股科技板块暗流涌动,半导体设备、AI算力等赛道接连迎来政策与行业利好。SEMI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113.6亿美元,以34.3%的全球份额稳居第一。在这片火热的市场中,不少A股公司喊出"全球第一"的口号,但真正能站稳脚跟的"真核心"少之又少。

判断一家科技公司是不是"真核心",不能只看市占率数字,关键得看两个硬指标:是否处在产业链不可替代的关键环节,以及有没有长期扛打的技术壁垒。光靠规模堆出来的第一,风一吹就倒;只有技术和地位双保险的龙头,才能穿越行业周期。

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的"根上核心",双龙头各有专攻

半导体设备是芯片制造的"粮食机器",没有设备就造不出芯片,而这正是我国被"卡脖子"的关键领域。2025年国内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还不足20%,但北方华创和中微公司已经在全球市场撕开了口子,成为实打实的双龙头。

北方华创是"全能选手",靠全链条优势坐稳国内第一。公司覆盖刻蚀、薄膜沉积、清洗等芯片制造全工艺环节,国内市占率超28%,是全球Top10里唯一的中国厂商。9月最新消息显示,其12英寸立式炉设备攻克了高深宽比填充技术瓶颈,原子层沉积设备已经拿到头部晶圆厂的量产订单,14nm及以上制程设备更是批量供应中芯国际、长江存储这些巨头。通过并购补全技术链后,它能提供"刻蚀-薄膜-清洗"全流程解决方案,这在国内是独一份的能力。

中微公司是"高精尖专家",高端市场硬刚国际巨头。刻蚀设备占芯片制造设备成本的25%,中微公司的5nm及以下制程刻蚀机不仅站稳国内市场,还通过了台积电、三星的认证,全球市占率排到第三。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花了14.92亿元,占营收的3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投入换来了实实在在的优势——其CCP刻蚀设备在逻辑芯片领域的技术指标已经看齐国际先进水平,上半年刻蚀设备收入是北方华创的1.3倍。

这两家之所以是"真核心",根本原因在于它们解决了"有无问题"。在半导体设备这个被国外垄断几十年的领域,能实现量产替代就是最大的价值,毕竟缺了它们,国内晶圆厂扩产就是空谈。

AI算力:基建与芯片双龙头,撑起智能时代底座

AI热潮下,算力成了"新石油",而中科曙光和海光信息就是国内算力产业链的两大支柱,一个抓基建,一个造芯片,双双拿下国内第一。

中科曙光靠算力基建垄断市场,全球地位稳步提升。作为国内算力服务器市占率连续8年第一的龙头,它不仅卖设备,还自己建智算中心,目前已经运营18个省级智算中心,手握大量长期订单。2025年上半年,其AI专用服务器全球市占率冲到第二,仅次于戴尔,这背后是它绑定海光芯片形成的"硬件+生态"优势。随着各地智算中心建设提速,中科曙光的"算力底座"地位只会更稳固。

海光信息凭芯片突破补全短板,业绩增速亮眼。国产CPU曾长期受制于人,而海光信息的x86架构CPU已经能适配主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成为信创产业的关键力量。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12亿,同比大增41%,这组数据背后是服务器厂商的批量采购——毕竟要建自主可控的算力中心,国产CPU是绕不开的核心部件。

AI算力领域的核心逻辑很简单:未来10年智能产业的发展,全靠算力撑着。中科曙光和海光信息一个建"高速公路",一个造"发动机",这种产业链协同的优势,不是单纯的设备商能比的。

电子元器件:细分赛道隐形冠军,小领域里当"全球第一"

除了大家熟知的巨头,A股还有些科技公司在细分赛道做到了全球第一,景旺电子和兴森科技就是典型,它们虽然低调,但在产业链里的地位同样不可替代。

景旺电子坐稳全球汽车PCB第一,绑定智能驾驶浪潮。PCB(印制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血管",景旺电子的汽车PCB市占率全球第一,尤其在智驾域控制器、毫米波雷达这些高端领域,博世、安波福等Tier1厂商都是它的长期客户。2025年AI服务器需求爆发,公司800G光模块PCB开始稳定供货头部客户,AI服务器订单同比增了40%,等于在汽车电子之外又抓住了新风口。

兴森科技打破垄断,成国产ABF载板唯一量产企业。ABF载板是高端芯片封装的核心材料,以前全靠日本、中国台湾企业供应,兴森科技不仅实现量产,良率还达到95%,成为华为昇腾芯片的配套供应商,连大基金二期都重点关注它。随着国内高端芯片封装需求增长,这种"卡脖子"材料的国产替代空间极大,公司的全球份额正在快速提升。

这些细分赛道龙头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们瞄准了"小而关键"的领域,通过长期深耕形成技术壁垒,一旦实现突破,就是全球市场的"隐形冠军"。

谁是最值得关注的"真核心"?三类标的各有侧重

把这些龙头放在一起看,不同类型的核心价值差异很明显,普通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求稳健选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和中微公司处在产业链最上游,受政策扶持力度大,国产替代的确定性最高。尤其是中微公司,聚焦高端刻蚀设备,技术壁垒更高,随着先进制程推进,成长空间会持续释放;北方华创则胜在全面,抗风险能力更强。

抓成长盯AI算力产业链:中科曙光和海光信息受益于AI产业爆发,短期业绩增速有保障。不过要注意,AI行业波动大,一旦技术路线变化可能影响需求,适合能承受短期震荡的投资者。

挖潜力看细分赛道冠军:景旺电子和兴森科技这类公司,估值往往不高,但业绩增长稳定。随着汽车电子、高端封装需求持续释放,它们的全球份额会慢慢提升,属于"慢牛"型核心标的。

当然,科技股从来不是无风险的。半导体设备龙头要面对研发失败的风险,毕竟一款新设备从研发到量产要花好几年;AI相关企业可能受技术迭代影响,今天的热门产品明天可能就被淘汰;细分赛道龙头则要警惕国际巨头的价格战。所以布局时千万别重仓单只个股,最好通过组合分散风险。

说到底,A股科技龙头的"双第一"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在国产替代和产业升级的浪潮中拼出来的。这些公司的价值,不只体现在股价上,更体现在它们撑起了中国科技的产业链安全。

最后想问,你觉得这些科技龙头里,谁最能扛住行业周期的考验?半导体和AI算力这两个赛道,你更看好哪个的长期前景?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社保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