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点半后不接散客,学生优惠1元,塑料袋需顾客自己打开——景德镇鸡排哥的炸鸡摊前,排队人群举着手机,宛如在拍摄一位行为艺术家。
6元鸡排卖出60元情绪价值,网红保鲜期却以月计算
四点半后不接散客,学生优惠1元,塑料袋需顾客自己打开——景德镇鸡排哥的炸鸡摊前,排队人群举着手机,宛如在拍摄一位行为艺术家。
“能做给你吃是我的荣幸!若这儿是片天空,你便是最闪亮的那颗星。”鸡排哥边撒孜然边对顾客说道,引得周围人群一阵叫好。这位景德镇当下的顶流,在同城榜热点前十中独占七席,于抖音热榜升至全网第七。
网友调侃,他卖的是“6元鸡排,60元情绪价值,600元服务”。然而网红江湖残酷之处在于,今日热搜明日或许就过气。当鸡排哥直播吸引万人在线时,不禁让人发问:这场爆红能持续多久?
01 情绪价值胜出:鸡排哥爆红的底层逻辑
“原谅我,这鸡排太大,大到超乎想象。”鸡排哥的金句在短视频平台疯传。他的走红并非因鸡排本身,而是给顾客提供的情感体验。
在标准化服务泛滥的当下,鸡排哥的个性化经营方式形成鲜明反差。他坚持四点半后不接散客,给学生优惠一元,要求顾客自己打开塑料袋。这些极具个性的规则,反倒成了他的特色。
“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要是袋子被风吹走,鸡排主理人可不认收过你钱。”——这种半开玩笑的互动,打破了传统商家与顾客间的刻板关系。
当前网上已出现冒充鸡排哥的账号,他不得不在首条视频中特意提醒粉丝提高警惕。此现象恰恰证明了他的商业价值,也折射出网红经济模仿者蜂拥而至的常态。
02 网红生命周期正在缩短:从年降到月
鸡排哥爆红于网红迭代速度愈发加快的时代。短视频时代,一个账号的生命周期大概在6个月到9个月。而图文时代,这个周期可达1年到1年半。
微播易副总裁徐涛曾坦言:“我近期一直在各直播平台观察,发现只有极其头部的网红才有较长生
命周期。多数中部网红,在直播平台上火的时间不超7天。就是如此残酷。”
回顾网红发展史,2016年papi酱走红时,网红平均生命周期还有8至16个月。如今,这个周期已缩短至以月为单位。
就连曾霸屏的藏族小伙丁真,从全网追捧到被逼道歉,高光期也仅维持两个月左右。鸡排哥面临的是同样喜新厌旧的网络环境。
03 为什么大多数网红迅速沉寂?三大致命因素
网红难以长久走红有多重因素。同质化竞争是首要挑战。一旦某种模式走红,大量模仿者立刻涌现。鸡排哥的模仿者已出现,他们能否超越鸡排哥取决于鸡排哥能否持续创新。
内容创作的可持续性是另一大难题。微播易创始人徐扬指出关键:“很多时候,30天内,一个博主前半辈子攒的段子全用完,就会发现没段子可写,要么别人发过,要么自己发过。”
鸡排哥的金句虽幽默,但能否持续产出新创意,将决定他能否避免受众审美疲劳。
平台算法的偏好也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机制会依据用户习惯和兴趣深度学习。一旦鸡排哥内容热度下降,算法便会转而去推荐新人。
这种“流量抛弃”现象,许多网红都曾经历。
04 从网红到长红:鸡排哥未来发展的三条路径
面对网红生命周期的宿命,鸡排哥并非没有突围之路。
内容持续创新是第一条路。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认为:“爆红之后未必不能长红,关键是如何让爆红基因转化为一种特色,内容需持续保持丰富且有价值——特色用来吸引流量,价值用来留住用户。”
鸡排哥可将当下的“土味情话”升级为更具内涵的内容表达。
第二条路是团队化运营。目前鸡排哥还是单打独斗,但“现在单打独斗的博主想出头,真的很难”。专业团队能帮他规划内容、拓展商业合作机会。
第三条路是跨界转型。从网红转型为艺人是头部网红的常见路径。刘宇宁从网红成功转型为艺人,费启鸣也成为综艺常客并主演网剧。鸡排哥已有为家乡代言的举动,这或许是他拓展影响面的起点。
05 网红经济的本质:注意力经济下的生存哲学
鸡排哥的爆火背后,折射出一种当代社会的生存智慧。他以油锅前的方寸之地为舞台,用质朴的土味情话解构精致社会的语言套路。
这种看似矛盾的组合——原则的刚性与情话的柔性、商业的功利性对学生党的让利性——恰恰揭示了深层的生存哲学:最高级的情绪价值,往往诞生于最质朴的生活现场。
网红经济本质上是注意力经济。数据显示,70%的网红没赚到钱,只有5%-10%的网红乍一听挣钱很多。鸡排哥能否成为那少数派,取决于他如何将短暂流量转化为可持续商业模式。
如今,鸡排哥的摊位前依旧排着长队。在直播手机屏的包围中,他依旧熟练翻动着鸡排,嘴里念叨着:“马上就到你了,我没理由再让你等。”
鸡排哥的未来,取决于他能否从一时的情绪供给者转型为长期的价值创造者。
来源:静室兰香